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中國當下一直堅持探索古典油畫語言的當代藝術家,從早期的彝族系列,到上世紀90年代的都市生活題材,再到“模糊”系列、“虛擬時光”系列,以及近期的“巧合”系列、“邂逅”系列、“沉溺”系列、“光耀”系列……龐茂琨一直嘗試著打破自身既定的藝術樣式,并由此豐富著個人風格的建構與完善。
而在成都K空間舉辦的龐茂琨最新展覽“手繪的意志”中,共展出他的油畫、色彩、素描等多種媒材的繪畫作品30余件,這些作品均是其2012年上半年的創(chuàng)作,是對藝術家最新創(chuàng)作思路及狀態(tài)的一次具體呈現(xiàn)。
關于此次展覽的作品,龐茂琨笑談:“之前的很多作品都是經(jīng)過長時間創(chuàng)作,自身帶有一定觀念主題的。而這次展出的作品創(chuàng)作時間很短,大部分都是我在非常輕松、隨意的環(huán)境里創(chuàng)作的,事先沒有去刻意地明確創(chuàng)作主題,全憑自己的感覺去直接描繪,可以說,這些作品都真實地表達了我當時的情緒,是非常感性的。”展出的大部分作品都以素描為主,描繪的都是藝術家身邊的親人、好友以及學生。龐茂琨表示,此次畫展與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創(chuàng)作方式更隨性,作品更純粹。
“手繪,是繪畫的基本功之一,然而如今在學畫的年輕人中卻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隨著全球信息化的快速發(fā)展,近年來,用電腦等高科技作畫的人越來越多,這就造成了他們中很多人連基本的素描能力都沒有,還談何創(chuàng)作?”龐茂琨繼續(xù)說道:“我希望能通過這次個展,讓大家了解手繪的藝術是任何電腦、高科技制作都無法代替的,重視繪畫的原本價值,恢復繪畫的尊嚴,讓繪畫藝術回歸到最原始、最單純的狀態(tài)。”
“經(jīng)常畫的東西都是屬于比較日常的,很輕松的描繪,它和這個城市的風格也有關系,我想通過這次這些因素可以提供給我下一次一些觀念作品上的利用。”龐茂琨同樣也認為藝術家當前的狀態(tài)可以從正在做、正在畫的東西中看出來,而且下一個階段也有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狀態(tài)。“畫素描的感覺有單色的魅力,可以在一個顏色里邊做很多文章,比如線條、鉛筆的感覺,質(zhì)感都不一樣,但是又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技法特點完全不一樣,造型的風格應該是一貫的,只是材料不一樣,分布上面,實際上小的素描都是在一個本上畫,裁下來裝成框,油畫就是在畫室里邊,畫架上很正式的一張一張地畫。”
而針對這批展覽作品,龐茂琨認為跟之前充滿隱喻批判的作品還是有點反差,這批作品不具備所謂的觀念化,就是屬于輕松隨意的作品,觀念實際上還是一個當代藝術、現(xiàn)代主義以后的一種藝術形式。“這一批畫就是畫城市的一種很閑淡的平常狀態(tài),不是批判性的,更多的是體現(xiàn)繪畫方法、技術、技巧、技法和語言本身的一些東西,它跟批判社會沒有多大關系”龐茂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