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足球的歷史正在被重寫。
謝亞龍、南勇、楊一民、張建強、陸俊,等等,帶著不同的面具在中國足協這個大舞臺上,表演著不同的角色,直到警察命令他們下臺。他們雖然級別不同,權力有異,但都保持著強烈的精神和行動默契,利用裁判影響比賽,把權力轉化為實際的利益。足球的窩案、串案,其犯罪路徑就是如此簡單。讓我們解剖張建強這只麻雀。
在案發八百多天后,備受矚目的足壇系列反腐大案于去年底開審,第一個被押上審判臺的是張建強,前中國足協裁判委員會副主任、秘書長。

2011年11月19日,遼寧鐵嶺市。清晨7點半,一列黑色特警車隊駛過立交橋,鉆入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鐵門。當地氣溫是零下17度,但法院門口停放的20多輛警車以及眾多記者,讓這里的溫度驟然升高。
8時,身穿橙色“鐵看”背心的張建強緩緩下車,被法警押入大樓,鐵嶺中院第21法庭。
審判長宣布帶被告人張建強出庭,旁聽席上的足球記者被這一幕震驚了。兩年多不見,昔日氣派昂揚、大背頭一絲不茍的張建強,已頭發花白、滿臉褶皺,蒼老得不成樣子。像是被撕裂了靈魂。
公訴人花費3個小時,宣讀張建強的一系列受賄事實。由此解開了中國足球的許多重大懸謎。
張建強于2010年1月15日晚,被遼寧警方帶走。當時,張擔任中國足協女子部主任。這是他1992年進入中國足協以來的第二個重要職務。在2000年調任女子部主任之前,張建強一直在裁判領域發展。
張建強是山東人。根據地緣推測,外人一般認為他是同出山東的足協副主席張吉龍線上的人。而事實上,張建強是足協的獨立派,并不特別依附于任何人。
張建強跟體育總局眾多干部一樣,出自北體大,先是留校任教,然后調入中國足協謀求仕途。跟他同樣軌跡的還有楊一民。兩人年齡相仿,業務能力出眾,是足協中層干部中的佼佼者。也許是亮瑜情結作怪,兩人關系極其冷淡。
閻世鐸當政其間,將職業部主任楊一民提拔為足協副主席,同時將張建強從裁判委員會秘書長的位置上調任女子部主任。一升一調,顯示了閻世鐸的好惡。而張建強的調動,對中國裁判界可謂傷筋動骨。當時張建強已謀得亞足聯裁判委員會副主席一職,而且頗受主席布佐將軍器重,一般認為,他將在不久的將來接替布佐的職位。
裁判是足球場上的法官,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場比賽的結果。而中國足球在沖出亞洲的道路上,曾頻頻遭遇“黑哨”,甚至有相當一部人認為,中國足球要實現夙愿,必須對亞足聯裁委會進行滲透。
很多人不理解,而張建強本人對這一調動更極其不滿。張并通過布佐將軍施壓。具體做法是,2002年釜山亞運會,他受布佐將軍委派出任足球賽事裁判長要職。但閻世鐸斷然拒絕張建強赴任,理由是:他作為足協工作人員,已調任女子部,跟裁判工作無涉。
至今,關于閻世鐸阻止張建強在裁判界發展,依舊是羅生門?;蛘呤前l現了張的蛛絲馬跡,調職以訓誡;或者壓根就是中國式人事斗爭之一幕。圈內的傳言是,當時張建強培植了以陸俊、黃俊杰為核心的一大批裁判,形成了事實上的“張家幫”。而包括閻世鐸在內的足協最高領導層,對裁判工作完全失控。由是必須調虎離山。

