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無人看見的賜予(外一篇)

2012-04-29 00:00:00趙晏彪
陽光 2012年7期

無人看見的賜予

人生一世,誰沒有接受過他人的賜予?

世上賜予的方式多種多樣,不盡相同。大凡人之降臨世間,會毫無察覺地接受著陽光雨露、大地生靈的種種賜予,亦會自覺不自覺地接受著父母于生命、師長于知識的賜予,這一切幾乎都是“自然而然”的,無意識的接受著。北京作家協會于二十年前給予我的那份賜予,恰似一座礦藏,一份讓我受用無窮的源泉,滋養了我二十余年。我小心呵護著這份賜予,善待這份賜予。此賜予無人看見,封存于心底二十余載,無人所知,唯我獨享,然獨享雖美亦覺自私,故借北京作協而立之年將其捧獻于眾,共享為樂。

往事寄心端,賜予話當年,真誠陽光貴,行善似涌泉。

這四句詩是為北京作協成立三十周年而作的,也是深埋心底多年的由衷之言。若論賜予,有無意而為者,有目的使然者,亦有無奈之舉者,但凡種種,真誠而賜為人品最佳,倘若賜予若泉,則如圣人。北京作協于我于所有的會員如泉水般的賜予,令我深銘五內。雖好友不言謝,但恩師是斷然不可不謝的;北京作協如恩師,真誠的賜予,無私的支持,使一個當時尚在文學門外的青年,不僅被領進文學的殿堂,還在這殿堂里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如果說北京作協是臺播種機,那我就是它播種出的一粒種子。在他們的精心澆灌、辛勤施肥和細心呵護下,逐漸成熟起來的。作為受益于北京作協的一分子,在這個溫馨的大家庭里,我受到了熏陶,增長了學識,結交了朋友,取得了收獲;可以說,在我的文學創作和編輯生涯的道路上,無不得到作協幾屆領導朋友們的真誠相助。在北京作協成立三十周年的日子里,件件往事浮現腦海,于心底深處充滿了深深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

掐指算來與北京作協結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在這二十余年的歷史長河中,以一九八七年和二○○七年這兩個年份最令我永生銘記,因為它在我的文學與人生道路上起到過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北京作協成立三十周年的喜訊傳來時,我正在《民族文學》編輯部外的后海岸邊散步。望著暢游于后海中的那群天鵝美麗的游姿,多似北京作協走過的三十年呀:平淡中有奉獻,堅守中有創新,扶持中成就不朽,恰如這一層層美麗而不間斷的漣漪,他們培育著一代又一代文學新人,為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們造福,為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食糧,有此等社會團體的存在,乃公民之幸,作家之幸,亦是國之大幸矣!北京作協無異于屹立于北京作家心中的一座豐碑,我相信一定會有許許多多的人,許許多多的感謝之言如雪片般從天而降,而我于千言萬語中細細拎揀出了一句話:能不謝當年?!

一九八七年初冬的一個早晨,在寄來的報紙雜志中有一封信,是張通知函。因為當年家住北牌坊胡同二十八號(那是個獨門獨戶的小院,我曾在那個小院里結婚生子,寫作謀生,現在北牌坊胡同二十八號院已從地圖上消失了,在一九九三年的冬天,北牌坊、賢孝牌等幾條胡同統統被拆遷掉了,最可惜的是有一座將軍的住宅,平日里大門緊閉,僅紅墻綠瓦可以想象到昔日王府的氣派,也一并被拆掉了,這是北京城區最早被拆遷的胡同之一,就是現在金寶街一帶),原屬東城區管轄(二○一○年,昔日的東城區也已成為歷史,現在的東城區是與崇文區合并后的大東城概念),恰巧東城區文化館成立文學創作講習班,他們將一些文學青年和發表過文學作品的作者聚攏在一起,為的是從這些業余作者中培養出一批作家。我有幸入選其中。這個文學創作講習班一共四十余人,大多是尚未發表過作品的文學愛好者,其中也有像我和吳金良、袁一強這樣在北京的大小報紙雜志上發表了許多文章的新秀。文化館的負責人那天找到了我,她對我說,根據你們的創作成績和組織能力請你和吳金良參與組織活動。我和吳金良欣然接受了委任,每天組織大家聽課,幫助老師收取稿件。然而創作講習班開課一段時間后,大家對文化館的講課方式有些意見,其實原因很單純,請來講課的老師大多是學校的教師和報紙雜志的記者、編輯和二流作家,著名作家幾乎全線缺位。我們都是業余作者,都有一個當作家的夢,利用業余時間上課,無非是對文學有著強烈的熱愛,大家都想結識一些崇拜已久的作家,想聽一聽他們是怎樣走上文學創作之路的,想請他們介紹一下創作心得和寫作技巧,從中獲得創作的動力、信心和源泉,這當然是人之常情。文化館的負責人找到我說:“文化館的能量有限,請著名作家必須讓北京作協幫忙,領導商量后想請你與北京作協聯系一下,幫忙請些著名作家講課。”

