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人都有這種體會,經(jīng)常認為自己比伴侶更能干,子女在自己的熏陶下更聰穎過人,甚至與朋友和同事相處時,自己智商和情商還都技高一籌……別著急否認,盡管不至于事事如此,但每個人都有樂觀過頭的時候,進而形成一種唯我獨尊的偏見。
從個人成功學和人際關系學的角度而言,樂觀是種百利無害的助力,但若分不清與偏見的界限,說不定轉瞬就得災難臨頭。
越看自己越順眼
你是否覺得自己比別人更聰明?多數(shù)人一定會回答“Yes”,并且還會自信滿滿地羅列出自己比別人聰明在哪兒。
不得不承認,人們總是傾向把事情估計得比實際情況更好,也不自覺地用自己的特長與人進行比較,然后得出更優(yōu)于他人的結論。遺憾的是,這種由樂觀滋生的優(yōu)越感,如果被錯誤地擺到人際關系、特別是伴侶之間,就會演變成一場又一場華麗的災難。
36歲的周漢臣,是上海一家汽車銷售公司的高級HR,平日也接觸一些心理課程。數(shù)年來,他的網(wǎng)名一直是Mr.right。他說,“對先生”并非狹義地只針對某個異性,而是,他總是很正確地在做人做事,除了遇到老婆“錯”的時候。
“我是個習慣通過經(jīng)歷累積經(jīng)驗,用所獲的領悟,去做正確的事,并不斷獲得回報的人。在家庭中,我比老婆能賺錢,看問題更客觀,自然也更務實,結婚八年來,家里的大小事情一直是由我主導,我也習慣了這種模式。但近兩年,我們總是因為兒子的教育問題、父母的養(yǎng)老問題爆發(fā)災難性的爭吵。每次
她都會強調,由于我不尊重她的意見,擺出一副沒得商量的樣子,才是吵架根源。我懂一點心理學,知道這對夫妻關系不利,但對錯博弈上,她的想法并不成熟,所以我依然堅持,由我來制定完善的方案,她來執(zhí)行就好?!?/p>
盡管周漢臣并未明言,這番話里卻充滿“我才是對的”的意味。其實每個人心中都住著這樣一個周漢臣,樂觀地自我高估,在擅長的領域無限放大優(yōu)勢,卻否定他人也有并不輸人的閃光點的事實,自然也越看自己越順眼。
而這種近乎偏執(zhí)的偏見,也無疑會讓我們和身邊的人越走越遠。
偏見無處不在
對于人們這種樂觀高估的心態(tài),心理學上有個非常有趣的名詞兒——樂觀偏見(Better than avrrage effect)。其含義廣泛點來說,除了對自我的過高評估,還常常出現(xiàn)在對周邊事件和未來憧憬上。
嚴重低估離婚、失業(yè)和患上絕癥的幾率,認為前途光明,事情會變得更好,自家的孩子也總比同齡人更有才華……這些都是我們在腦子里常干的事兒,也是一種保護自我不受壞情緒侵犯的防御機制,甚至對平淡無波的生活一種添油加醋才更有趣的調劑。
正心明道首席心理專家于際敬就提到:“更高地自我評估的確會帶來前所未有的滿足感,進而成為一種邁向成功的助力;而對周邊和未來事件的美好憧憬,則會抵消一些當下生活的不滿,使我們的狀態(tài)積極起來。樂觀本身就是一種良性的、積極的力量。對個體而言,樂觀偏見也并不是壞事,糟糕的是,當心偏見成為偏執(zhí)?!?/p>
那么偏見和偏執(zhí)該怎么區(qū)分呢?首先,人們依賴記憶對未來進行展望,而對外界的辨識和評估,更多卻依賴以往經(jīng)驗。所以,在自認經(jīng)驗豐富的領域,每個人更容易不自覺地高估自己與事態(tài)發(fā)展。壞處則是,一旦給自己貼上“最好”的標簽,則無法聽取他人意見(導致嚴重的夫妻關系失和、人際交往不順),也不能有效控制風險(令投資失利、工作失?。?,甚至還總喜歡充當“正確的人”的角色,以己度人地對別人指手劃腳,直到跌了大跟頭,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想法早與實際相去甚遠,也難免陷入遭人恥笑的窘境。
