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12月的六級考試已經過去一段時間,對于本次閱讀理解部分的試題,很多考生答得不太理想,但這并不是因為此次閱讀理解的題目有多難,而是因為此次六級考試寫作和聽力部分的試題做了微調,讓有些考生感到措手不及,從而影響了閱讀理解部分的答題。因此,筆者在這里提醒各位考生:考試是一個整體,各個部分之間是互補的,面對某個部分的微調,考生應調整好心態,以不變應萬變,才能發揮出真實水平。事實上,此次閱讀理解題目的難度與之前歷年試題的出題難度基本保持一致,若考生能正常答題,應該能拿到一個不錯的分數。下面筆者就來分析真題,并提出相關備考策略。
真 題 解 析
筆者將從文章題材、解題思路、解題原則三個方面,對2011年12月的六級閱讀理解題目進行詳細解析,希望能幫助考生更有針對性地備考。
文章題材
此次六級閱讀理解文章延續了選材多樣化的特點。我們通過下面這個簡單的列表來分析近兩年出題者在選材上的出題思路。
2010. 6~2011. 12六級閱讀理解各題型文章選材
通過對比我們不難發現,六級閱讀理解文章的選材內容主要涉及百姓生活、經濟貿易、政治問題、福利制度、教育機制、價值取向等,偏向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以社會熱點話題為主。這里筆者提醒考生,出題者出題時通常不會選取專業性較強的話題、生僻的話題或敏感話題(如政黨政治、宗教、種族沖突等),因為出題者要兼顧各個層次和背景的考生,以體現考試的公平性。所以,考生不必擔心考試時會遇到完全陌生的文章題材。同時,考生平時要多閱讀反映社會熱點話題的文章,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這樣遇到各類話題才不會感到陌生,做題時才能得心應手。
解題思路
此次閱讀理解仍舊采用快速閱讀、簡答題和深度閱讀三種題型以及選擇題和填空兩種出題方式。
不管是哪種題型,考生都可以按照區域解題的方法來解題。所謂區域解題,就是考生通過關鍵詞定位等方式在文中找到題目所對應的答案區域,然后根據“一題一區域”的基本方法,通過該區域的內容排除錯誤選項;其他非答案區域的段落內容對于該題沒有直接影響。換言之,五道題目在文中對應五個區域,理解這五個區域后就可以解題。針對主旨題,考生需要把握文章的整體結構,主旨題的答案區域一般在文章開頭或結尾(如果開頭是舉例,答案區域通常在結尾)。
解題原則
解答此次閱讀理解題目,考生仍可遵循以下解題原則:依次而下、關鍵詞定位、同義改寫。下面我們來逐一分析。
1.依次而下原則
所謂依次而下,就是出題者所設置的題目順序和答案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基本是一致的,考生可以通過依次而下原則在文中逐一尋找答案區域。例如,在解答此次考試深度閱讀第一篇的第52~55題時,就可以分別利用題干關鍵詞pessimists、U.S. trade deficit、June、the trade data of the past two years、 the rising volume of trade、the challenges、American economy分別依次而下將答案信息定位至原文第二、三、四、六段中。按照依次而下的原則,最后一題的答案區域肯定在文章最后一段。
依次而下原則特別適合在關鍵詞不明確的情況下使用??忌梢岳眠@個原則劃出答案所在區域,從而縮小閱讀范圍,快速排除錯誤選項。例如,簡答題第47題:“To be good leaders, managers must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ir own _______.”該題題干中沒有明確的關鍵詞,但如果考生根據第48題的關鍵詞將第48題的答案區域定位至原文第一段第三句,那么根據依次而下原則,第47題的答案區域肯定在原文第一段的前兩句中。通過第一句后半句的“it directs the manager of a business to focus inward on their personal capabilities and style”,考生可以得出正確答案為personal capabilities and style。
2.關鍵詞定位原則
出題者在設置題干時會使用一些核心詞匯,這些詞匯正是考生用來尋找答案的關鍵詞。關鍵詞通常包括三大類:顯性關鍵詞(時間、地名、人名、國家名、阿拉伯數字、特殊符號等)、核心動詞、比較明顯的描述性名詞及生僻詞。考生可以利用這三類關鍵詞迅速回原文定位,找到答案所在區域。例如簡答題第48題:“According to Peter Drucker, leaders should be good at ______.”考生可通過顯性關鍵詞Peter Drucker將答案區域定位至原文第一段第五行:“When a noted leader on the art of management, Peter Drucker, coined the phrase ‘Management is doing things right; leadership is doing the right things’ …”然后通過細讀“leadership is doing the right things”這句話,考生可得出正確答案為doing the right things。
再如快速閱讀第三題:“Opponents of Google Books believe that digitally archiving the world’s books should be controlled by ______.”考生可通過關鍵詞opponents、digitally archiving the world’s books將答案區域定位至文章第五段結尾:“In broad terms, these opponents have leveled two sets of criticisms at Google.”還有第六段:“First, they have questioned whether the primary responsibility for digitally archiving the world’s books should be allowed to fall to a commercial company ... only public, not-for-profit bodies should be given the power to control them.”由此考生可得出正確答案為選項C (non-profit organisations)。