這消息如久旱逢雨,學員們能夠聽到知名作家的授課,是件可遇不可求的喜事。然于我卻是重任壓肩,聯系北京作協的領導有些難度。盡管當時我正在積極申請加入北京作家協會,但我卻不認識北京作協的任何人,更何況作協領導。

那幾日我四處求人打探,找了許多關系但回答幾乎相同:只認識一些編輯,不認識北京作協的領導。我幾乎絕望了,正琢磨如何向文化館領導匯報時,中學校友來訪,聊天兒中他見我愁眉不展,便問其故,我說文化館讓我找北京作協的領導,根本找不到,所以心煩。校友一聽笑笑說,這事好辦,你找周明先生呀,他跟那些作家都非常熟。真是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我這才想起來,周明先生是我的同學周越的父親,他時任《人民文學》雜志社副主編,是社會活動家。有周先生的支持,我的任務一定能夠完成。幾日來的不爽煙消云散,如沙漠中突覓一泓清泉,我心中充滿了希望。

那是個周末,我來到小羊宜賓胡同,找到了周越,我們是好朋友又是同窗,所以與周明先生也很熟悉,一問,恰巧周明先生在家。周先生一向熱情洋溢樂于助人,尤其對晚輩更是呵護有加。當我向周先生說明情況后,他笑笑說,這是好事呀,文化館很有魄力,請作家講課沒問題,許多作家都跟我很熟悉,不過還是請北京作協出面正規些。這樣吧,我給你寫張字條,你去找北京作協鄭云鷺秘書長,她一定會支持的。

我喜出望外。一日,來到了位于西單大街北側的北京作家協會(北京作協前幾年搬家了,搬至前門西大街95號),那幢小樓至今留在我記憶中,每當想起那幢小樓仍然有些激動,當我見到了鄭云鷺秘書長后,心情反而平靜了。

鄭秘書長非常熱情,快人快語:“作協就是服務于社會和作家的,支持各區縣的文學創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你們文化館通過辦文學創作講習班要是能夠培養出一批作家,也是支持我們北京作協的工作嘛,你們想請誰講課,我們一定毫無保留的幫助。”

那是個初春的上午,我拿著鄭秘書長給我開出的作家名錄,興高采烈地跑出作協,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把自行車騎得飛快,陽光灑在我的身上,感到溫暖而快樂。見到東城文化館的負責人,將作家的名單交給她時的那一瞬,她先是驚詫,后是眼睛一亮。因為她知道那都是當時著名的作家,張志民、浩然、劉紹棠、端木弘良、蘇叔陽、陳建功、趙大年、周明、陳祖芬、從維熙、王愿堅、李炳銀、柳萌、母國政、中杰英、劉虔、阮章競、葛翠琳,一共二十幾位大作家,那天我們像過年一樣興奮。

在二十多年前的一九八七年,一個小小的文化館能夠請到這么多的大作家為初學寫作者講課,是非常難得的。我知道,這是周明先生的引薦之功,但我更知道這是北京作協作為作家之家,“以多種多樣的方式促進文學創作,團結廣大作家,服務于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的辦會宗旨所為。