十年后,在鐵嶺的法庭上,張建強面對公訴機關的一系列舉證很少表示疑議。在1997年至1999年,主管裁判工作期間,張建強共計8次收受賄賂。導演了中國足球史上一系列著名疑案。
沒有一場比賽的影響力能與渝沈之戰相比。故事發生在1999年12月5日,主角是沈陽海獅和重慶隆鑫隊。1999年的甲A聯賽收官戰,保級形勢錯綜復雜,其中沈陽海獅的處境最為危險,即使取勝,也還要看他人的臉色,而廣州松日、青島以及深圳和大連實德至少打平就能上岸。
賽前,中國足協采取了種種所謂措施,來保證比賽的公平性,但球迷的預測幾乎是診斷書式的:重慶隆鑫必然讓球給沈陽海獅。而上半時重慶外援馬克打入的一球,也被認為是“欲縱故擒”之計。
多年后,說起那場“巔峰之作”,時任重慶力帆隊主教練而失去了對比賽控制權的李章洙依舊耿耿:“那就是一場假球?!币驗?,中場休息過后,他的隊員像丟了魂,更匪夷所思的是,開賽時間竟然比其他比賽晚了7分鐘。這令李章洙以及三名馬來西亞裁判非常詫異。
現場執行導演是該場比賽的第四官員陸俊,而深居幕后操控的,居然是中國足協裁判委員會主任張建強。檢方的公訴書稱:“1999年10月著名的渝沈之戰,當時沈陽海獅為在甲A聯賽中保級,由總經理章建先后六次在北京體育大學附近送給張建強共計人民幣68萬元。當年甲A最后一輪,張建強按照沈陽隊的要求安排陸俊做第四裁判,當時比賽下半場晚開場5分鐘,最后沈陽隊在第92分鐘攻入制勝一球,以2比1獲勝從而保級成功。”法庭上,張建強對此供認不諱。
張建強利用手中的權力,把種種魔幻、失誤還有異想天開都整合到了一起。而付出了金錢的沈陽海獅隊總經理章健,則開始挑釁輿論。央視記者把話筒伸到章健嘴邊,問他對這種現場震耳欲聾的“假球”呼聲作何感想?章健頓了一下,得意地說:“可以理解吧,不過我們保級后,可以有機會為中國足球做更多的事情。”
在輿論的強大壓力下,中國足協對本場比賽展開了調查,但最后僅以“消極比賽”論處,并不影響大局。但十年后,重慶隊和沈陽隊雙雙跌入中甲。這一哀婉的結局令人想起“惡有惡報”的詛咒。
早年間曾有針對張建強的傳聞,稱他“收保護費”,這對于始終展現完美人格的官員來說,無異于惡毒攻擊。朋友們力勸他澄清,而張的態度是清者自清?,F在看來,他是個聰明人,沉默即是最巧妙的掩飾。因為渝沈戰前,張建強早已開始大規模收受賄賂。
不茍言笑的張建強,遠比一般人所以為的更敢干。早在1997年4月,他就收到了陜西國力的40萬賄款。這是他受賄生涯的開山之作,直接的行賄者是陜西國力當時的主教練賈秀全。
賈秀全是中國足球界幾十年以來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首批留洋,長期擔任國家隊隊長,以后衛之身榮膺1984年亞洲杯最佳球員和最佳射手。長期的國家隊生涯為他在足協積累了深厚的人脈。退役后游走于國家隊和俱樂部隊,名利相得益彰。
賈在足協的主要靠山,是曾經擔任國家隊科研教練的楊一民,但他的更大優勢在于,深諳足協的辦事程序,能找對人。1996年出任乙級的陜西國力主教練后,為了完成合同中規定的升級任務,他直接把主管裁判工作的張建強拉下了水。


裁判才是決定命運的關鍵因素,而不是主教練。這是賈秀全摸爬滾打幾十年后的深刻體悟。公訴書稱:“1997年4月,張建強主管裁判期間,陜西國力為得到裁判關照進入甲B,當時主教練賈秀全在北京體育大學附近送給張建強現金人民幣40萬元。1997年9月,全國乙級聯賽復賽階段,張建強按照賈秀全要求安排陳超做陜西國力和長春亞泰的主裁判,陜西隊1比0獲勝,以乙級聯賽第三名身份進入甲B。1998年10月底,陜西國力為了繼續得到關照,由賈秀全在張建強的辦公室送給他50萬?!?/p>
有心人從陜西國力恰到好處的升級之旅和眾多的奇聞異事中,發現了其隱藏的秘密。而作為陜西人的云南紅塔代理主教練王寶山,第一個活學活用?!?998年下半年,云南紅塔足球俱樂部為了在甲B聯賽的裁判選派工作中獲得關照從而保級,由時任代理主教練王寶山在昆明海埂基地張建強所住房間送給張建強5萬;1999年9月,云南紅塔為在裁判選派中得到照顧從而確保沖A成功,由時任球隊助理教練王立仁在北京市順風酒店送給張建強3萬元,云南紅塔在當年的甲B聯賽中殺出,晉級2000年甲A聯賽?!?/p>
王立仁的名氣不夠響,但他輔佐的是名望卓著的老帥戚務生。史志載:“1999年,戚務生任云南紅塔隊主教練,帶領該隊沖上甲A?!逼輨丈谌热朔Q“大戚”,曾擔任國家隊主教練,同時又是著名的保級專家。一般認為,他的能力在于調動散布在各隊的“戚家軍”資源,平衡各種關系,從而達到保級或升級之目的?,F在看來,這只是善良的推測。作為老江湖,他跟晚輩賈秀全、王寶山如出一轍。
拿錢辦事,張建強“口碑”高企?!?999年12月末到2000年上半年,山東魯能為感謝張建強在裁判安排方面的關照,獲得1999賽季甲A和足協杯冠軍,總經理邵克難先后兩次在北京向張建強送了40萬;1999年下半年到2000年年底,江蘇舜天為在甲B聯賽中獲得裁判的關照,通過時任該俱樂部總經理潘強先后四次送給張建強共計8萬;1999年,上海申花為在甲A聯賽裁判的選派和執法中獲得關照,通過潘強送給張建強10萬?!?/p>
行賄者邵克難和潘強,都是被上級派至俱樂部的正處級干部,而且都是被看好的培養對象。一般認為,兩人不過是在俱樂部總經理的崗位上,積累一下“履歷”,即被安排更重要的職務。跟邵克難在“雙冠王”后選擇辭職下海不同,潘強一直在江蘇省體育局發展,在被警方控制前,擔任江蘇省體育局水上中心主任。雖然依舊是正處級,但崗位更重要,也更有實權。

