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老師和林老師都是中學一年級語文教師,兩人都是大學本科畢業,現在都在××中學教語文。木林木林。有木就有林,有林就有木。兩人在教學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成為××中學語文教學上的骨干教師。兩人都是單身,都在學校住宿。晚飯後兩人一同到野外散步。共賞田園風光。
××中學有個規定。每個教師每周至少要聽課二至三節。一日。林老師去聽木老師的課。木老師講古文《張衡傳》。
木老師昨晚為某刊趕寫一篇教學論文至深夜。加之喝了些濃茶提神,安寢後許久未入眠。語文課今天是第一節。他便頭昏腦漲地走進了教室。
他在黑板上寫下了“張衡傳”三個大字。然後面向學生,“今天我們學習范曄的《張衡傳》。范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科學家和文學家……”
教室里突然起了嗡嗡聲。木老師憑感覺知道一定是什么地方講錯了。他還未及反省過來。前排一學生舉手站起來,“木老師,范曄是文學家,怎么又是科學家呢?”
木老師出了一身冷汗。他不愧有著二十多年的教齡。忙作糾正:“我把張衡說成是范曄了,請糾正過來……”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錯者改不算為怪。學生最討厭的是老師講錯了,還要找出各種理由辯解。木老師當堂糾錯,學生自然不再追究,仍然安心聽課。
出了一錯,木老師倒清醒過來。《張衡傳》在他手里教了十幾遍,幾乎可以倒背如流。在接下來的講課中,他口若懸河。把課文的前三個自然段講得妙趣橫生,博得滿堂贊嘆。
直至下課,木老師才發現教室的後排角落坐著林老師,便覺頭頂發麻。
下課後上了一趟廁所,木老師趕至林老師宿舍。林老師正在批改作文。
“林老師,對不起。我今天講錯了……”木老師小心翼翼地在林老師桌旁的凳子上坐下。
“沒啥。沒啥……抽個煙?!绷掷蠋熜χf過來一根煙。
木老師受之有愧地接過,還想解釋什么,被林老師用別的話題岔開了。
從林老師房子出來。木老師總覺不是滋味。怎么搞的,連那么簡單的常識都講錯了,要是林老師張揚出去,這一級教師的臉往何處放呢?
下午放學時見到林老師時,木老師不由自主地紅了臉,林老師卻對他微笑著。那微笑更叫木老師無地自容。唉,唉!要是林老師當面批評他兩句,那就說明林老師原諒了他。但林老師不但沒批評,還說“沒啥沒啥”。明明講錯了嘛。怎么能“沒啥”呢?
這天晚飯後,林老師因來了熟人,沒有找木老師散步。木老師便覺得林老師瞧不起自己了。林老師對他一笑,他疑心是嘲笑;林老師同別的教師在談話。他疑心是在議論他:林老師去校長那兒。他疑心是去告狀
木老師的精神狀況一天比一天差,上課時總恍惚覺得有人在窗外偷聽他講課。他的神情被林老師發覺了。林老師幾次主動老遠就熱情地招呼他。約他散步。而他卻總是支吾著躲開了。
又一日,林老師來到木老師宿舍,邀他聽他的課。木老師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最後還是心神不定地揣個書本去了。
林老師講《師說》。他在黑板上寫下了“師說”二字,面向學生。笑容滿面地說:“韓愈呢,是我國宋朝偉大的文學家……”
一句未了。教室里哄堂大笑。林老師一驚:“怎么啦?”
“老師,韓愈是唐朝的?!?/p>
林老師似乎恍然大悟?!班?,對對,是唐朝的。嘿。我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他掏出手絹擦了擦腦門兒……
這一節課,林老師也發揮得異常地好。
下了課。林老師等木老師從教室出來,十分愧疚地說:“對不起,木老師,我今天講錯了……”
“沒啥,沒啥……”木老師晃著腦袋安慰著他。
這以後,木老師和林老師又在一起散步了。
責任編輯/董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