正是從那時起,我與北京作協結了緣,也正是通過北京作協的無私賜予,我與這些著名作家們建立了深厚友誼,耳濡目染中創作也有了飛躍。最值得慶幸的是,這個文學創作講習班的學員們,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出現了幾位有潛質的作家,袁一強、吳金良的小說,在全國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九九一年,袁一強、吳金良和本人的獲獎小說被《新華文摘》轉載后,很快又被收錄進了中學語文教材,這對我們是莫大的鼓舞,對文化館文學創作講習班是極大的肯定,也是對北京作協的最好回報。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表了大量的小說、散文和報告文學作品,不但加入了北京作協,還調入了《北京工人報》社任副刊編輯。在作編輯的那幾年里,北京作協趙金九副主席、李青秘書長和副秘書長陳予一、王升山,都給予了我極大的幫助,使我與更多的著名作家成了忘年交。可以說,我的每一點滴進步都與他們的真誠相助分不開。很快《北京工人報》“紅葉”副刊上許多大作家的作品迅速被轉載、傳播,使《北京工人報》社和我都受益匪淺。這種受益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在編輯著名作家的稿件時,也是我學習的最好機會,無異于天天在讀著一些經典文章,使我的創作沒有走彎路,小說、散文的創作進步很快;其二是我任編輯的“紅葉”副刊由于能夠經常刊發名家的稿件,令副刊圈里的編輯們羨慕不已,知名度大增。這期間我經常參加北京作協組織的各種采風活動、筆會,一邊作編輯,一邊寫文章,積攢了許多人脈關系,為我后來的調動打下了基礎。

一九九三年,全國報紙雜志大辦文化副刊,中國化學工業部的機關報《中國化工報》也加入到了這場改革大潮之中,他們為了使報紙更加好看,擴大發行量,準備加大副刊力度。要辦好副刊就需要優秀的副刊編輯隊伍,他們求賢若渴,招募了幾位副刊編輯,因為我是從化工部出來的作者,他們對我并不陌生,加之我供職的《北京工人報》副刊在北京有一定的影響,他們找到了我。說心里話,若不是北京作協的領導支持,我的編輯和創作生涯不知道要晚多少年,更不敢想像我會聯系到那么多的名家名篇,這期間我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就這樣我順利進入了《中國化工報》當上了副刊編輯,完成了從北京地方小報向全國性大報的轉型。

這次轉型無論是我的創作還是編輯工作,都上了一個臺階。在《中國化工報》任副刊編輯的十五年里,更是得益于北京作協的賜予和幫助。眾所周知,辦文學副刊不是件簡單的事兒,不但每天要出一版報紙,而且要組織大量的稿件,特別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中國的報刊都以搶到名家稿件為榮。《中國化工報》作為行業報,與其他綜合類副刊相比沒有什么優勢可言。有一次我去著名滿族作家趙大年先生家組稿子,在聊天兒時我問大年先生目前中國的小說家中誰的小說寫得最好,并提出我想向他們約稿子的想法。大年先生說,目前中國文壇有兩位小說家的作品非常好,汪曾祺和林斤瀾先生,你可向他們兩位組稿。汪曾祺、林斤瀾是老舍先生非常看好的兩位小說家,林斤瀾先生人稱“短篇小說圣手”,他的小說《頭像》獲得過全國短篇小說獎,汪曾祺先生的小說《受戒》影響很大,他是現代京劇樣板戲的編劇,沈從文的弟子……

聽著大年先生的介紹我有點兒發怵,那兩位都是大作家,能給我們報紙寫稿嗎?為了約來名家稿件,我只有試一試。

回到家中,我先撥通了林斤瀾先生家的電話,我說明了向他老人家組稿的意圖,林老說,我最近幾天身體不好,過幾日身體恢復了一定給你們寫。我放下電話心里非常高興,因為能夠約到林斤瀾先生的稿件是很不容易的。一個月后,我再次撥通了林老家的電話,他說我寫了一篇隨筆,你來拿吧。勝利而歸后,我一直處于興奮之中。林老的文筆真好,文不長但有內容,絕對是一篇難得的好文章。我在高興之余有些得意忘形,隨即撥通了汪曾祺先生家的電話,同樣說明了原因,也向他說明林老已經給我們寫了一篇隨筆,希望汪老也能夠賜稿。

電話另一端傳來汪曾祺先生略帶沙啞的聲音:“化工報?我跟化工沒關系呀?我也不懂化工,沒什么可寫的。”我急忙解釋:“汪老,其實咱們每個人都跟化工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比如您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工,您穿的衣服有化纖的,吃的味精叫味之素,您的家具上的漆也是化工原料,您穿的鞋是橡膠的……化工無處不在。化工報不只是寫化工和與化工有關的事,我們是文化副刊,是大文化,寫什么樣的文體和文章都行,像小說、散文或者雜文都行。”

