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長的孕育過程是一種等待中的煎熬。也許很多產婦都希望可以生得快一點兒,快速地結束這段痛苦的生產歷程。然而,從醫(yī)學角度分析,孩子生得太快(急產)并不一定就是好事。
什么是急產
從有產痛到完成分娩,只要少于3小時就稱為“急產”。急產的發(fā)生率在5%~10%,初產婦和經產婦都有可能發(fā)生。
醫(yī)學上對急產的界定則為:初產婦,每小時子宮頸擴張的速度大于5厘米;經產婦,每小時子宮頸擴張速度大于10厘米。
急產的表現(xiàn)
急產的表現(xiàn)就是:孕28周以上的孕婦,突然感到腰腹墜痛,很短的時間內就會有排便感(甚至有孕婦如廁用力排便,而將胎兒娩出的);短時間內就出現(xiàn)有規(guī)律的下腹疼痛,間隔時間極短;破水、出血、出現(xiàn)排便感;甚至陰道口可看見胎頭露出。
哪些產婦容易急產
以前,急產多見于經產婦;現(xiàn)在,由于各種原因如產前做過人工流產和引產等,急產也常見于初產婦。除此之外,還有以下一些有特殊情況的產婦容易發(fā)生急產。
1.孕29~36周就分娩的產婦,多見于18歲以下或40歲以上的孕婦。
2.孕婦患有貧血、甲亢、高血壓等疾病。
3.有胎兒過小、雙胎、胎位不正、胎盤異常等情況,而沒有遵循常規(guī)產前檢查。年輕產婦宮縮力強,也容易發(fā)生急產。
4.接近臨產時乘坐車船,過度勞累,運動量突然加大等。
急產的危害
對產婦的影響
子宮收縮過強,胎兒通過產道過快,易導致產婦會陰、陰道或子宮頸撕裂。如果在特殊情況下站著生下了孩子,有時還會造成子宮翻出體外。其次,急產還可使子宮纖維的縮復能力降低,使胎盤滯留在子宮內不能娩出,增加產后出血的可能性。此外,寶寶亟不可待地快速降臨,常使經驗不多的基層醫(yī)院醫(yī)生或農村接生人員手忙腳亂,來不及消毒接生,增加產褥感染機會。
對寶寶的影響
急產除了對產婦的健康岌岌可危外,急產對寶寶的健康危害甚遠。子宮連續(xù)不斷地強烈收縮,會使胎盤的血液循環(huán)受到極大的阻力,甚至會使供應子宮血液的髂動脈、腹主動脈受壓而出現(xiàn)一時性阻斷,胎盤的血液供應會因此減少,胎兒在子宮內缺氧,很容易造成宮內窘迫,甚至窒息死亡。此外,胎兒的過快娩出,還可導致胎兒不能及時適應外界壓力的突然變化,造成顱內血管破裂,嚴重影響孩子日后的智力發(fā)育。有時由于來不急接生,還可能發(fā)生新生兒墜地,造成骨折等意外傷。
急產的急救要點
Condition1 如果急產發(fā)生在家中,或路上,在醫(yī)護人員趕來之前,“冷靜”是唯一的處理方法。
準爸爸和家人的處理
1.叮囑產婦不要用力屏氣,要張口呼吸。
2.因地制宜準備接生用具。干凈的布、用打火機燒過消毒的剪刀、酒精(如沒有可用白酒)等等。
3.嬰兒頭部露出時,用雙手托住頭部,注意千萬不能硬拉或扭動。當嬰兒肩部露出時,用兩手托著頭和身體,慢慢地向外提出。等待胎盤自然娩出。
4.將嬰兒包裹好以保暖。用干凈柔軟的布擦凈嬰兒口鼻內的羊水。不要剪斷臍帶,并將胎盤放在高于嬰兒或與嬰兒高度相同的地方。
5.盡快將產婦和嬰兒送往醫(yī)院。
產婦的處理
1.為了避免胎兒頭沖出產道太快,使產道和會陰嚴重撕裂裂傷,家人可以嘗試一手拿小毛巾壓住產婦會陰,另一手擋著胎兒,并稍微向上引導,讓他能夠慢慢地擠出陰道口。
2.分娩后幾分鐘通常會有一股血流出來,胎盤自動娩出并伴隨強烈宮縮,產婦可自行按摩腹部,將子宮推到肚臍以下,這樣就不會再有太多的出血。
寶寶的處理
1.保護胎兒 新生兒的身體表面會有胎脂和羊水,娩出時要避免頭部碰撞或滑落在地上。
2.斷臍 最簡單的方法是將臍帶對折,用橡皮筋或繩子綁緊,即可阻斷血流,以免嬰兒血液回到母體。再拿家中消毒過的剪刀,綁緊臍帶兩端后將其剪斷,并用酒精將斷端消毒。
3.保持呼吸順暢 把新生兒臉上的血清擦干凈后,抓住他的兩腳倒提過來,輕拍腳底或按摩背脊,有助于排出口鼻內的羊水,刺激他哭出聲音。
4.注意保溫 胎兒一離開母體,立刻要承受溫暖急逐下降的變化,清潔擦干后盡快用大毛巾覆蓋并抱在懷中保溫。
產婦應該盡量避免自行在家中生產,即使在家中發(fā)生急產,也應立即到醫(yī)院進行后續(xù)處理,否則新生兒可能感染破傷風等,其死亡率高達七成左右,輕忽不得。
Condition2 如果是已知可能發(fā)生急產的孕婦,足月以后就可以開始規(guī)劃生產的事情,一旦發(fā)生產兆,及早到醫(yī)院待產。可以先進行以下事情:
1.跟接生醫(yī)師討論好生產的模式。
2.準備好生產住院所需物品(包括個人盥洗、住院所需證件等)。
3.決定陪產人選,并安排好交通工 具,以免措手不及。
如何避免發(fā)生急產
初產婦 先學習要分娩的前兆,比如落紅(陰道帶血分泌物)、破水(大量陰道水樣分泌物)、子宮緊繃感、下腹部疼痛、腰疼、便意感等。
經產婦 在產前診斷發(fā)現(xiàn)的胎兒體重較輕或有早產可能性的孕婦,一旦進入產程就可能在短時間內分娩,而且早產兒與低體重兒在生產后需馬上轉送小兒科診治,所以最好在產兆或早產征兆發(fā)生時,趕緊與醫(yī)院聯(lián)絡,對可能的急產給予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