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收藏靈璧石將近20年,他的石緣源自姻緣。與其他藏石者一樣,他有著坎坷的藏石經歷,有著為自己的石頭安家的夢想。他覺得“收藏石頭充滿了佛家大智慧,要心平氣和、順其自然,講究不急不躁、水到渠成。”他就是來自安徽,網名為道石的秦文聯。
姻緣與石緣
談及秦文聯與靈璧石之間的緣分,不得不提到他的姻緣。
1994年初,秦文聯認識了一位來自靈璧石產地的女大學生。兩人相戀之后,隨著感情的不斷升溫,最終兩人結為百年之好。而這也是秦文聯步入靈璧石世界,與靈璧石一生結緣的先兆。
秦文聯向記者回憶,那個時候的靈璧石可以說是“奇石不奇”。在農村到處都是,幾乎沒有專職的采石農民。當地的人們也只是在閑暇時去找石頭“玩兒”,而真正的采石者、購石者恰恰是外地的好石者。
這些,秦文聯都看在眼里,他覺得好奇,每當看到有外地人采挖和購買石頭,他總忍不住求教一番,類似于花錢買石頭做什么、如何識別好石頭、這些石頭有什么樣的收藏價值……這類問題“絡繹不絕”。
隨著時間的推移,秦文聯積累了越來越多關于靈璧石的知識。他被靈璧石應物象形、出神入化、聲如青銅、余音繞梁、撫之若膚的神奇自然造化吸引住了,他像著了魔似的,瘋狂地喜歡上了千奇百怪的靈璧石,并對它愛不釋手。對此,家人曾表示不屑,說他這是玩物喪志,但是秦文聯并沒有過多在意這些措辭,仍舊義無反顧的走上了收藏奇石之路。甚至不惜花錢買石頭來收藏。
一次偶然的機會,安徽宿州的一位領導看到了他收藏的靈璧石,很是驚喜,并贊嘆“這是難得一見的好東西啊!”還十分懇切的要求秦文聯能夠轉讓幾塊靈璧石給他。一位藏石界的行家向他透露“未來靈璧石會有巨大的增值空間,是非常好的收藏品!”這兩件事給了秦文聯莫大的鼓勵,他決定以后只要是在時間、經濟條件都允許的情況下,絕對不會停止對靈璧石的收藏。
時到如今,秦文聯收藏靈璧石已經有18個年頭了。為了給自己所收藏的石頭找一個永久的家,經過種種波折,秦文聯目前正在建設一處500平米的藏館,希望可以為他的愛石安個家。
坎坷藏石路
如今,盡管秦文聯已經算得上是收藏靈璧石界的“大家”了。但是回憶往昔,在收藏靈璧石的道路上,令人難忘的事情還是有許多的。可以說他嘗盡了酸甜苦辣各種滋味,有檢漏的快樂、有受經濟或運輸條件等的限制無法拿到石頭的辛酸、有與好石頭失之交臂的苦澀……對秦文聯而言最有警示意義的事情,是1988年4月份發生的事情。
那時已經不算收藏靈璧石“新手”的秦文聯,以石會友,結識了一位資深的藏家,并在他的家里,見到了木紋石。據這位資深專家介紹,當時的木紋石在上海價格不菲,一塊木紋石的價格足以在當地買一套三居室。礙于利益的誘惑,秦文聯趕往木紋石的產地,一下子買下了20多塊木紋石。時隔兩年,當秦文聯得知他購得的木紋石造型全部是人為加工的時候,他后悔莫及。這件事不僅讓他終身難忘,還給了他一個警示:收藏石頭不要抱著一夜暴富的心態,更養成了他日后多學、多看、謹慎出手的習慣。他覺得“收藏石頭充滿了佛家大智慧,要心平氣和、順其自然,講究不急不躁、水到渠成。”
掌握7技,你也能收藏靈璧石
正是這么多年的“摸爬滾打”使得秦文聯在靈璧石賞玩收藏過程中探索總結出普遍認可的價值觀,具體表現在石種、石形神韻、質皮、石紋、色澤、聲音、尺寸七個方面。