我一鼓作氣說了一大堆,電話另一端卻默默無聲,由于與汪老不熟悉,盡管我說了一牛車的話,但這位大名鼎鼎的樣板戲編劇不為所動,最終也沒為化工報副刊寫半個字。

編輯組稿碰釘子是常事,這是我第一次碰釘子,讓我備感辦好行業報副刊的艱辛,更體會到作為一個行業報的編輯與綜合類報刊編輯相比,非但無優勢可言還往往會遭到鄙視的滋味。我再次找到了北京作協,請李青秘書長和王升山副秘書長為我出謀劃策,如何能夠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約到名家的稿件,使報紙能夠立于不敗之地。

已經記不清具體時間了,我們所談的內容卻深深印記在大腦里。記得李青對我說,要想辦好副刊,一、寧用新秀的一流作品,也不要用名家的三流稿件;二、副刊的眼睛在雜文,貴在針砭時弊,每期品種要齊全,雜文一定要出彩;三、提高稿酬(當時一般綜合類報紙的稿費千字五十至七十元,而我為名家開出的稿費千字一百元,在那個年代的確屬于高稿費了)吸引名家名篇;四、條件允許可帶領作家去深入基層(現在深入生活已經是一般報紙雜志慣用的手段了,在當時能夠組織一些作家去基層深入生活是一件很時髦的事,因為化工企業遍布全國各地,有著優越條件),這也是組織稿件的一種手段。除此之外他們倆還特意囑咐我,對待名家一定要格外尊重,不要像社會上有些編輯,約稿時笑臉相迎,發表以后就不再理會人家了,報樣收不到,稿費遲遲不給,要善始善終以誠相待,要先學會做好人,后做好編輯。這幾句話一直是我作編輯的準則,也是我傳授給年輕編輯的法寶。

王升山副秘書長還語重心長地說:“你現在也算是名編了,但有一點還要牢記。這些著名作家每個人都非常有個性,他們之間有的關系非常好,有的卻不大來往,或者由于某種原因關系緊張。普通人還有個仨好倆壞的,何況這些大作家,所以你作為編輯,不要考慮個人因素,文章要百花齊放,誰的文章寫得符合你的報紙就刊登誰的,你不要以人看文,要以質量衡量稿件,一張報紙什么類型的文章都應該有,做人可以有些人交往有些人不交往,但當編輯卻要團結每一位作家,這樣報紙才能夠辦好,千萬不要把個人情感摻雜進去。”

這次談話令我受益匪淺,不僅如此,我還拿到了一份非常珍貴的名單:著名詩人艾青、臧克家、徐剛、邵燕祥、鄒荻帆、高洪波、雷抒雁、張同吾、晏明、查干,著名小說家王蒙、李準、柯巖、鄧友梅、劉心武、張潔、李國文、霍達、梁曉聲,著名散文家冰心、袁鷹、吳祖光、唐達成、姜德明、藍翎、石英、毛志成、柯興、陳丹晨,還有幾位編輯家章仲鄂、崔道怡、高樺、張守仁、李敬澤、章德寧……

正是他們發自肺腑的叮囑,我對待每一位作家都以誠相待。真誠不負有心人,在北京作協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化工報?星期刊》越辦越紅火。一九九七年的春天,社領導認為《星期刊》已經不能夠承載對文學藝術的需求,決定創辦《中國化工報?文化周刊》。這樣,一張純粹的文化類報紙孕育而生,而我也挑起了《文化周刊》主編的擔子。在主編《文化周刊》的短短六年時間里,我再度請北京作協相助,竭盡全力幾乎將北京的著名作家“一網打盡”。

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文化周刊》每周一刊四版,吃稿量劇增。由于結識了著名編輯家章仲鄂和高樺夫婦,在組織稿件方面他們給予我很大支持。一次我去章先生家,高樺大姐說,作為一位好編輯,寫功很重要,你還要堅持自己的創作,別荒廢了。

