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咸豐皇帝20歲登基,擁有無數后宮佳麗,卻一直沒有子嗣。咸豐二年,18歲的慈禧經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她博學多才,能書善畫,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意,在入宮兩年后就得到了咸豐的寵幸。咸豐五年,蘭貴人終于懷了身孕,但卻發生胎漏,病情時作時止,隨時都有流產的危險。咸豐皇帝命御醫們為蘭貴人進行診治,但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咸豐皇帝雖貴為天子,富有天下,卻沒有把握保住自己的龍種,不禁十分憂慮。這時,財政大臣陳宗媯上書,建議讓蘭貴人服用東阿阿膠進行治療。蘭貴人在服用此藥后,果然藥到病除,順利地產下了一個男孩載淳。此后,蘭貴人“母以子貴”,被晉封為懿妃,次年又被晉封為懿貴妃,在宮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咸豐帝死后,皇子載淳即位,懿貴妃被尊為圣母皇太后。圣母皇太后的權力欲極強。為了謀奪最高統治權,她發動了辛酉政變,開始垂簾聽政,并改年號為“同治”。在同治元年,她晉徽號為“慈禧皇太后”。自1861年至1908年,慈禧太后成為大清帝國的實際統治者。在這48年里,慈禧堅持服用阿膠,取得了駐顏延年的效果。她在年過六十時,仍然肌膚細膩,不現絲毫垂老之色。可以說,陳宗媯所推薦的阿膠不僅治愈了慈禧的胎漏之證,而且也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那么,阿膠究竟是一味什么樣的中藥,它具有哪些功效呢?
阿膠也叫驢皮膠,是將驢皮漂泡去毛后熬制成的膠塊,因古時產于東阿(今山東省東阿縣)而得名。阿膠性平,味甘,可入肺經、肝經、腎經,具有固沖安胎、養陰潤肺、滋養心腎、補血安胎、調經止血的功效。《本草綱目》中說,阿膠可“化痰清肺,利小便,調大腸,療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腸風、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經水不調、無子、崩中、帶下、胎前產后諸疾”。臨床實踐證實,阿膠可有效地治療很多婦科疾病,尤其適合有月經過多、漏下不止、崩中、胎動不安、先兆流產、失血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等病癥的女性患者使用。現代研究發現,阿膠可促進血液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生成,并具有顯著的止血作用。下面就介紹幾則適合女性使用的以阿膠為主的藥膳方:
1.阿膠雞
取阿膠30克,母雞1只,食鹽、料酒等調味品各適量。將阿膠隔水蒸化。將母雞殺死,去除毛雜及內臟,切成小塊,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煮至雞肉爛熟,調入阿膠和食鹽、料酒等調味品,再煮一二個沸即成,可隨意服用,每周服2劑。此方具有滋陰補血的功效,適合進行“人流”后出現心悸失眠等氣血虧虛癥狀的女性使用。
2.胡桃阿膠膏
取去核紅棗500克,胡桃肉、黑芝麻、桂圓肉各150克,阿膠、冰糖各250克,黃酒500克。將黑芝麻炒熟,與紅棗、胡桃肉、桂圓肉一起研成細末。將阿膠用黃酒浸泡10天,然后與黃酒一起放在沙鍋或陶瓷容器中,隔水蒸至阿膠完全融化。將紅棗、胡桃肉、黑芝麻、桂圓肉末放入此藥鍋中攪拌均勻,調入冰糖,待冰糖完全融化即成,可每日清晨服1次,每次服1~2湯匙,用開水沖服。胡桃阿膠膏具有潤膚養顏、防老抗衰、調理氣血、潤腸通便、減少皮膚色素沉積及消除面部色斑的功效,適合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的女性使用。
3.阿膠蜜膏
取阿膠100克,白蜜200克。將阿膠隔水蒸化,調入白蜜和適量的清水,用小火熬煮至呈黏稠狀即成,可每日服2次,每次服30~50毫升,用溫開水沖服或調入稀粥中服食。此方具有養血益陰、潤燥調經的功效,適合陰血虧虛型閉經的患者使用。
4.阿膠鯉魚湯
取鯉魚1條,阿膠10克,糯米50克,陳皮6克,生姜3片,食鹽適量。將阿膠隔水蒸化。將鯉魚殺死,去除腸雜(不去鱗),與糯米、陳皮、生姜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清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鯉魚爛熟,調入阿膠、食鹽再煮一二個沸即成,可每日服1劑,用藥1周為一個療程。此方具有益氣養血、安胎通乳的功效,適合有腰膝酸軟、胎動不安、胎漏下血、產后缺乳、乳汁分泌不足等癥狀的孕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