1.首先看石種。秦文聯比較認可的是靈璧石七大類的劃分,即磬石、彩靈璧石、透花石、皖螺石、白靈石、玉石類靈璧石、其他類靈璧石。而磬石已經成為靈璧石的典型代表,其質、色、聲、紋、意、韻等已經成為靈璧石的核心價值觀的精神代表。所以磬石,特別是黑色磬石、龜紋石、其他華美紋石如蝴蝶紋、回紋、青銅器雷紋石等要優于其他六類。
2.其次看石形品神韻。靈璧石產地有此諺語“寧玩圓蛋蛋,不玩扁片片”、“寧買一石奇,不買萬石俗”,說的就是石形神韻的問題。無論是古代賞石還是近、現代賞石,形總是最直觀、最重要的。任何好的觀賞石的最大亮點還在于“神韻”。所謂“形俱而神生”,神韻是通過形態來表現的。
3.三看質皮。“花要鮮艷,石要老”、“石頭無皮,收藏別提”等表達的即是質皮的重要性。一般藏家在審視一塊靈璧石時,在瞬間審定石種、石形之后,馬上映入眼簾的就是石皮石質了,用行里的話說叫做看看“灰厚不厚,能不能刷出來”。灰指表皮之灰垢,能不能刷出來指的是經過刷洗處理之后能否呈現靈璧石石皮的質感和美感。有些外地石或質地并不很好的靈璧石,石農會在簡單處理之后摸上一些鞋油,企圖掩蓋石皮的缺陷。
忌打磨石皮以求圓潤光滑、忌人為打磨做古舊處理;打磨過分已經傷害石皮者棄之;過度酸洗傷及石皮者棄之;大部分藏家,尤其上海藏家認為上鞋油或染色處理石皮者以作偽論;
4.四看石紋。自然流暢,變化豐富且具藝術審美效果,紋理曲折變化與整體造型相匹配為其首要,不僅紋理單元優美,整體布局亦自然流暢為上選。石形接近,紋理優美者優先。石體表面一點點的小疙瘩被稱之為“珍珠”亦即取意吉祥富貴,珍珠石這個石種也應運而生,實為磬石的一個品種。紋石一般很難出形,對于外部輪廓造型出眾的紋石,即使造型難以與磬石媲美,其形成難度已遠遠高于同等造型磬石,因此當以珍寶視之。對于非紋石,則不需考察其紋。非紋石品種如果能夠有出眾的紋理,當以珍寶視之。
5.五看色澤。產地流傳靈璧石賞玩諺語“紅黃為貴,蘭綠為奇”即紅色黃色金黃色代表富貴吉祥,蘭綠色靈璧石比較稀奇,另有“鴻(紅)運當頭”、“紫氣東來”表達色澤的吉祥。對于紅色石頭與其他色石頭混生并出現在頂部的稱之為“鴻(紅)運當頭”。對色澤要求美感強烈,總體柔順,協調性好,或對比度明顯;或構型不同部位的顏色對比度好。過度酸洗傷及石皮的其色已變、光澤已失,當棄之;大部分藏家,尤其上海藏家認為上鞋油或染色處理石皮者視同作偽。
6.六聽聲。在經過眼觀六路之后,靈璧石藏家一般就要走近身前,用手指彈一彈其突出部分以聽其音。靈璧石里一般只有磬石才有美妙的玉振金聲,具余音繞梁之美。磬石清越之金屬音,余音婉轉綿長,令人回味無窮,也是靈璧石之所以名揚海外,享譽古今的魅力之音,所以對于磬石要求聲音是必備的。
7.石七觀尺寸。靈璧石等傳統精品一般出在30-80㎝之間,然而由于開采成本、運輸成本等的因素,使得大型靈璧石總成本上升,再加上大型靈璧石很難在造型變化上與標準石相比,因而大型靈璧石(包括廳堂石、大型廳堂石、園林石)一旦造型上無可挑剔則價值要遠遠高于標準石了。因此在產地,價格最高的靈璧石尺寸集中在60-200cm之間,重量在2噸以下。產地精品石參考價:小品石精品參考價幾百到幾千元、上萬元;標準石精品參考價在萬元以上至幾萬、數十萬元;廳堂石精品參考價幾萬元到幾十萬元;大型廳堂石精品參考價在幾萬元到上百萬元;園林石精品參考價在幾萬元到上百萬元。如果不是精品,價格則一落千丈,數噸數十噸的石頭賣不過一方小品石精品也是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