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不少人為避蚊蟲,常將花露水、滅蚊噴霧劑等夏令用品帶在身邊,殊不知花露水含有乙醇,易燃又易爆,出于安全考慮,在乘坐火車、飛機時是嚴禁攜帶的。而且在家里,剛擦完花露水可別馬上做飯,因其含酒精,一旦靠近火源就會發生危險。”
近日,上海鐵路局的“上鐵資訊”發布了一條微博,提醒大家注意生活中的易燃物。根據網友的補充,不僅花露水、殺蟲劑,皮革護理油、廚房去油的“威猛先生”、甚至女士愛用的“洗甲水”都成了危險品。
“山寨”殺蟲劑不能被點燃
為了證實這些日用品的易燃性,記者走訪了海淀公安消防支隊向陽中隊,在中隊長于博的輔導下進行了測試。
之前,記者在超市購買了花露水、洗甲水、夾克油、清潔劑、殺蟲劑五種市民經常使用的物品。同時在批發市場購買了“山寨”版的花露水、夾克油和殺蟲劑。
準備好實驗材料,記者來到了位于西三旗的海淀公安消防支隊向陽中隊。為了安全起見,記者穿上了阻燃材料制成的“戰斗服”。
首先測試的是記者從超市購買的試驗品,點燃了盛有花露水的容器,可以看到明顯的火苗。海淀公安消防支隊向陽中隊隊長于博告訴記者,由于花露水含有較多酒精,通常在70%左右,確實具有易燃性。
在接下來的實驗中,記者向空中按壓殺蟲劑,再打開打火機,更是可以見到一米長的火舌。有趣的是,當記者多次實驗從批發市場購得的“山寨”殺蟲劑時,卻沒有發現任何燃燒跡象。在于博看來,這是由于“山寨”貨用水替代酒精造成的。雖然出于安全考慮,不建議大家做這個實驗,不過理論上講通過可燃性確實可以發現不合格的殺蟲劑。
與花露水和殺蟲劑相比,清潔劑經常用于灶臺清潔,極易與明火接觸,更是被網友點名為重點易燃物。不過,經過記者多次實驗,清潔劑并沒有燃燒。同樣的,皮革油也證明是安全的。與這兩個不同,洗甲水與打火機作用后雖然沒有出現可見的火焰,但是能將靠近的紙張點燃,證明它雖然酒精含量較低,但依然具有可燃性。
日用品可燃性取決于是否含酒精
通過這些實驗,證明不少日用品確實有易燃的風險。于博補充介紹說,除了以上五種物品,發膠、摩絲,及婚禮使用的彩帶等也有可燃性。它們有個共同特點:含有酒精,也就是乙醇。盡管其他有機物如甲醇等也有可燃性,但多用于工業,生活中很難見到。因此,判斷日用品可燃性的標準就是是否含酒精。
當然,正常情況下酒精不會燃燒。于博告訴記者,燃燒發生需要滿足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和足夠的點火能源。酒精就屬于可燃物,而空氣中的氧氣是助燃物,酒精與氧氣在點火能源如打火機的作用下會發生化學反應,燃燒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理論上講,只要含有酒精的產品無論其含量多少都有可燃性。但是有些產品酒精含量極少,比如爽膚水出于二次清潔的考慮也會加入少量酒精,其實并沒有燃燒的風險。
確定日用品酒精含量是否需引起注意,可以根據包裝上的注意事項判斷。于博強調,正規廠家對易燃性物品都會標有“遠離火源使用”的安全提示。曾經有人對此不注意,在家噴殺蟲劑時點煙引起火災。因此,易燃物使用時應予以重視。
“易燃”用品未必易爆
不過,“易燃”未必“易爆”。微博中提到花露水“易燃易爆”不夠準確,因為它不像殺蟲劑使用壓力包裝,不會因瞬間壓力急速升高而爆炸。而殺蟲劑和發膠等的密閉容器如果受到高溫或劇烈撞擊擠壓,內部壓強可達高壓水槍的1/6,會發生超過罐體耐壓強度而爆炸的情況。因此,此類產品包裝上會注明“避免高溫和撞擊”。
由于微博上“花露水、殺蟲劑易燃”的轉載,很多人都已有意識地小心使用。不過,有人過于緊張,甚至出現涂抹花露水后半小時才敢做飯的情況,就屬于矯枉過正了。于博告訴記者,酒精只有在揮發前才是可燃的,而它的揮發速度很快,隨著溫度的升高,揮發速度會更快。一般說來,涂抹花露水后,感到皮膚干了,酒精就已揮發完全,不必擔心著火了。而噴殺蟲劑后,只需開窗通風,酒精也會很快揮發。
對于很多日用品而言,雖然含有酒精可能帶來一定易燃風險,但是卻不能杜絕酒精的使用。于博介紹,酒精有降溫、消毒殺菌的作用。比如,花露水涂抹后,驅蚊止癢的成分留在皮膚表面,而酒精在揮發過程中吸收熱量,會使人產生涼爽感。此外,酒精還是一種很好的有機溶劑,具有助滲、助溶、助展的功能,有利于其他成分發揮作用,多起到介質作用,殺蟲劑中的酒精就是如此。
其實,只要對含酒精物品的易燃性有所了解,不僅不會產生危害,還可能帶來更多便利。于博告訴記者,有時消防隊接到“馬蜂擾民”的報警,趕到現場后發現馬蜂窩一側與建筑黏合在一起,無法用袋子將其套住摘除。這時,根據殺蟲劑易燃的原理,在距離馬蜂窩半米左右按壓,并用打火機點火,大團火舌就能燒掉馬蜂老巢。這一方法因為可以自由控制殺蟲劑開關,使用起來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