3.同義改寫原則
出題者在設置題目選項時,基本上采用“一切從原文出發”的原則:有可能直接引用原文的表達,但更多的是選用同義改寫的方法。考生在解題過程中只要把握原文句子的基本含義,然后在選項中尋找和原文一致的信息即可。
例如深度閱讀第二篇第58題:“What does the author say about the national data on UK universities’ performance in commercialisation?”考生可通過關鍵詞the national data將答案區域定位至原文第四段but的后面:“But national data masks the very large variation in the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 universities.”選項B中的does not reflect the differences是對原文信息masks the very large variation的同義改寫,所以選項B為正確答案。
但需要提醒一點,解題時,考生一定要當心一些“假冒”的同義改寫:選項內容對原文做了一定的改寫,但在最關鍵處卻與原文不一致。這種混淆視聽的出題法經常體現在名詞和副詞上。對于名詞來說,出題者通常在選項中把原文中的“特指”偷換成了“泛指”,經常以可數名詞的復數形式來泛指全部該類事物,或者在可數名詞前加no來全部否定。對于副詞來說,出題者主要是在程度、頻率、數量、強度等方面做手腳,比如把原文中的often改寫成always。這就需要考生在答題時細心與原文內容對照。
比如快速閱讀第五題:“Google defends its scanning in-copyright books by saying that _______.”考生可利用題干中的核心動詞defend將答案區域定位至原文第十段第二句:“In its defence, Google points out that it displays only small segments of books that are in copyright—arguing that such displays are ‘fair use’.” 考生很容易被選項D (it displays only a small part of their content)所誤導,雖然原文中的small segments與a small part屬于同義替換,但是出題者在此處卻偷換了一個概念,即of結構后面的內容:原文中的books that are in copyright指一部分具有版權的書籍,而選項D中的their content卻指具有版權的書籍的一部分內容。對于這種情況,考生要多留心。
備 考 策 略
基于上文的分析,筆者在此給考生提出幾點備考建議,希望對考生的備考復習有所幫助。
背誦詞匯
考生首先要把六級大綱中所列出的詞匯全部吃透。復習詞匯時,考生要把握住詞匯的固有釋義和外延釋義。因為單詞在不同的語境中會有不同的釋義,所以考生不能僅限于知道單詞的第一層含義,還要注意一詞多義的現象,即外延釋義。以此次快速閱讀第二題選項中出現的詞組humanity’s intellectual horizons為例,對于其中的horizon一詞,很多考生只知道它有“地平線”的意思,卻不知道其在該詞組中應表示“范圍,領域”。如果考生了解此意,很容易就會發現該詞組與原文的the frontier of human knowledge屬同義改寫,也就能準確找到答案了。
系統復習語法知識
雖然六級考試已經取消了直接考查語法的題目,但實際上閱讀理解題目仍對語法進行了間接的考查。在做閱讀理解題時,很多考生有這樣的感受:如果單看句子中的單詞,每個詞都認識,但如果把所有單詞串在一起看整個句子的話,就不理解句子要表達的意思了。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考生缺乏對相關語法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建議考生找一本權威的語法書作復習材料,系統精讀從句、虛擬語氣、非謂語動詞、倒裝等閱讀理解中常見的重點語法概念。復習時,考生注意不要放過書中給出的例句,要把語法講解和例句結合在一起理解和領會。除了閱讀理解外,完型填空、聽力等題型中也會出現較多的長難句,這都需要考生對其進行分析、解剖,因此,考生有必要對語法知識進行透徹的復習。
積累文章背景知識
在做閱讀理解題的過程中,考生或許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如果對文章題材比較了解,或對文章的背景知識非常熟悉,答題速度就會很快,準確率也會很高,更重要的是,答題時你會信心十足。所以,筆者建議考生平時注重對文章背景知識的積累。六級考試中的高頻話題在網站、雜志、報紙甚至教材上都屢見不鮮。這其實也給了考生一個啟示:在備考過程中,考生應該關注熱點話題,多瀏覽一些外國報刊(如The Economist、The Guardian、USA Today等)的網站,豐富自己的背景知識,這樣在考試中才能游刃有余。
精練真題
在備考過程中,如果考生只是在做完文章后對一下答案,并不能提升自己的應試水平??忌鷳浞掷脷v年真題,對做過的真題進行細致的總結。只有通過總結,考生才能破解出題人的思路,找到自身的問題所在。從表面看,總結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但實際上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提升英語水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