章先生在一旁插話說:“作為一名好編輯一是能夠從眾多稿件里挑選出好文章,叫沙里淘金;二是一篇雖然是有些枝蔓的作品,但其中有幾個樸素的閃光點,能夠經過你的編輯、修改成為一篇優秀作品,這才叫好編輯。”這兩點高見我是深深銘記于心底了,幾日后我去拜訪張守仁先生,他的話讓我深深嘆服:“我當了一輩子編輯,當編輯首先要跟作者交朋友,要讓自己與作者的距離很近,像兄弟姐妹一樣,要跟他們交心,只有這樣他(她)才會與你心靈相通,把真話講給你,老實說我和許多大作家都是朋友,所以他們會把好作品寄給我。好編輯應該是雜家,要有廣博的知識,因為作品涉及到的知識面非常寬廣,你就要有一定的知識量,甚至你要比作者稿件中的知識面還要寬才能夠幫助他修改好作品;作家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優秀的編輯家要閱讀大量中外名著,提高自己的鑒賞力,就像鑒賞古董一樣,天天看故宮博物院的古董,耳濡目染,研究的多了,自然而然你就是專家了。”

我在這些名編輯家那里得到了許多寶貴經驗,在組來的名家作品中汲取到了許多養分;由于既尊重作家們的勞作,又嚴格對待每一篇作品,《文化周刊》越辦人氣越旺,得到了讀者和作家們的喜愛。

在我主編《文化周刊》的歲月里,由于尊重作家,重視作品質量,名篇經典源源不斷,《文化周刊》上刊登過的作品多次獲得“中國新聞獎?報紙副刊獎”,許多作家都以在“天地爐”發表作品為榮,不僅如此,《文化周刊》很快由四塊版的黑白報紙改成八塊版的彩色報紙,成為北京行業報中的佼佼者。我的點滴成績都得到了北京作協領導們的鼓勵,在北京作協成立少數民族創作委員會時,李青副主席和王升山秘書長考慮到我的少數民族屬性,委我以重任,他們希望我能夠為北京作協少數民族工作多作貢獻。令我沒有想到的是,這竟然是我生命中的又一次重要轉折。

在此之前,我對“民族”二字沒有多少概念,對“少數民族文學”更是知之甚少,特別是自辛亥革命以后,許多滿族人被迫放棄民族屬性,被迫改為漢族漢姓,我雖然沒有放棄自己的民族卻用了漢姓。北京作協少數民族創作委員會的成立,喚醒了我的民族之心,增強了我的民族意識。在與少數民族作家的交往中,無論是民族意識和文學創作都自覺不自覺地增強了。在北京作協少數民族創作委員會任職期間,舉辦了許多活動,為少數民族作家召開作品研討會,組織少數民族作家到民族地區采風,北京作協少數民族作家的活動一時風生水起,這引起了中國作協《民族文學》雜志社的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關注,得到了北京作協和文友們的肯定。二○○七年的秋天,我調入中國作家協會《民族文學》雜志社,正式步入了少數民族文學的行列。

作為作家,誰不想回歸文學?我也有著同樣夢想,這夢想,竟然由于我的少數民族身份與屬性實現的。而這一切又是因了北京作協給予的那方舞臺,讓我有了展示與被欣賞的機會。

三十年,我同北京作協一起從年輕走向成熟;三十年,她多了幾分成功和自豪,我增添了一份責任與回報:三十年,雖人生苦短,歲月難留,許多往事早已拋出九霄云外,但這份珍貴的賜予是斷然不敢忘懷的,我感激可以惠及子孫后代的這份賜予,因為這是一份神圣而珍貴的賜予,是沒有玷污過的賜予,也是一份無人看見的賜予。

無人看見所以示人,因為,一個人如果沒有品嘗過賜予的喜悅,或者沒品嘗過被賜予的甜蜜,那他等于沒有品嘗過生命。

額娘的哲學

額娘今年八十壽誕,我和弟弟商量想為老人家辦一次壽宴。因為額娘自從進入趙家從來沒有為自己做過壽。記得瑪法太太(祖父祖母)健在時,額娘作為長兒媳總是想著兩位老人家的生日,想著阿瑪的生日。瑪法太太過世后,又開始想著給我和弟弟過生日,有了孫子后便又開始為兩個孫子過生日,年復一年,幾十年過去了,唯獨沒有想著給自己辦過一次生日。額娘的性格與阿瑪的性格恰好相反,少言寡語。但她老人家在我人生三次比較重要的時刻,跟我說了三次心里話,雖然話不多,可句句是肺腑之言。

