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州是一座比較適合創業的城市。江蘇屬于經濟大省,當地居民的經商氛圍濃厚,蘇州居民都是在這種商業氛圍和商業文化中熏陶成長出來的。所以蘇州本身就具備較強的本地化人才優勢。
跟很多城市相比,蘇州政府明顯地具備很強的商業化意識和服務化意識。他們成立蘇州工業園區,還有蘇州生物納米園等園區,都屬于企業化運作。我跟當地政府交流后的感覺就是政府很貼近企業家、貼近投資人。
簡單來講,政府很替創業者著想,能主動上門幫企業解決一些難題;其次,蘇州政府講的話跟投資人跟企業家是同一種語言,不存在交流障礙。有時在很多城市,就存在企業家、投資人、政府講話語言風格不一致的現象,大家彼此溝通起來就不會很順暢。
再看蘇州的政府團隊,素質高、有國際化視野,又善于商業化運作。這從給予企業家的很多優惠政策中就可以看出,還包括園區的搭建,人才的引進等政策的落實。他們會特別積極主動地幫企業介紹投資人,還會通過提供其他一系列完善的金融服務幫解決企業資金難題。在跟企業接觸的過程中,很多企業也會講起蘇州政府和園區的服務意識很強,辦事效率比較高。政府和園區又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不能說最好,也是最好之一。
蘇州創業成本相對低。就涉及加工廠的生物醫藥類企業來說,若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創業成本會非常高,而二線城市蘇州就成為了比較好的去處,畢竟土地可擴展規模會比較大。相比之下,已經有一些城市沒有地皮或者地皮很貴。比如,之前聽一個創業者說要在北京創辦一個生產加工型企業,但是搞不到地,即使能搞到地也要80萬到100萬塊一畝。如此高昂的成本一般企業承受不起。所以,長遠來看,一些制造業要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發展,阻力還是蠻大的。
創業者在選擇創業城市的時候,第一,要考慮成本,包括土地成本、用人成本等。如果是制造型企業,首先要考慮土地成本;如果是毛利高、技術門檻高,也不需要占據很大辦公空間的企業,更重要的還是考慮能否找到合適的人才。蘇州的土地不是很便宜,但也不是很貴,處于中間水平。還要看當地有沒有成熟的產業基礎和配套設施。比如蘇州在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方面已經具備一定基礎。第二,考量政府非常重要。要考察下落戶城市政府的政策傾向、服務效率、口碑等因素,比如地方政府辦事效率是否低,所在行業是否是當地政府重點扶持的產業等。
最后,選擇城市時,對生活成本因素的考慮可能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像蘇州就有一個這個優勢,比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生活成本低,生活質量也還蠻不錯,整座城市的規劃、建筑設計都挺好。長遠來說,我覺得創業者挑選的城市應該是生活相對不錯,員工可以長久安居樂業的城市。
一步步走來,蘇州的土地成本也在上漲。盡管現在蘇州的創新創業氛圍已經做得不錯了,但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人才的需求量能否滿足?比如當蘇州有更多企業成長到幾個億規模時,對高端人才的需求量必然增大,難道再去上海挖?所以蘇州本身應該想辦法為未來吸引或儲備更多高端人才。此外,蘇州政府的效率可以繼續更上一層樓。還有,蘇州可以把居住環境、飲食、娛樂等方面的層次繼續提高,也有利于吸引更多人才進來。希望蘇州能一直保持不驕不躁地心態快速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