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放任主義政策的發源地如今正被名目繁多、拙劣不堪的監管條例壓得喘不過氣來
美國人總愛對荒謬可笑的監管法案譏諷一番。佛羅里達州一項法律規定,自動販賣機上必須附有商標標簽,如果沒有貼上標簽,該法律鼓勵民眾“打小報告”。聯邦鐵路局強調,所有火車在車頭前必須涂有F標示,以區分火車的頭尾。馬里蘭州貝塞斯達市的一幫干卿底事的官僚機構下令關閉孩子們建立的汽水攤位,因為這些上進的娃娃們沒有營業執照。這樣令人捧腹而笑的例子不勝枚舉。
但是繁文縟節的事在美國并不可笑。問題并不在于那些不言而喻的荒唐可笑的規則。單獨看某項規則似乎合情合理,但所有規則集中實施就會施以巨大的打擊。美國是自由放任主義政策的發源地。與歐洲國家不同,它們長期受愛管閑事的它國政府和歐盟指令的“壓制”,而美國應該是一個到處充滿自由選擇的國度,無論結果如何。
思量思量2010年頒布的《多德弗蘭克法案》。它的目標當然是偉大的:阻止發生另一場金融危機。它的策略也是合理明智的:提高透明度,阻止銀行采取過多冒險舉措,預防濫用金融條例,以及為了拯救任何一家龐大且搖搖欲墜的金融公司,通過授權監管機構,逐漸縮小其規模,終止“大到不能倒”現象的發生。但是《多德弗蘭克法案》實在是太龐雜了,未來還將會更加復雜。該法案共計848頁,是《格拉斯·斯蒂格爾斯法案》的23倍長,后者是在1929年華爾街股市崩盤后通過的改革法案。更為糟糕的是,每一頁法案還要求監管者填充更加具體的細節。這些解釋條例就達數百頁。僅僅其中一項法則,旨在限制銀行進行風險自營交易的沃爾克法則就包括383個問題,這些問題又被分解成1420個小問題。
日益加劇的趨勢
《多德弗蘭克法案》某種程度上是應大勢所趨。充斥著兩黨成員的各大政府機構主張增加大量規則,其中少數規則是曾經業已廢除的。共和黨制定規則以打擊恐怖分子,使后者在美國的上空難以逍遙法外,并且催促大批頭腦聰穎的移民移回加拿大。民主黨制定規則以擴大福利覆蓋范圍。巴拉克·奧巴馬于2010年推行的醫療改革有諸多優點,特別是這項改革嘗試使醫療保險覆蓋全美。但是在降低該體系龐大且不斷加劇的復雜性上,它卻鮮有長進。在美國,如果每小時治療一個病人,而看病前則至少需要花30分鐘做“文書工作”,有時常常是一整小時。明年,對于聯邦政府規定的、各大醫院可以收取費用的疾病和受傷種類或將會由1.8萬種上升至14萬種。單單鸚鵡對人造成的傷害,就有9條規定;而火上滑水造成的燒傷,也有三條規定。
致使美國法規過于龐雜的另一種力量就是游說團體。政府對諸多活動疏于管理,這對許多利益集團爭取特別照顧創造了巨大的動機。如果某項議案長達數百頁,而對于國會議員來說,想要悄悄加進去某些條款以讓他們的密友和競選捐款者獲益簡直易如反掌。醫改議案對那些極其熱心的推動者來說有巨大的利益所在。國會最終對控制溫室氣體的企圖,盡管未能成功,更是如此。
復雜性是要以金錢為代價的。一項旨在阻止再次發生“安然”式欺詐案的法律,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使一些公司在美國股票市場上市極其困難,以至于越來越多的公司另謀它國,或維持私營。
發發慈悲簡潔點吧
民主黨口頭上承諾會給龐雜的規則瘦身——奧巴馬這位主張監管的沙皇理應確保新規則有效劃算。但是執政當局卻對過度夸大的效益和過度低估的成本持有偏見。共和黨咆哮稱,他們會廢除奧巴馬的醫療改革法案和《多德弗蘭克法案》,革除所有政府機構,但拿什么頂替前者,卻只給出了一個籠統的答復。
美國需要一個較為明智的方法解決監管問題。首先,所有重要的規則都應該接受一家獨立監管機構的成本效益分析。在付諸實施前,這些結果應該公布于眾。所有復雜的監管條例還應該伴隨有屆滿條款,除非國會明確再度批準,否則或許十年后,這些規則就要被廢除。
更重要的是,規則需要更簡單些。當監管者試圖制定萬能的指令手冊時,真正重要的注意事項卻被淹沒在廢話的海洋里。較之于制定宏偉的目標,更為實際的是僅僅制定那些必須實施且必不可少的措施以完成目標。立法者應該通過簡單的規則,而讓監管者實施。
這是不是給未經選舉的官僚們更多權力?如果他們更負責任,就不會。不合理的論斷應該接受立即的駁斥。做出錯誤決定的監管者應當無條件予以解雇。監管一個充斥著重重規則的現代社會,所有這些都無法解決不可避免的困難。但是,它將會降低一個真正的危險:即出于為美國經濟考慮,重重監管或許會壓垮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