那是一九七六年的初春,我即將高中畢業,當年還時興上山下鄉政策,我們學校的學生畢業后大部分人要去北京郊區順義縣插隊落戶。臨走的那天晚上,額娘和太太為我準備好了一切吃穿用的東西后,額娘把我叫到她的房間。我是從小跟著太太長大的,與額娘的感情很淡,我的學習和日常生活起居都由太太一人負責,就是生病也是瑪法太太輪流抱著我跑醫院,久而久之我與額娘和阿瑪的關系就越來越淡而無味了,所以額娘很少過問我的事情。太太性格開朗,做事干脆利落,做飯做衣服持家過日子都是太太一個人操持,在我們這個滿族家庭里,太太是天,她老人家一言九鼎。額娘不太會做家務,用太太的話說,在單位是積極分子,是科長,在家里卻不會做飯更不會給孩子做衣服,是個娘娘架子,所以額娘在太太面前是沒有任何發言權的。明天我就要去插隊出遠門了,額娘平生第一次當著我的面流下了眼淚。我知道額娘舍不得我走。

額娘先是遞給我一個信封說,這里有些錢,注意身體最重要,農村生活很苦,一開始會很累的,不適應,我下放時在農村住了兩年,我知道農村是怎么回事,沒吃少喝的,這錢留著改善生活用,我問了,你們村離縣城不太遠,不忙時跟同學一起去縣城買點兒愛吃的,不要怕花錢,不夠媽給你寄。

我接過錢,這是額娘第一次給我錢,因為自從額娘嫁給阿瑪后,她的錢就交給太太管理,額娘和阿瑪都是只留些飯錢。所以額娘這錢肯定是平時擠出來的。我把錢又遞給了額娘,說,我到農村是去掙錢的,錢您留著自己用吧,到年底我興許會掙不少工分呢。額娘沒有答話,又把錢放進了我的衣袋里。

明天你就走了,媽有話想跟你說。您說吧,我聽著。額娘用手帕擦了擦眼睛,你沒有出過遠門,第一次自己離開家,我有些不放心,也舍不得。農村人很樸實,也很能干,你要多向人家學習務農知識,你平常心高氣傲,你是運動員(我從小便在體校練習中長跑,是東城區的四百米冠軍,北京市的前三名,那個年月還沒有恢復高考,學習不重要,所以有一技之長在學校里自然像英雄一樣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尊敬),又在宣傳隊(我上中學后被舞蹈老師選入舞蹈隊跳舞,那時的校宣傳隊跳一些現代舞蹈,如《紅色娘子軍》《白毛女》等,我是主力之一),你是在鮮花和掌聲中長大的,到了農村,沒有人知道你,沒有人會幫助你,你要自己留心,農家活不好干,像你們這些學生一開始肯定不適應,你要千萬小心別傷了自己。還有千萬不要瞧不起農民,人不怕不聰明,就怕太聰明。聰明一過頭就會目中無人,就會不知天高地厚,忘乎所以,這個時候看似很聰明的人其實就已經等于半個傻子了!小時候,你姥爺經常告誡我說:“好吃的東西不要一個人獨吞,要適當分給大家一些,否則小伙伴就不跟你一起玩兒,別人就嫉恨你,有了好處也會把你擠到一邊。”插隊也是一樣,太太給你帶了那么多的好吃的,你要分給你的同屋和一起插隊的同學一些,還要給村里的人分一些,他們沒有吃過,沒有見過,你讓他們吃了,見了,他們不會感激你,也不會輕意傷害你,為了那點兒吃的他們也不會欺負你,況且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對人家好,你大方,一定會有好報的。

媽不希望你掙什么工分,只希望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回來就行。插隊鍛煉的時間不回太長,應該學的農家活兒你要認真學,學到的本事是自己的,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用上。凡事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好,不然浪費自己的青春。既然認真做事和不認真做事都必須做,那為什么不認真做好呢?