北京一家圖書公司的公關部長艾菲菲就坦白地說:“在這行里,我做了8年公關,在目前的工作團隊里,算是最有資歷的。但在跟蹤一個大客戶時,由于我的主觀判斷和堅持,最終丟了單。
整個團隊的獎金受到影響,目前每個人都對我當初那句‘你們不懂,憑我的經(jīng)驗,絕對萬無一失’冷嘲熱諷。我沮喪極了,但這就是偏執(zhí)的代價?!?/p>
沒人會喜歡偏執(zhí)者,也包括或多或少偏執(zhí)著的我們自己。當我們跨過樂觀偏見到樂觀偏執(zhí)的一步之遙,其唯我獨尊的負面作用,不僅會帶來盲目樂觀的教訓,讓人陷入沮喪、自責的不良情緒,還可能連累別人來替我們的偏執(zhí)買單。
遠沒想象那么好
有人也許會問,如果更多地接觸悲觀事件,我們的樂觀偏執(zhí)會不會因此有所改善?只能很遺憾地說,不會,說不定還能以此獲得更多激勵。
比利時的研究人員在展開相關調查時發(fā)現(xiàn),負面消息的確會帶來悲觀情緒,不過,這些悲觀卻更多體現(xiàn)到身邊他人和社會大環(huán)境的失望上,對于自己,特別是未來發(fā)展,依然會十分樂觀。
那么,如何控制好從偏見到偏執(zhí)的一步之遙?這股平衡的力量,其實依然來自己身。
參與本次話題討論的80后網(wǎng)友路小寶,就分享了自己在這方面的認識:“我是個超級樂觀主義者,如果讓我設想失去愛人、失業(yè)、飛機失事等消極情況,我總會得出杞人憂天的結論,畢竟更珍惜當下所有才是正道兒。不過,曾經(jīng)一次慘痛的教訓,讓我學會任何樂觀都不能超出實際范圍的道理?!?/p>
“我學的是計算機編程專業(yè),大四實習期那會兒,給一些中小企業(yè)編過進銷存管理軟件,賺了點錢。畢業(yè)后,去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打工一年,就找了幾個朋友,熱火朝天地開始自己創(chuàng)業(yè)。當時,家人和女友非常反對,并列舉了很多創(chuàng)業(yè)的困難,以及我經(jīng)驗不足的不利因素,不過他們越反對,我越能找到必做的信心,還用有危險才有機遇的論調駁斥他們。結果嘛,一年后血本無歸,還欠了債,只得重新找家公司乖乖打工還錢。這事兒對我打擊很大,不過此后我都會用這件事自我警醒,現(xiàn)實遠沒想象那么好,不論擁有何種有利條件,都得更客觀一些,做好最壞的打算,如能承擔這個壞結果,再放手去干?!?/p>
相對消極性思維,人們花在設想積極事情上的時間無疑更多,顯然,眼界更寬地著眼實際情況,而非一味執(zhí)著個人的微觀世界,才是通向平衡的坦途。
真正的樂觀不盲目
自出生以來, 人的腦袋就是傾斜的,再自詡理性的人,事實上都并不如想象中公正客觀。
當我們認為自己比他人具有更多美德、道德和榮譽,比其他人更加能干也更有才華,更具同情心,更理解關懷他人,或者說更有人性,當然也比別人更少犯錯時,即便背負“臉皮真厚”的罵名,要相信只要善用,這也算得上好事一件。
真正的樂觀并不盲目,客觀的腦子會這樣進行判斷,這些念頭會讓我們變得更加完美,但,也并不代表別人就比我們差。
記住這一點,與人相處時,我們就會善用更多美德里的謙遜這條,收起“我比你優(yōu)秀”的想法,才會拯救因樂觀偏執(zhí)而岌岌可危的人際關系,別指望教別人做“正確的事”、過“正確的生活”,因為凡事無絕對,我們也不是真理代言人。想想吧,如果反過來我們正遭受這種待遇,也一定會對這種惹人煩的教條嗤之以鼻。
