原來喧鬧的投資市場瞬間安靜下來。股票市場的表現對股權投資市場的影響是直接的。自中國企業境外上市幾乎停滯,而境內上市經常破發的情況出現,再讓“瘋投”從口袋里掏錢,沒那么容易了。我認識兩個朋友,都是兩年前投身于電子商務。我親眼見他們從風風火火、信心滿滿地融資,到最近面臨困難都相繼關張、打烊。
A經營著一個女性垂直網站,做自己的品牌,也代理其他時尚品牌。她做得很用心,從產品到包裝都做得很精致,在小資白領的女性中建立起一些口碑;A在管理上也小心翼翼,沒有太砸錢做品牌廣告,SEM投放都計算仔細,省得不能再省。即使這樣,融到的幾百萬美元在一年后也燒得七七八八。A于2011年下半年考慮下一輪融資,轉了一大圈并沒有鎖定投資人。我們坐在一起分析過,可能是下半年行業形勢已有些趨于謹慎,不少對電商行業感興趣的投資人已經投了一兩家公司,對行業做了配置,投資人對于公司的模式、團隊等還有些或多或少的疑慮。
今年年初,A告訴我,公司停業了。雖然還有很多反思,聽得出來A并沒有很沉重的心理負擔。清算做得很干凈,客戶的商品都發了,供貨商的錢都還了,也給員工發放了遣散費,并盡力幫他們找到新的雇主。在公司的運營上,A相信自己已經盡力了,對得起投資人的信任。經過短暫的休息,A又上路了。聽說她正在考慮幾個新的機會。
B做一家分銷時裝和時尚用品的平臺。我很早就提醒他,平臺不好做。但是平臺的想像空間是巨大的,尤其B還明確了區別于淘寶商城的定位,不僅僅提供市場的位置給品牌運營者,還參與到前后臺服務、采購、運送、結算等,成為Macy這樣的商城品牌。另外,他自認有一個實力很強的團隊,也有一個可以支撐龐大交易量的運營體系。
如果不算天使輪的話,B融了兩輪資。他仿佛賽跑,搶用戶,搶市場,搶資源,因為周圍人都在這樣做。他很賣力地去做多品類,做多用戶,做大收入,甚至不惜大筆市場投入,所以很快又要融資。而他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繼續融資,他需要拿得出來的數字。但是突然,他發現這一切轉不靈了。沒有人再愿意放進一分錢(包括他的現有投資人)。沒錢就不能繼續做市場投入,沒有市場投入公司收入急劇下降。收入下降,則更沒有資本感興趣。而他公司的現金則已見底。
他在我面前抽泣,忘記了自己是個七尺男兒,聽說他在董事會上也哭過。他想盡一切辦法挽救:投資、收購,甚至只是接盤公司的財務報表。只要幾百萬美元,我們就能盈利,他懇求。但卻始終沒有資本被打動,他也遲遲不肯放手。
分析A和B失敗的原因,除了個性因素,比如各自的定位選擇、團隊建設和為人行事方法,他們的市場環境則是不可忽略的外在因素。
電子商務是高資本投入的行業,美國的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也是在上市幾年后才實現盈利,而在中國,有人斷言目前沒有電商盈利。這些公司能夠自立之前永遠要考慮融資的問題,即使像京東商城、凡客這樣的規模公司,沒有持續的資本支持,他們也隨時會倒下。而A和B這樣小規模的公司,則更容易在資本市場變臉的時候被拋棄。
我從來不認為資本市場的周期是件壞事,它不斷用最嚴酷的現實提醒著人們,希望行業自此進入理性發展。自然規律是普適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