這是額娘第一次與我這樣談心,我聽得非常認真,字字句句都印在了心底,在我插隊兩年多的時間里,按照額娘的話做事做人,與插隊的知青關系處理得非常融洽,與村里的老百姓也處得非常好,我回城后還回去看過他們,他們也來北京看過我。這段插隊經歷在我人生的長河中雖然是短暫的,但在我的內心世界卻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一九七八年一個飄著雪花的早晨,正如額娘所言,在我插隊兩年零八個月后回到了北京。當時分配工作時,由于在隊里表現良好,被分配到了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這是一家非常好的研究單位,但沒有想到的是,我大門進對了,小門卻進錯了。沒有任何人際關系的我到了研究院后,在人事處分配具體工作時,凡屬于研究院子弟(我們一共分來十五名知青,有五位是研究院的子弟)不管是看門的子弟還是一線工人的子弟,只要跟研究院有點兒關系的人統統分配到試驗室工作,而像我一樣的與研究院沒有任何關系的人(用人事處人的話說,沒有關系,沒有字條的或者不是子弟的),都分配到了化工車間。我在上學的時候由于搞文藝對數理化不感興趣,現在終于回城了,不但要三班倒而且還是搞我最不喜歡的化工。我心里不平衡,我什么地方比那些人差?為什么他們就能夠去試驗室,而我卻要去車間?由于想不通,情緒有些激烈,又由于沒有辦法擺脫自己的處境,我陷入了人生的第一次困境。

那些天我苦苦的思索沒有答案,我不知道自己應該怎么辦,繼續干吧,我不情愿,不干吧,我又能去哪兒呢?

額娘最懂兒子的心,見我幾天不回家,知道我一定有心事,就給單位打了電話讓我回家一趟。

我知道額娘會跟我說什么,無非是勸我好好工作,工作來之不易,要對得起你的工資……

可額娘并沒有跟我說這些,她問我為什么不喜歡這份工作。

我說,我是搞體育出身,又搞過文藝,現在搞化工,我沒有興趣,當一名化學工人我這一輩子就獻身這里了,我想做我喜歡做的事,我不想浪費青春。

額娘看著我說,那什么事是你喜歡做的呢?

我說,我喜歡讀書,喜歡寫作,想當作家。說完這句話我的臉很熱,因為當作家不是一般人說當就當的,我想額娘一定會批評我好高騖遠,你有什么資格當作家。沒想到額娘卻說,晏彪,我支持你,只要你走正道,你有自己的理想,我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想當作家就要付出努力,要多讀書,多寫多練習,別怕失敗,我不懂當作家是怎么回事,但我知道作家很受人們尊重,像老舍、茅盾等,你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媽媽幫不上你,只有靠你自己的努力,凡事都要有一個過程,不管你成功與否,不要泄氣,要勇往直前地走下去,一個人能夠成功,他做事的風格一定是堅持到底,半途而廢不是我的兒子,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努力吧,我等著在報紙上讀到你的文章。

額娘這番話,既給我以力量,又給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額娘的鼓勵讓我熱血沸騰。

寫作可以改變命運,我正是因為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寫作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從一九八五年在《北京日報》副刊上發表第一篇散文后,我的文章漸漸地見諸各大報刊,額娘為了能夠第一時間讀到我的文章,特意訂了《北京晚報》。功夫不負有心人,由于我的創作之路越走越寬,終于有新聞單位向我伸出了橄欖枝,使我離開了化工單位,走進了新聞單位,開始了我的寫作生涯。

自從進入新聞出版單位后,我的寫作水平也突飛猛進,畢竟新聞單位的老編輯們在學識上、編輯功底上高我一籌,特別是在組織稿件時,那些名家的稿件也是我學習的榜樣。在我進入新聞單位第五個年頭,領導委以重任,由我主持《文化周刊》工作,作為主編,在審讀稿件的同時還要寫文章,這對我而言是個挑戰。但我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我終于可以按自己的意志來編輯報紙了,我處于興奮之中。

一家人都為我高興,額娘也很高興,她特意做了幾樣我愛吃的菜。晚上阿瑪和弟弟都在客廳看足球,額娘把我叫到她的房間,笑著對我說,當領導了,想過應該怎么當嗎?

我被額娘這句話問得有些不知所措。驚詫地看著額娘。

額娘說,當領導是好事,但怎樣當好領導卻是另外一回事,許多人當了領導后不能夠正視自己和正視下屬而失敗,我有幾句話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聽。

愿意聽,您說吧。

古人說過:一個人在春風得意的時候,往往是最危險的時候。你知道你舅舅的事嗎?

