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香,山東省商河縣殷巷鎮李桂芬村村民,2011年山東省陽光工程新型農民創業培訓學員。在國家惠農政策的好形勢下,在農廣校老師及培訓班同學的幫助和支持下,她的日子越過越有勁,生活越來越富裕,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能人。
王同香從小心氣高,不服輸、不認輸,想干事、愿干事,整天有使不完的勁。只是小時候家里窮,沒讀到小學畢業就被迫輟學了,文化程度低,做事受限制。上有老人,下有孩子,為了改變貧窮的生活,她不怕苦、不怕累,不會就學、不懂就問,干過好多事:養過雞、養過豬、趕集賣菜賣水果等,還到工廠打過工。生活雖然不很富裕,也有了一些積蓄。2008年,鎮政府實行土地流轉,她承包了村里荒廢多年的十二畝茅草地。家里老人年歲大了需要照顧,而在承包的土地上栽果樹、搞養殖,不離土、不離家,也能發家致富,正合她當時的心愿。承包地高洼不平,遍地蘆草,她帶領全家經過一春天的艱苦勞作,把草除凈,把地整平,栽上了蘋果樹。她像照顧孩子一樣,精心管理著這片果園。經過3年的辛勤耕耘,2010年開始結果,雖然第一年結果不多,但也嘗到了收獲的喜悅。
2009年秋天,她還貸款建了一個養雞廠,飼養蛋雞2000只。由于不懂技術和管理,效益也不理想。
面對滿園蘋果樹和飼養的蛋雞,她深感知識的匱乏。正在這時,農廣校組織農民創業培訓學習,王同香報了名,參加了20天的免費培訓。培訓班管吃、管住、管穿,準軍事化管理,還跟蹤服務一年。學習期間,她聽得認真,記得仔細;她理論聯系實際,把果園、雞場的管理與老師講的企業管理營銷策略聯系起來,邊學邊用。學習期間就聯系客戶,為蘋果和雞蛋找銷路,蘋果還沒熟就預定了買主,雞蛋也聯系了客戶定時上門收購。嘗到了學習知識的甜頭,她學習的熱情更高了。
20天的創業培訓,王同香學到了創業知識和企業管理知識,也學到了優秀企業成功的經驗,開闊了創業思路。培訓后,農廣校老師經常電話回訪和實地走訪,為她提供市場信息,提供種養殖技術、農村法律法規、合作社成立規范等書籍,對她幫助很大,她決心因地制宜,把產業做大做強。
2011年果園不僅獲得了大豐收,平均畝產達到2500多公斤,而且賣了個好價錢,畝純收入5000多元;蛋雞養殖也取得了30000元左右的好效益,實現年純收入90000多元。參加培訓班學習,不但沒耽擱果園管理,而且增加了產業收益,她因此榮幸地被評為2011年度殷巷鎮致富標兵和村致富帶頭人。2012年8月,省市縣創業培訓跟蹤服務小組到她的果園實地走訪,滿園紅的、黃的大蘋果掛滿了枝頭,豐收的喜悅盈滿她的臉龐。她高興地說:“多虧國家的好政策使我有機會參加創業培訓班,多謝農廣校老師的大力支持和技術指導,讓我今年有了這么好的收成。”
對未來王同香有了新的打算。第一,她正在申請辦理同香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爭取盡快實現全村果樹統一肥料、農藥購進, 統一聘請技術員指導,統一果品銷售,這樣可降低成本,抵御風險,增加收入。第二,培訓后,她對養雞場進行了擴建升級,現有雞舍面積720平方米,可一次養殖蛋雞10000多只,投料、供水、清糞都是現代化。準備組織村民成立蛋雞養殖專業合作社,實現統一雞苗、飼料購進,統一防疫,統一雞蛋銷售等。第三,村子位于大沙河南岸,河坡上有防護林帶,她的12畝果樹就在岸上,緊靠果樹南邊有歷史悠久的李桂芬村大鴨梨梨園,自然風光優美。在農廣校老師的建議和規劃下,她準備在果園建一家農家樂,在樹下種植草莓、花生、野菜等矮棵、可觀光采摘的植物。在楊樹下散養笨雞,在沙河邊修建幾個釣魚臺供游客休閑垂釣。在果園里建幾個竹木結構的涼棚,擺上餐桌。集休閑、觀光、采摘、垂釣、餐飲一體的農家樂,保證來的每一位顧客吃上真正的純天然、無公害、綠色農家飯。
王同香時常感慨:多謝農廣校的創業培訓,讓我的未來充滿希望。今后一定加強和老師同學的聯系,不斷學習,把產業做大做強,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帶領周圍農民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