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輸液會留“玻璃渣”?
人們提到的輸液微粒,大多是指在使用階段混入的細微顆粒。在配置輸液的藥品時,藥物如果沒有搖勻,會產生一些細微的顆粒。另外,輸液操作過程中也會產生很多微粒。
常輸液會在血管中留下“玻璃渣”。這條消息近日在網上傳播得很快。一些經常輸液的人擔心自己是不是已經“中招”了,也有些人對以后到底輸不輸液犯起了嘀咕。
這則消息是這樣的: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陳運彬曾表示,根據國外的一項檢查,經常輸液的孩子,血管中有很多玻璃渣或塑料殘渣,這會造成血管壁粗糙,容易引起動脈硬化。陳運彬說,國外研究人員曾在動物身上做過實驗,解剖發現輸液多的動物血管上留有玻璃渣,這說明輸液留下玻璃渣或塑料殘渣的情況確實有可能出現。但是這種玻璃渣并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那種一塊塊的玻璃碎渣,而是肉眼看不到的極其細小的微粒。
輸液微粒是怎么產生的?
國家《藥典》中規定:液體藥品中含有的不溶性微粒直徑不能超過10毫微米。因此生產輸液用的藥品是經過層層管控的,這個階段還是比較安全的。
而人們提到的輸液微粒,大多是指在使用階段混入的細微顆粒。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陸敏告訴記者,在配置輸液的藥品時,脂溶性或者水溶性等不易消融的藥物如果沒有搖勻,會產生一些細微的顆粒。另外,輸液操作過程中也會產生很多微粒,比如在針頭刺破輸液瓶口的橡皮塞子時可能會有微量的橡膠碎屑混入藥品,以及加藥過程中進入瓶內的棉纖維微粒等等。
由于微粒經靜脈注射進入血液循環,繞開了人體的防御和過濾機制,又不能被免疫系統清除,這些細小的顆粒物在進入人體后,會發生一些反應。像一些沒消融的藥物顆粒,在進入人體后,很快會被人體吸收,一般情況下,不會對人體造成困擾。
而那些橡膠、棉纖維等異物,會稍微麻煩一些。陸敏說,人的免疫系統會將這些異物視為“入侵者”,從而引起免疫系統的反擊。而人體此時的反應就是發熱,在發熱的情況下,免疫系統的作用得到增強,在正常情況下,這些“入侵者”將被免疫系統打敗。而這些實際上只是顆粒物的偽裝入侵者,并不會被免疫系統消滅,一些尺寸稍大,不能從血管壁逃逸出去的顆粒,也很可能會一直留在體內。它們最終將在一些末端血管沉積下來,并在那里固定住。
輸液微粒的風險
在人體循環系統中,原本是找不到任何微粒的,食物消化后最終都以溶解和載體狀態被吸收,其余雜質從消化道排出體外,只有在膽道和泌尿系統的酸堿度不平衡時,才會使礦物質產生結晶形成結石,但結石不會進入循環系統。所以只有輸液才會給體內帶來不溶性微粒,并且這種微粒無法在體內代謝。
微粒是有一些潛在的健康風險的,陸敏說,除了一些最終沉積在末端血管的固定顆粒物,還有一些無法代謝的顆粒物,它們會刺激機體產生異物反應或過敏反應,嚴重時形成“肉芽腫”。但是人們對這些微粒不用太過恐慌。現在的輸液管終端,有一道終端過濾網,可以過濾掉藥液內的許多雜質。而且如果不是極其頻繁地輸液,微小顆粒物的數量不足以誘發過敏或者肉芽腫。
輸液屬于“粗暴”的治療方式
有過國外生活經驗的人可能會發現,國外的人輕易不會輸液。生病了,醫生如果判斷不是什么嚴重病情,可能連藥都不給開。只有急救患者、重癥患者和不能進食的患者,才會采用靜脈滴注這種開放人體靜脈通道的風險較高的方式。
而我國的輸液量明顯過多。根據國家發改委200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平均到13億人口,相當于每個中國人一年里掛了8個吊瓶,遠遠高于國際上2.5到3.3瓶的平均水平。
輸液過多可以說是目前過度醫療現象的一個縮影。山東大學衛生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孫強曾告訴記者,他和相關的科研人員曾在山東一個縣做過調查,隨機抽了幾百份的門診處方,這些處方單涉及感冒、發燒、拉肚子、腰酸背痛等常見病。調查人員發現,級別越低的醫院,藥品處方過度的程度越嚴重。例如,同樣的病癥,縣級醫院,一張處方上可能開出2個藥品,到了村里就是一張處方4個藥品。而輸液、針劑使用率,在村衛生所的處方中則達到63%,這其中,有很多是不合理使用的。
可以說,過度輸液的現象才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因為輸液對于身體來說,是一種有些粗暴的治療方式。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主任肖丹說,口服藥物進入胃部后,有一個人體吸收接納的過程,經過腸道吸收,將身體不需要的或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過濾掉,之后才進入肝臟代謝,經過這樣一個過程之后就會降低血藥濃度,進而降低過敏反應發生的幾率,比較安全。打針則是將藥液注射到肌肉里,逐漸流到血液,產生藥效。而用輸液的方式,使進入體內的藥液沒有接收過程,省略了體液免疫以及細胞免疫環節,直接由血液進入心臟,因此,長期輸液會導致一些健康隱患。
肖丹說,輸液水中大部分是糖水、鹽水,再加一些藥,而藥最多的就是抗生素。輸液過多會因抗生素用量過多,導致人體菌群失調,免疫力降低,以及細菌抗藥性增強,如果輸液器的質量不過關,還會造成輸液污染,引起其他疾病,所以能不輸液就不輸液,以免造成潛在的風險,不太值得。而且長期輸液還會加重心臟和腎臟的負擔,輸液過多過快還會引起急性心衰,給健康帶來嚴重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