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秋拍風向標的香港蘇富比秋拍已經落下帷幕,書畫、瓷器版塊的穩健更加凸顯出當代藝術市場的式微。本次拍賣的亮點何在?當代藝術遇冷的原因是什么?未來藝術品拍賣的發展方向如何?幾位專家給出了他們的意見。
話題:秋拍風向標
程壽康
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
不久前,蘇富比宣布正式成為首家獲得中國政府有關部門批核,可在中國內地舉行拍賣的國際藝術拍賣行;日前,蘇富比2012年香港秋季拍賣會創出不少佳績,體現了蘇富比全球頂尖專家團隊的合作,也見證了我們龐大的國際網絡。本季的拍賣佳績包括─刷新全球歷來成交額最高的現代及當代東南亞藝術拍賣會的世界拍賣紀錄,以及畫家李曼峰、劉煒的個人世界拍賣紀錄;傳統中國藝術方面,中國書畫拍賣的總成交額,較拍賣前估價高出逾一倍。如此佳績足以見證亞洲之于國際藝術市場與日俱增的地位。
顧振清
藝術評論人、策展人
香港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秋季專拍幾遇嚴酷市場冰點。而國際拍賣業中,蘇富比是一個管理較嚴謹、操作較中規中矩的上市公司。這標志著:1、裸泳者溺水時,即便割肉減磅也無人肯救。2、青年藝術家造神運動提前流產,無人再信拍賣天價神話。3、藝術市場有風險,投機者慎入。4、資本與藝術蜜月后即分手。
項立平
上海第一財經頻道財經評論員、制片人
我認為2012的秋季拍賣整體呈平穩走勢。從宏觀經濟面看,經濟形勢短期內難以明顯好轉,也許最壞的時候還沒有到來。但是藝術市場本身是一個小眾市場,有10億左右的資金就可以撬動,這和股市、樓市的體量不可相提并論。經過了近1年的回調后,秋拍的上拍量可能繼續萎縮,但也可能對市場產生一種“饑餓療法”,上拍的精品往往會拍出應有的價格。
從門類上看,香港蘇富比的“當代藝術”集體遇冷,這將不是一個偶然現象,“當代藝術”難免需要推倒重來,但從蘇富比的專場看,“當代藝術”并沒有找到新的熱點版塊。香港嘉德的書畫專場拍得十分成功,盡管這和嘉德的全力招商有一定的關系,但也說明了書畫仍然是藝術市場的主流,好作品一定會有好價格。而香港蘇富比的瓷器古董也表現不俗,少數頂尖的藝術品甚至拍出了藝術市場巔峰期的價格,藝術精品永遠存在著核心的價值。
季濤
北京天問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
自2000年以來,以中國書畫市場為代表的藝術品市場的漲落開始有規律起來,每2.5年左右為一個漲落周期。2012年的秋拍市場將延續調整的過程。此次下調從去年秋季開始起算,到今年秋季是第三季,所以下調是必然的! 借調整之機,拍賣企業應進一步提高拍品征集中的市場喜好度和價格精準度,應該繼續開拓對于珠寶翡翠、紫砂壺、玉雕大師創作的和田玉雕、民國瓷器、古籍善本等極具潛力的市場。
對于收藏者、投資者而言,今秋和明春也許會是一些品種買進的時候了!尤其對于去年秋季和今年春季價格調整下滑較多的拍品要予以關注。投資者應該更多地關注一些新生藝術品市場和一些新出現的藝術家。過去人們習慣于將投資目標聚焦于那些具有明確商業價值和社會共識的藝術品資源,隨著名人名作價格逐漸高企,那些目前不知名,但藝術水準高、具備市場潛力的新人新作,由于其價位比較低,風險比較低,則更適合于投資者、收藏者去探索和發現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