邵克難的辭職一直是個謎,而現在的一切讓人豁然開朗。至于潘強,為何能夠在體育系統“帶病安排”依舊?
控制裁判,是整個足壇反腐系列大案的內核。不僅張建強,其他足協領導如謝亞龍、南勇、楊一民,在收受俱樂部的好處費或預先的感謝費后,要影響比賽結果,也得通過裁委會,通過裁委會領導。
在法庭上,辯護律師特意詢問張建強裁委會的運作程序,張答:“我負責草擬裁判人選,裁判委員會主任最后決定?!睆埖倪@一陳述,是建立在他最早的裁委會副主任職務上,當他后來升至裁委會主任后,當然就有了決定權。
不過,由于在行政級別上,裁委會主任只是處級干部,大大低于局級的足協副主席,所以只能說,在沒有上級壓力的情況下,主任具有決定權。事情已經比較明朗,足協各級領導,以不同方式影響裁判,從而對比賽結果施加影響。

對張建強來說,2000年被閻世鐸強行調至女子部,客觀上減輕了受賄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他。畢竟女足的油水沒男女那么大。在法庭上,談到女足,張建強幾度哽咽。他帶著哭腔說:“自己在任職中國足協女子部負責人期間,中國女足兩獲世界亞軍、女青也兩獲世界第二名,給中國足球作出過貢獻?!?/p>
中國女足的巔峰期,曾獲得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銀牌和1999年世界杯亞軍,張建強功不可沒。張的務實精神有口皆碑,但同時,他在女足領域也刻意構建自己的獨立王國,從而將影響力轉化為實際的利益。
只是,女足池小水淺,5年5筆賄款之和共計14萬,不及甲A一場比賽所得。2003年,甲A最后一輪,上海申花與上海國際同城德比,誰贏誰奪冠。申花管理層經縝密考量,認定已離開裁委會副主任職位的張建強,仍可以左右比賽。便向張建強行賄70萬元。張曲線安排好友陸俊出任該場比賽主裁判。陸俊在比賽中將上海國際的沈晗罰下,保證申花如意奪冠。張與陸俊每人分得35萬元。
張建強的生財之道,就像一棵卷心菜。把菜葉一片片剝去,就會看到核心:通過控制裁判影響比賽。在轉入女足領域后,他依舊如法炮制。
“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江蘇華泰女足為感謝張建強的關照,由時任該俱樂部總經理先后三次向其行賄共計5萬元。2008年2月張建強任女子部主任期間,武漢體育局足管中心為感謝女足世界杯和城運會期間張建強的幫助,由付翔送給張建強3萬元。2009年10月至11月,江蘇華泰女足為感謝張建強的關照,安排總經理蘇寧向其行賄3萬元。2009年2月,湖北足球管理中心為湖北女足在全運會期間得到張建強在裁判方面的關照,向其行賄1萬元。2009年5月浙江杭州女足為感謝張建強的關照,向其行賄2萬元。”
行賄者,無論江蘇、湖北還是浙江女足,都是中國足壇后起的弱勢力量,為了自身發展的安全,找到了張建強這顆保護傘。張克隆了他在男足的影響模式,通過裁判對比賽結果進行“關照”。
在法庭上,張建強剖析出問題的根源時說:“沒有監管,個人面對誘惑時很難把控,這就是一個現實?!?/p>
是監督的缺位、制度的缺失,導致了利益鏈的形成,從足協領導到裁判再到各俱樂部,都在按照潛規則行事。甚至局外人謝亞龍一到足協,就深陷其中。而長期在足協經營的南勇、楊一民等人,事實上參與了潛規則的構建。
用老百姓的話說,這些足協官員,事實上身兼黑白兩道。
“怎么辦”是現在輿論關注的重點之一。體育總局的做法是推行“管辦分離”。事實上,管辦分離依舊難以解決監督缺位的漏洞。毫無疑問,足球暴露出的問題,具有一定的社會性,靠對現行管理體制進行修修補補,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也許,中國足球患的是癌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