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是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界最高榮譽性和咨詢性的學術機構,該兩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最高的學術稱號,每兩年增選一次。2011年,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新增選的北京協和醫院院長趙玉沛、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郎景和、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臟外科主任王學浩、山東省腫瘤醫院院長兼放療科主任于金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教授葛均波5位院士,分別在普外科、婦科、腫瘤放療、肝臟移植及心內科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下面,本刊就介紹一下這5位新增醫學院士的專業特長、臨床成就以及出診信息,希望此信息對廣大讀者能有所幫助。
“當一個好大夫,不僅要業務強、技藝精,還要醫德好,不能辜負患者對你的期望。因為患者把生命托付給了你,所以你的一切付出都是理所當然的”——趙玉沛
趙玉沛,現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院長、普外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現任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全國胰腺外科學組組長、北京醫師協會副會長、亞洲外科學會主席。他擅長基本外科各種疾病的診治,尤其擅長胰腺、膽道、胃腸、甲狀腺疾病的外科診治。趙玉沛教授從醫近30年,一直工作在普外科臨床、科研和教學的第一線。他醫術精湛,治學嚴謹,努力為患者減輕病痛和經濟負擔,深受百姓的信賴。趙玉沛教授帶領他的團隊通過刻苦鉆研,提出了“胰腺癌高危人群”的概念,從而降低了胰腺癌的誤診誤治率。同時,他還提出并建立了“胰腺癌診治綠色通道”,進而規范了胰腺癌的診治流程。這對于在胰腺癌的治療中減少不必要的開腹手術、合理地利用醫療資源、提高手術成功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他領導的課題組對胰腺內分泌腫瘤的診斷和手術治療進行了一系列的臨床研究,成功地完成了我國首例通過腹腔鏡摘除胰島素瘤的手術,使患者避免了因剖腹手術給其帶來的痛苦,縮短了手術和住院的時間。醫學界的同仁贊揚說:看趙玉沛教授做手術就像看一場精彩的藝術表演,“手術做得又快又好,手術切口小,并發癥少,皮膚愈合好,深受病人的擁戴”。
趙玉沛的出診信息:目前出特需外科門診,每周二上午出診。
咨詢電話:010-65295564
官方網站:http://www.pumch.cn/Item/
1772.aspx
“醫生給病人開出的第一張處方應該是關愛。如果沒有關愛,醫學的價值幾乎等于零。因此,醫生應關愛病人,體察病人。如果你把醫學當成為純科學那就錯了,那樣的話醫生就成了開刀匠”——郎景和
郎景和,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華醫學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科普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婦科內鏡學組組長。他擅長診治子宮內膜異位癥、生殖道畸形、婦科腫瘤以及各種婦科疑難雜癥。郎景和教授于70年代初,協助我國現代婦產科的奠基人林巧稚醫生從事科普活動。1982年起,他與吳葆楨教授一起,首次在國內施行了卵巢癌腫瘤細胞減滅術,并把手術的各個關鍵步驟、手術的徹底性評價以及再次減滅術、分期手術等概念推向全國。90年代中后期,郎景和教授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機制”的研究,并提出抗黏附、抗侵襲、抗血管形成以及卵巢抑制或孕激素對抗的內異癥治療理論,并于2001年獲得了中國婦科腫瘤特殊貢獻獎。
郎景和的出診信息:目前出專家門診,每周四下午出診。
咨詢電話:010-65295564
官方網站:http://www.pumch.cn/Item/998.aspx
“在手術中,如果病人的血壓下降了,我的血壓就上去了;如果病人的心跳變慢了,我的心跳就加快了”、“病人把生命交給你,你應當竭盡全力為他服務”——王學浩
王學浩,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臟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活體肝臟移植研究所所長、江蘇省肝臟外科臨床醫學中心主任、衛生部人體器官移植專家組成員、中華醫學會移植免疫學組組長、江蘇省醫學會副會長。他擅長肝臟移植、活體肝臟移植。1987年,王學浩教授首次在國際上提出了集放療、化療和栓塞治療為一體的治療原發性肝癌的新方法。在當時影像學技術有限的情況下,開創了我國肝癌早期定位和定性診斷的科學依據,為肝癌的介入治療奠定了基礎。這一技術至今仍是肝癌綜合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時,王學浩教授也是中國大陸活體肝移植術的開拓者。他于1995年1月成功地完成了國內首例活體肝移植手術,率先在中國大陸建立起活體肝移植技術規范化體系,完成了活體肝移植領域多項開拓性的研究課題,并將活體肝移植技術推廣向全國20余個省市,為活體肝臟移植技術在我國深入的發展起到了引領和推動的作用。
王學浩的出診信息:目前出專科門診,每周四下午出診。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廣州路300號。
咨詢電話:025-83714511
官方網站:http://www.jsph. net/art/2011/12/8/art_242_25011.html
“如果說醫生是天使,那么天使就有兩個翅膀,一個是醫術,一個是醫德”、“臨床研究與基礎研究不同,涉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基本權利。因此臨床研究要更加嚴謹、規范,不能拿患者的身體做實驗,這就要求醫生無論是在診斷還是在治療的過程中,都必須力求精確,來不得半點馬虎。而作為腫瘤醫生,應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于金明
于金明,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腫瘤醫院院長兼放療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現任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放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省抗癌協會理事長、山東省醫學會放射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他擅長診治各種腫瘤以及腫瘤的放射治療。于金明教授率先在國內開展了腫瘤放療CT定位技術、胸膜間皮瘤的復合照射技術、惡性腫瘤的全身照射和全身淋巴結照射技術、適形放療和調強放療等多項新放療技術應用。在他的帶領下,山東省腫瘤醫院放療科在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療和腫瘤立體定向放療、適形放療和調強放療等領域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并與國際接軌,甚至在某些方面已超越了國際先進水平。近年來,于金明教授多次應邀到歐美、日本等國家講學,培養博士后、博士生和碩士生80余名,為國內外培養了大批不同層次的腫瘤放射治療人才。他率領的團隊于2009年被評為山東省十大優秀創新團隊之一,被山東省政府記集體一等功。
于金明的出診信息:目前暫停出診,具體出診日期可向山東省腫瘤醫院咨詢。
山東省腫瘤醫院的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濟兗路440號。
咨詢電話:0531-67626141
官方網站:http://www.sd-cancer.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
“祖國培養了我,我應該回報社會和人民。但是再好的醫生也不可能看完所有的病人,所以我希望能發動全社會的力量,開展科普教育,讓冠心病在發病之前得到有效的防治”——葛均波
葛均波,現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上海市醫學會心血管病專科委員會主任委員、美國心臟病學院(FACC)院士、歐洲心臟病學會(FESC)院士。葛均波教授長期從事心血管疾病的臨床和科研工作,為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診療技術作出了杰出貢獻。他在心肌肌橋、冠狀動脈綜合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高度重視。他發現的心肌肌橋特異性影像學特征“半月現象”,被編入國際權威心血管病教科書,被美國醫學界稱為“葛氏現象”。此外,葛均波教授還成功地在國內首次開展了冠狀動脈旋磨技術、首次開展了上海地區全天候的急性心肌梗死綠色通道。
葛均波的出診信息:目前暫停出診,具體出診日期可向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咨詢。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地址:上海市徐匯區楓林路180號。
咨詢電話:021-64041990
官方網站:http://www.zs-hospital.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