不論夫妻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上司與下屬之間,即便事實證明對方真的有做錯,也別總以自己的價值觀去衡量。錯的對立面是對,而每個人都是在不斷犯錯中,尋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正確方法。對于未來的憧憬,要知道我們永遠不可能主宰不可控的事物,多聽他人的意見,多做準備,才能降低潛在的隱患和風險。
對于自信滿滿卻換來一敗涂地的結果時,也不用為此難過沮喪,相信樂觀者最懂得“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這種事,而且,這還能提醒我們糾正觀念和行為,下次做得更好。
最有意思的是,一些悲觀者和抑郁傾向者并不受樂觀偏見影響,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他們也許看上去居安思危了點兒,但對事件的評估往往更接近現(xiàn)實情況,所以樂觀過頭的人不妨向他們更務實的優(yōu)點看齊。
當然,如果他們正好是樂觀者的伴侶、親人、合作伙伴,在把他們當做不可多得的醒腦劑、充分換位思考的同時,不妨發(fā)揚樂觀精神,帶動他們的積極面,進行最為良性的互補。
而務實者對于盲目樂觀到偏執(zhí)的家伙們,也應該發(fā)揚包容的美德。不得不與之更好地相處時,不妨可以嘗試和對方一起制定計劃,列出樂觀及悲觀的各種假設,最后再綜合起來,一定會獲得更為完美的方案。
測試 你是否過于樂觀?
1.說好陪戀人看電影,結果埋頭忙完工作,才發(fā)現(xiàn)距離電影開始只有半小時,你的想法更接近以下哪種?
A.嘿嘿,居然還有半小時,打車過去一定可以趕上。
B.只剩這么點時間,趕緊發(fā)短信說明情況,然后全力以赴趕過去。
C.鐵定要遲到,鐵定被埋怨,鐵定會掃興。
2.上班途中,一枚亮晶晶的東西掉在腳邊,你希望是?
A.鉆石。 B.硬幣 C.鏡子碎片。
3.努力寫好的工作方案,竟在開會時被上司公然評價不好,你會?
A.上司又怎么樣,他懂什么?
B.大概有些問題我沒考慮充分,開完會請教上司如何改進。
C.不會對我今后的工作有什么影響吧?
4.去醫(yī)院年檢時,醫(yī)生告訴你腦子里有塊陰影。
A.沒什么大不了的,我的身體比牛還壯!
B.弄清楚陰影是什么,盡可能規(guī)避危險。
C.難怪我不時頭痛,天啦,不會癌變吧?
5.搭乘的飛機突然一陣顛簸,比以往遇到的時間都長,空姐提醒大家趕快收起小桌板。
A.奧特曼機長,最終會打敗氣流這個小怪獸。
B.馬上收起自己和鄰座的小桌板,并留神空姐接下來的發(fā)言。
C.各種空難場面浮現(xiàn)腦海,啊,我還不想死……
分析
選A較多 你無疑是個超級樂天派,凡事總習慣看向好的一面,也或多或少有些個人英雄主義。雖然這些
會讓你在做事時勇往直前,但也導致你缺乏對困難和隱患的思考。建議多做一些逆向思維訓練,當你意
識到這件事情最好的一面時,同時也想想最壞的那面。如果最壞的情況發(fā)生,你會如何。
選B較多 你是個樂觀與悲觀并存的人,但都不極端。你深知任何事情都有好有壞,所以不會盲目放大任何好壞面。你的個性中,有謹慎也有不羈,在沒有意外事件發(fā)生時,可以相對正確地把握好當下。當然,你也是個值得他人信賴并托付重要事件的人,給你的建議是,請繼續(xù)保持。
選C較多 你很踏實,非常務實,因為每次需要應對時,你腦子里總是出現(xiàn)不好的事情,于是得提早萬事俱備,以防不測。然而這樣過日子未免太戰(zhàn)戰(zhàn)兢兢,而錯過了本應看得見及享受到的美景。并不是說你
缺乏美好憧憬,而是每個憧憬都伴隨著好花不常開的陰影。建議你放寬心胸,懂得沒發(fā)生的永遠別瞎操心的道理,必要時,請向樂天派看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