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的“入口”正在向微博、SNS、手機APP等轉移,但目前誰都不能撼動搜索的地位。全球谷歌、國內百度仍然占據著遙遙領先的搜索市場份額。
挑戰者不會放棄。
8月21日,奇虎360用自主搜索引擎取代了Google;搜狗通過輸入法、瀏覽器等將搜索業務進一步推向用戶。而在美國市場,微軟先是并購雅虎的搜索業務,再不斷提升用戶體驗;Facebook也宣布將進軍社交搜索??
搜索的戰事進一步升級,競爭者們正在從“敲邊鼓”進入正面PK階段。
微軟正面叫板谷歌
5月份,谷歌升級搜索頁面,并發布新功能“知識圖譜”,這被業內稱為“谷歌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改革”——過去谷歌對搜索的改進主要是結果排序的改善,而知識圖譜則是對搜索內容基本信息進行匯總,直接給出“答案”。
根據comScore發布的最新數據,受知識圖譜的帶動,今年5月Google在美國搜索引擎的市場份額創新高,達到66.7%;排在第二的是微軟,占美國搜索市場整體份額近30%,其中必應15.4%、雅虎13.4%。
9月14日,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主管微軟全球搜索引擎開發的沈向洋宣布必應中文搜索將推出最新版本。“新版本運行全新動態頁面,同時網頁搜索將更加簡潔、精確,讓用戶更快更容易直達搜索目的”。
在此之前,必應全球搜索其實已經改版,在搜索結果中深度整合了包括Facebook和Twitter等在內的社交媒體內容。用戶搜索某部電影或者某個地名,搜索結果中會顯示哪些好友也看過這部影片或者去過這個地方,以及他們的評價和相關分享;再比如,用戶想尋找一個人時,只要在搜索引擎中輸入對這個人的描述,就可以找到相同或相似社會背景的人。此外,在圖片搜索方面,必應還可以直接搜到Facebook上的好友照片。
與此同時,微軟還在美國啟動了一項名為“Bing It On”的線上活動,邀請用戶對必應和谷歌的英文搜索結果進行盲測。
根據微軟發布的此次對比結果,在英文搜索方面,必應獲得的好評接近谷歌的兩倍。“盲測差不多是2∶1的結果,2/3的用戶都覺得必應搜索更好。當然我們作為后來者從品牌角度,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沈向洋表示。
還有兩次翻牌機會
“今年微軟與谷歌的競爭中,微軟在增長率和戰略舉措上取得了整體的成功。” Moor InsightsStrategy的分析師Patrick Moorhead表示,微軟提高了與社交媒體整合,并在Xbox和Kinect平臺得以應用。而與此同時,谷歌卻在遭遇“去谷歌化”——蘋果取消了原本內置的谷歌地圖等服務,亞馬遜也將默認搜索從谷歌更換為必應。此外,9月19日,亞馬遜發布最新的地圖API,該服務提供商也由谷歌變成了諾基亞。
“這么多年來我們也有自己的一些心得,首先是沒有很簡單的方法能一下子就把搜索做好,需要不斷優化算法;另外一個就是用戶體驗。”沈向洋表示,搜索結果的公正可靠,需要有足夠的內容,才能通過不同的算法、評估,提升搜索質量。因此在他看來,與社交媒體的深入合作,是快速提升內容的有效手段。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內容的制造者從傳統媒體轉為單一用戶,從數量上來說,可以極大地豐富底層數據;而另一方面,從質量上來說,傳統搜索引擎提供的都是第三方網頁內容,對用戶來說很難判斷信息是否真實有效。整合SNS內容后,用戶可以直接搜索到熟人分享的信息,這意味著更容易獲得真實可靠的信息。
“除了與社交媒體的垂直整合之外,移動搜索也將在未來迸發出更大能量。”市場研究機構Bernstein分析師Carlos Kirjner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到2016年,超過半數的互聯網搜索都將會通過移動設備來完成。
除了終端因素,沈向洋認為未來競爭焦點在于搜索的對象。“第一階段網頁圖譜的戰斗基本結束,但還有兩個新階段有機會彎道超車。一個是社交圖譜,下一個則是線下的實體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