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維 筆名大惟,別署崇德居主人,祖籍福建連城。1991年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設計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2003年考取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花鳥碩士研究生班,師從閔學林、顧震巖教授,2006年畢業并獲文學碩士學位。2009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攻讀當代花鳥畫研究博士學位,師從郭怡孮教授。油畫、中國畫多次參加學院、地方和全國的各類畫展,國畫作品被多家藝術機構和私人收藏。出版有《學院派精英——林維》《大道知行——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精品集·林維》等。
林維的繪畫實踐有其個人的特點。首先,他最初是從西畫入手的,自1987年入上海戲劇學院學習舞臺美術設計開始至2003年,16年間都是以舞臺美術為學習對象與職業的。現代的舞臺演出不同于古代的戲臺,舞臺布置及背景的描繪都是對西方舞臺設計的引入,以舞臺之人造逼現實之真。西畫的視覺手段無疑是重要的,同時在面對觀眾時舞臺上色彩的搭配與運用也是極為重要的。在這10多年的實踐中訓練了林維的造型與色彩能力,當然這是西畫基本原理下的實踐。同時,從其上大學前后和工作后參加的地方與全國的畫展來看,他對中國書畫的學習和追求也是同步的。不過,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他在中國美術學院讀3年碩士研究生時學習傳統花鳥畫。中國畫是中國美術學院品牌學科,以對傳統的深入研究和對學生的系統訓練為特色,在山水和花鳥上體現得最為充分。對于林維來說,這是極為重要的人生階段,在這里他得以深入地契入花鳥畫的傳統之中,在發現中熟悉并試圖盡可能地把握它。
基于上述的情況,林維的花鳥畫實踐具有明顯的個人特點。其一,有重造型的創作,也有重寫意的創作。因為長期的舞美實踐使其具有較強的造型能力,對于物象在構造及物理上的把握絲毫不成為問題,同時又對古代文人寫意畫極為鐘情,以筆墨呈現情趣是他的理想。第二個特點是水墨色彩并重。由于10多年對色彩的關照,他對于色彩具有極強的敏感性,這是他的一個優勢,在作畫時會自然而然地得到體現。而水墨則是中國文人繪畫的重要傳統,這當然是他追求方向。以上面這兩個特點為由就出現了第三個特點,即師法與嘗試的畫域極為廣闊。綜觀林維的花鳥畫實踐,其作品顯現了多種可能的嘗試,有模擬宋人的創作,也有師法明代青藤、白陽、林良、呂紀的作品,還有體現清代揚州畫派以及海上畫派因素的作品,同時也有直接來源于現實的寫生作品。
林維的這些師法與實踐也往往與20世紀的花鳥畫家的實踐有著無法分割的聯系,倒是不見得直接對他們進行師法,但是受到他們啟示而創作情況是較為明顯的。如王雪濤的色彩與小寫意結合,齊自石的工致草蟲,嶺南畫派的色彩與寫生相結合等等。因此林維的花鳥畫實踐幾乎是當今花鳥壇實踐的一個總縮影。其作品無論是水墨寫意還是沒骨寫生,無論是大幅創作還是小品構成都能做到構圖完整、形象生動、筆墨自如,格調清新雅致。
他在積極地嘗試與實踐的同時,始終對自己的現狀有著反思精神,如今來到中央美術學院就讀花鳥畫的博士,師從郭怡孮教授,就是期望自己能夠在以博士為基礎的狀態下達到一定的突破,由寬泛的涉獵到專精的深入是一個畫家走向成功的必然路徑。對于林維來說,他的多方面經驗必然是獨特財富,然而如何利用好這筆財富卻是個課題,而其中的“舍”是對智慧與思想的考驗,得古人“損之又損”的深意則必將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