知道一些。

你舅舅太聰明了,也太能干了,在他眼里他的屬下都不如他。用他的話說就是與其跟他們費話不如自己干,但是你一個人渾身是鐵能打幾根鐵釘?對一個中國人來說,生命有多寶貴,面子就有多寶貴。你給足他面子,他就會給你一切!可如果你傷了他的面子和自尊,他就會對你恨之入骨,把你推向他的對立面!你舅舅當年既給他屬下錢,又幫助下屬的家人找工作,可他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罵一個手下不是男人,連自己的老婆都養不起,讓人家在老婆和同事面前丟了面子, “文革”中這個人往死里整你舅舅,后來他又陷害你舅舅,多么能干的一個人,最后被一個小人打倒了,這是血的教訓。你聰明能干,媽很高興,但千萬不能瞧不起別人,更不能不給人家留面子。

還有,當了領導不要用情緒化的方式批評別人,尤其注意就事論事,避免評價別人的人格、興趣與家庭教養。你舅舅批評人時往往不留情面,雖然他心腸很好,對同事都很關心,漲工資評先進他都會為他們爭,但就是一句話把人得罪了。作為領導批評下屬是沒有問題的,但批評時要提出解決方案,同時不忘肯定別人的長處。此外,如果批評時能采用幽默的語言,效果往往會更好一些。少批評,多表揚,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大人也是一樣,干活就會出錯,不干活永遠出不了錯。只要是他在工作,有錯不怕,改了就是好同志,要多看人家的長處。

人在得意時不要鋒芒太露,你看動物,老鷹站立的樣子好像睡著了,老虎行走時懶散無力仿佛生了大病,實際上這正是它們取食吃人的高明手段,所以真正聰明的人要做到不炫耀、不顯露才華,要學會示人以弱,這樣的人才能干一番大事業。

媽媽一直認為你是很有才華的,有才華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一個有才華的人能得到表現機會,一個無能的人,即使再張揚表現自己也不可能成功。但一個有才華的人要是過于炫耀自我,壓制了他人的表現空間,損害了他人的利益,就必然招致眾人的一致嫉恨。你現在是個小領導,更要學會讓別人表現,讓別人發揮才華,要牢牢記住媽媽的話:人抬人高,人踩人低!

你還年輕,接觸的人也不多,在我周圍,才華出眾卻被排擠的事隨處可見。大家都這么說,才華就像一把雙刃劍,可以刺傷別人,也會刺傷自己,所以運用起來應當小心翼翼,平時應插在劍鞘里。很多時候,鋒芒太露都會招致小人的嫉恨和陷害。凡是做大事業的人,都應該修煉藏拙之功。當智則智,當愚則愚,愚也是一種智。必要時,裝一裝傻瓜,做一做糊涂人,對你的工作和人生是有好處的。

額娘的話讓我內心感到了強大的震動,我以喜開始,本想額娘會表揚我,但沒想到額娘卻給我上了一課,這一課讓我真正感受到了額娘的偉大,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感受到了做人的學問,特別是做一個好人的學問。

這些年走過來,我感謝額娘的幾次教誨,讓我在人生之路上沒有跌倒,雖然額娘職位不高,學歷只是高中畢業,但是額娘的哲學思想讓孩兒在工作中沒有迷失方向,我想,兒子的點滴進步是獻給額娘生日的最好禮物吧。

作者檔案

趙晏彪:北京人,滿族。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化工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影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民族文學》編輯部主任。出版《真水無香》 《雁過皇城根》 《百名女杰》 《與波光水流對話》 《汪海三十年》《譯道與文化》《衡煥儒風雨六十年》等多部著作,作品被多家報刊和出版物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成年午夜精品久久精品|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欧洲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99re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 97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爱|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日韩专区欧美|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97视频免费看|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下载| 日韩第一页在线| 9啪在线视频| 亚洲午夜天堂|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 为你提供最新久久精品久久综合| 欧美色图久久| 亚洲黄网在线|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www色| 韩日免费小视频|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天天色天天综合| 亚洲视频黄|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午夜不卡视频| 亚洲性视频网站| 日韩少妇激情一区二区| 日韩毛片视频|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 亚洲无码电影| 国产亚洲精品97AA片在线播放| 97狠狠操|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第一页亚洲|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久久熟女AV|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 丝袜高跟美脚国产1区| 亚洲无码不卡网|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免费毛片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播放|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 久久成人免费| 久久五月天国产自| 99久久亚洲精品影院| 草逼视频国产| 亚洲人成网18禁|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污| 国产18在线播放|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黄片在线永久| 2048国产精品原创综合在线| 亚洲欧美另类专区| www.91中文字幕| 国产后式a一视频|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亚洲精品动漫|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直播完整版| 激情亚洲天堂| 97se亚洲综合| 2019年国产精品自拍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