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的特種養殖行業,提起“滕怡”這個名字,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位在湘西出生的辣妹子,憑著湖南人特有的堅韌執著,在齊魯大地上干出了一番事業,成了聞名全省的養蟲大王。
俗話說:千里姻緣一線牽。1995年,滕怡與自己的如意郎君陳加生喜結連理,成了淄博市淄川區西河鎮下義戶村的一名農家婦女。不安于現狀的她,做起了酒水批發生意,并且買賣越做越大。到2006年,酒水批發業競爭激烈,經過10年摸爬滾打的滕怡,敏銳地感覺到生意再做下去只能是維持現狀,要想有大的發展很難!于是,她便和丈夫在洪山鎮土峪村承包了一個飯莊。在飯莊的經營上,她們注重特色菜品開發,講究膳食營養,逐步樹立起自己的品牌,在淄川地區也小有名氣。
有一天,一個供貨商為飯莊送來了幾只用黃粉蟲飼養的雞,說是味道不一樣,請他們品嘗。果然是肉質鮮美、口感極佳,味道確實不一般。晚上,躺在床上的滕怡失眠了,她在想,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飲食越來越講究,土雞、珍珠雞等特色菜品深受歡迎,吃黃粉蟲長大的雞味道更勝一籌。但是,進貨價格非常高,如果自己能有這種蟲子,用來養雞,豈不是能降低成本,滿足自己飯莊的需要。
于是,她便和丈夫商量出去考察,他們發現原來黃粉蟲居然是人工養殖的一種小蟲子。他們立刻到新華書店買來有關書籍,并上網查找相關資料。得知黃粉蟲又叫面包蟲,營養豐富,被譽為“蛋白質飼料寶庫”,是活體飼料之王。食用了黃粉蟲的動物不但生長周期縮短,而且肉質好、味道鮮、營養豐富!蟲皮可以提煉出用做美容產品的物質,幼蟲干燥后可以代替高質量的魚粉,蟲糞可以用來做飼料添加劑或者直接用來做綠色肥料。
滕怡算了一筆賬,養一組蟲50公斤,一年能產5000公斤商品蟲,以2.5公斤飼料養1公斤蟲,產15公斤蟲糞來算,每年能掙2萬元左右。用蟲子的下腳料喂雞,既能改善雞的品質,又能提高雞的售價。一個家庭婦女可以養殖2~3組,每年純利3~6萬元。
他們覺得養殖黃粉蟲是一巨大的商機。在考察了半個多月后,滕怡就到泰安、泗水等地引種,自己開始試驗性養殖。隨著養蟲的深入,滕怡越發感到以蟲子為主的產業鏈可以做成很大。他們多方籌資300萬元,建設廠房、購置設備、引進種蟲,轟轟烈烈地干了起來,規模越做越大,還成立了淄博淄川陳氏黃粉蟲養殖合作社,滕怡擔任了總經理。
隨著養殖規模的迅速擴張,滕怡感覺自己的知識越來越不夠用,營銷、管理有些力不從心。2011年,淄川區農廣校舉辦農民創業培訓班,丈夫看到招生廣告后,第一時間告訴了她,極力讓滕怡參加學習。20多天的封閉式的培訓,使滕怡開拓了思路,結交了朋友,學會了怎樣創業、如何發展、科學管理。在模擬訓練時,滕怡和同學一起做了養殖黃粉蟲的產業鏈推演,并進行了細致經營預測和利潤分析,培訓老師在聽了他們的匯報后,進行了認真地點評和指導,使她對自己的事業更加充滿了信心。
培訓班結業后,滕怡和丈夫有了新的發展規劃,他們決心依照創業培訓班上制定的創業計劃書,把黃粉蟲的產業鏈做起來。2011年12月,他們購買了新設備,建起了占地300多畝的規模化種養基地。在地里種菜,好菜用于自己的飯莊或銷售,爛菜葉子用來養黃粉蟲。蟲子一部分用于出口,另一部分用來加工成特種飼料,再用特種飼料養貴妃雞,貴妃雞專供自己的飯莊,做到了從田間到餐桌的一條龍經營。
目前,陳氏黃粉蟲合作社社員已達512戶,遍布淄博、東營、泰安等12個市的300多個村。合作社的主要產品統一銷售率和標準化生產率均達到80%以上。2011年,合作社主營業務1630萬元、盈利89萬元、可分配盈余89萬元,按交易量(額)比例返還社員58萬元,分紅率達到了65%,社員戶均純收入2.5萬元。通過發展黃粉蟲養殖還帶動了木器加工、紙箱加工、蔬菜種植、畜禽養殖等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汗水伴著光陰去,榮譽隨著春風來。在滕怡的苦心經營下,短短幾年時間里,陳氏黃粉蟲養殖合作社迅速發展,也帶動了一大批農戶發家致富,小粉蟲成就了大事業!
山東省農廣校淄博市淄川區分校 宋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