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可以從它門前經(jīng)過上百次,卻依然發(fā)現(xiàn)不了它的存在。一塊簡單的招牌,沒有任何多余的信息。ART。位于小城Villeneuve-la-Guyard,沒有太多人知道這里隱藏著如此出色的車間。因為在ART,人們崇尚低調(diào)。但一旦推開大門,訪客們就能發(fā)現(xiàn)15年來收集而來的成堆的獎杯。
這也是漢密爾頓2005年來到這里時的最初印象之一。他說:“我被震驚了。但那個時候,他們還未曾贏得這么多。我們沒在廳里待太久,而是直接進(jìn)了辦公室。我與工程師們聊天,感覺自己變得職業(yè)了,要入行了,要開始獲勝了。”
英國小子漢密爾頓從13歲開始就是邁凱輪車手了,他非常渴望勝利,但來到ART車隊卻不是出于這個原因。邁凱輪車隊老板馬丁·惠特馬什在當(dāng)時負(fù)責(zé)漢密爾頓的發(fā)展,他說:“我們決定將他放到ART車隊是因為這家車隊很有聲譽(yù),在其參加的聯(lián)賽中名列翹楚。我們想測試一下劉易斯在壓力下的韌性。”
測試的成績非常不錯:兩年內(nèi),他奪得了F3歐洲系列賽和GP2賽事的冠軍。漢密爾頓回憶說:“我在ART車隊學(xué)到了非常多的東西,技術(shù)上成長很快。這是我學(xué)東西最密集的兩年。這里的通氣會很多,等到我進(jìn)入F1時,面對著很多工程師,已經(jīng)不會手足無措了。”
另一位2011年加入F1的車手確認(rèn)了漢密爾頓所言。他曾在ART征戰(zhàn)過一年GP2,后來又在另一家車隊征戰(zhàn)過GP2,對于車隊之間的差別很有感觸。這位不愿公開姓名的車手說:“在法國車隊中,我們從周四就開始調(diào)校賽車。在另一家車隊中,并不重視車手的意見。第二年我成績更好,但在第一年學(xué)到的東西更多。即便車隊老板并不容易對付……”
ART車隊老板是弗雷德里克·瓦瑟爾(Frederic Vasseur)今年42歲,工程師出身。對他熟悉度不夠的人,往往覺得他脾性暴躁易怒。瓦瑟爾很低調(diào),但很高效,與F1圈子里的主要人物都保持著密切的關(guān)系。2000年代,雷諾、奔馳、豐田、紅牛和法拉利都把少年才俊送到他這里來培訓(xùn),看好車隊的成功要素。


瓦瑟爾說:“我們不是托兒所,而是一家競賽車隊。我們想獲勝。或許這種勝利的渴望讓孩子們能夠?qū)W到一些東西……”而這種東西毫無疑問存在于車隊的人中間,存在于對待車手的方式中間,即便瓦瑟爾有時會承認(rèn)在人的管理上有缺點(diǎn)。“威廉姆斯車隊的馬爾多納多在我們這里呆過,他并不處于頂端,我會批評他。第二年,他去了對手車隊,拿到了冠軍。”
總的來說,車手們對ART車隊有著美好的回憶。在F 1處子戰(zhàn)的那個晚上,漢密爾頓在澳大利亞登上了領(lǐng)獎臺。下來后,他給瓦瑟爾打了一個電話。當(dāng)時瓦瑟爾正在醫(yī)院做手術(shù)。GP2比賽的早上,經(jīng)常有F1車手回到ART車隊,與當(dāng)年的技師們打招呼。于勒·比安奇的首席技師弗蘭克·布吉阿說:“能再看到他們真好。我們可以聊天,喝杯咖啡。我們對他們現(xiàn)在的成績非常滿意。”
尼可·胡爾肯伯格在拿到F3歐洲系列賽冠軍時只有1 9歲,他組織了一次晚會,送給每名技師一個個人化的禮物。當(dāng)時瓦瑟爾感動到哽咽,“那是我見到的最好的回饋。他和我們一起獲勝,沒錯,但他也愛我們。”
悠長的歷史
ART車隊由年輕的空氣動力學(xué)工程師弗雷德里克·瓦瑟爾(左)在1996年創(chuàng)辦,最初名叫ASM Formule 3車隊,參加F3比賽,然后參加F3歐洲系列賽。2004年底,又與尼古拉·托德一起成立第二家車隊,征戰(zhàn)GP2賽事。2007年,兩家車隊合并。第3個股東浮出水面:一位巴林王子。2010年,第4位股東,一位巴西人加入。15年來,ASM車隊、也就是ART車隊,一共奪得了1個GP3冠軍、2個GP2冠軍、6個F3歐洲系列賽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