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良瑞一直對太太所從事的美發行業存有興趣,做過VC的他對新型的商業模式比較敏感。他認為這個行業非常特殊,發型師是核心資源,而他們提供的服務難以標準化和批量復制。但可以把發型師集中到網站上,包裝后再推薦給消費者、發廊和產品公司。史良瑞考察后發現,互聯網上沒有相同概念的網站存在。2010年初,他成立波波網,做起中高端發型師的經紀人,幫發型師在線上找生意,再到線下完成剪發。前期,波波網向發型師或美發店收取會員費。
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以“O2O”模式來解讀,在Online方面,波波網對產品的理解和研發具備先發優勢。由于目前市面上未出現類似模式的公司,所以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去理解和把握發型師。史良瑞曾就職于上海貝爾做電信網絡維護軟件和計費軟件的開發,后來負責上海電信的號碼百事通訂餐業務,他一直用電信的思路做網站。盡管目前只有5萬名注冊用戶,但有一半為活躍用戶,且用戶數量還在穩步提升中。
在Offline方面,波波網的優勢體現在美發行業中積累的人脈資源。史良瑞的太太在美發行業有六七年的工作經驗,曾為上海王磊形象公社副總裁,也做過培訓學校副校長。雖然目前這些人在波波網上沒有任何活動,但一旦產品成熟,這些人脈會直接進入。
怎樣獲取核心資源?
作為經紀人網站,波波網的核心資源必然是發型師。最初史良瑞走了彎路,曾經提供給發廊分時特惠在線預約軟件(即:消費者在線預約做發型,并可在空閑時段享受打折優惠),拉發廊入駐波波網。盡管這種方式很容易得到發廊認可,簽一家發廊便也吸引20多個發型師成為會員,但與商戶溝通成本非常高。
之后,史良瑞放棄開發線下發廊,新的思路為:吸引個體發型師和消費者作為首要工作。他先用豐富的資訊和5000多張國際發型大師做的發型圖片等資源吸引發型師,再鼓勵和引導發型師和消費者分享生活化的發型照片。通過在波波網上看發型、秀發型,促成發型師和消費者達成交易。
做產品期間,波波網會通過增加手機客戶端、LBS(地理位置定位)、高仿真發型設計軟件(即消費者通過該軟件可以嘗試不同的發型和發色)、在線預約、專家點評、發型師檔案、發型師信用評估等功能,不斷完善產品和增強用戶體驗。通過消費者和發型師之間的強互動,吸引大量發型師。
等把發型師和消費者抓取過來之后,再提供給連鎖美發店提供預約系統,打通連鎖店的預約系統和波波網的預約平臺,讓美發店里的預約情況實時顯示在波波網上。
波波網掌握住大量發型師核心資源之后,史良瑞便可向發廊、產品公司(指歐萊雅、施華蔻等生產、銷售美發用品的公司)和美發培訓學校提供更多服務。屆時波波網將成為一個連接發型師、發廊、消費者、產品公司和學校的 美發行業互動平臺。
市場空間有多大?
據統計,中國目前有657萬發型師,每年創造3000億的產值。波波網服務的真正對象為發型師經紀人,而非消費者,所以應該站在發型師的角度上分析問題,畢竟波波網是要在發型師創造的3000億元產值中分得一杯羹。史良瑞的算盤是這樣打的:有消費能力的省會級城市大概有近200萬發型師,若10萬人愿意付會員費,收費標準為50元每人/月,波波網便能獲取6000萬元/年。再加上向發廊、產品公司等收取廣告費,收入已經非??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