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著《大學書法教材系列·楷書篇個案·九成宮醴泉銘》,2012年9月,中國書店出版社出版。大16開本,12印張,定價38元。
該書分為5章,第一章概述,從了解歐陽詢開始,到《九成宮醴泉銘》之由來,《九成宮醴泉銘》之美學特征,《九成宮醴泉銘》在書法史上之地位等四節展開。第二章為筆法解析及其字例,詳解楷書8種筆劃的形態與書寫方法及其楷書筆法的基本法則等9節。第三章為字法形式美分析及其字例,從橫向斜勢統一、均勻、對稱、對比、呼應、參差、穿插、謙讓、上緊下松、平衡等10個方面的形式美詳解以及同一字書寫及其變化和個別不符合形式美法則之字例分析共12節。第四章為從臨摹到創作,講述臨與摹,對臨、背臨、融合某家、自由揮運與創作以及楷書章法的原則與樣式之多樣性等6節。第五章為書法創作常識,常用繁簡字對照,落款敬詞等方面的內容。
該教材是學者、書法家洪亮先生自2005年應邀在北京大學作書法講座的備課為起點,之后在清華大學書法講座和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上書法課的自編教材為基礎完善而成。該教材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大膽地進行探索,思考書法本體語言中筆法、字法、章法的內在規律,將它們提煉成書法美之法則,進行書法教學嘗試。首先,實現了書法教學從寫字教學到書法視覺藝術教學的觀念轉變。同時,從個性美的具體作品中挖掘出書法共性美之規律,將其運用于書法教學實踐之中。并提出:學習書法首先要研究共性美的問題,要在共性美規律的關照下去研究個性美。要求在臨摹古代經典碑帖中的每一字時,都要應用所掌握的書法美之法則進行驗證,這是雙向驗證研究性的學習方法。既可以對眾多古代經典碑帖中總結出來書法美的法則進行驗證,進一步豐富與完善,又可以對經典碑帖中的每一個字帶著研究的心態去驗證,發現其中更多書法美的元素,同時對個別不符合書法美法則的字,加以特別的說明。這種教學方式,改變了以傳統經典為審美范式,盲目崇拜某家某帖的被動學習方法,養成以書法美的法則為準則,從傳統經典中吸收豐富營養的主動學習方法。
該教材中,凡“筆畫”一詞皆采用“筆劃”,以凸現書法之書寫性。并考慮到不同層次需要,既為初學者提供深入仔細的筆法、字法、章法解析,也為有一定基礎的書法愛好者繼續提高書法水平,真正達到知行合一指出努力方向。
該教材由北京藝美聯藝術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彥偉先生策劃,是洪亮先生所著《大學書法教材系列》中的第一本,還有多本將陸續出版。
洪亮,又名傳亮,號九牛,祖籍安徽績溪,1961年4月生于浙江安吉。2005年-2006年北京大學訪問學者,2007年-2011年《中國書法》執行編輯。2005年至今在國內外大學講學,編著《大學書法教材系列》。九三學社中央文化委員、中央書畫院副秘書長,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院導師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授課專家、美國費佛爾大學孔子學院名譽教授、首都師范大學客座教授、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出版編著《中國書法大師經典研究系列——鄧石如》《吳昌碩》《當代篆刻九家·洪亮》《洪亮行書桃花源記》《洪亮楷書三字經》《洪亮書法律格言》(正、行、隸、篆各1本)、《歷代詠竹詩選》等22種。在專業報刊上發表論文、評論計150多萬字,其中:《民俗書法芻論》在《北京大學學報》(2006年)發表,獲北京大學“創新成果獎”。
曾擔任“楊守敬杯國際書法大賽”“商鼎杯全國書法篆刻大賽”評委。作品數十次參加國內外大展并獲獎。先后在安徽蕪湖、遼寧朝陽、美國賓州等地舉辦個人書畫篆刻藝術展。作品被國內外多家博物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