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明清兩代有不少女性走出家庭,展現自身,沖擊傳統性別倫理體系。但更多的女性在維護傳統,陳爾士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位。她親自課子讀書并著《授經偶筆》闡發經旨;她編纂女訓諸作,作《述訓》《述略》自覺傳承閨閣儀范:她是賢德之妻,家書二十八封委婉盡情;她還工吟詠、富才華,懂醫藥、知書畫,是一位內心豐富、品行高潔的女史。雖然處處可見她維護傳統的努力,卻也不可避免受時代影響。
關鍵詞:陳爾士 課子 閨閣垂范 家書
一、引言
作為中國古代女性研究方面較早又較新穎且影響很大的一部著作,《閨塾師》可能會給人一種誤解,似乎清代女性的生活是非常開放自由的,她們有能力去做很多事情,去沖擊傳統。但這是一種“片面的深刻”。不要說廣大沒有文化的女性,即便是士大夫階層的妻室,更多的還是在恪守婦道、相夫教子,努力成為賢妻良母。陳爾士就是其中之一。
“寸心衡得失,還詠二南詩。”陳爾士在《輯〈歷代后妃表〉成,詩以落之》{1}中自言其志。對傳統的儒家經典、社會倫理,她接受踐行,且要推廣。
陳爾士(1785—1821),字煒卿,一字靜友,浙江余杭人。刑部員外郎陳紹翔之女,著名學者錢儀吉(1783—1850){2}之妻。其作品今日可見唯《聽松樓遺稿》四卷。《杭州府志》《兩浙揂軒續錄》《歷代婦女著作考》《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清人別集總目》均見著錄?!秶|秀正始集》《閨秀詞鈔》《清代閨閣詩人征略》《名媛詩話》《晚晴簃詩匯》《閨秀詩話》《清詩紀事》《冷廬雜識》等有陳氏簡傳或選作?!哆z稿》,道光元年辛巳刊本,頁十一行,行二十三字。上下黑口,單欄。前有金孝維{3}、王照圓{4}、董佑誠{5}序;序后有附詩,錢儀吉悼念之什。卷一:授經偶筆;卷二:序述傳記贊題跋十三首;卷三:家書二十九首;卷四:古今體詩五十八首、詩余十四首;附錄:論三首。后有男?;葑R。另有鈔本,見《廬江錢氏詩匯七種》。舊紅格鈔本,頁八行,行二十二字。前無金王二人之序,所附錢儀吉詩在“論三首”之前。其他除稍有文字差異,基本相同。不過據筆者統計,《遺稿》卷二實有十二篇作品,卷三家書二十八封,與目錄不同。應該提出的是現在各書目所著錄、各學者所研究陳氏之說法多有不妥。比如《明清稀見史籍敘錄》說《遺稿》無刊本:陳氏生卒年,錢儀吉在《妻陳恭人述略》中有清楚交代。
和多數古代女作家寫詩填詞不同的是,《聽松樓遺稿》中有說經的《授經偶筆》、序跋等應用文體、有二十八封家書,這些都是散文。沈善寶稱:“諸著作議論恢宏,立言忠厚,詩猶余事耳?!眥6}其中突出的就是課子讀書、垂范閨閣、盡情家書。
二、課子誨女
《遺稿》卷一的《授經偶筆》被《冷廬雜識》《清閨秀藝文略》列為獨立條目,視為一書。集中所附錢儀吉詩《重寫哀四首》中有“環繞詩書課有?!敝?。金孝維在序文中稱“保惠方學為文,力不能延師,恭人為之講貫經傳”,“歿前一時許,猶令幼子讀《易》床下,論說如平時”?!妒诮浥脊P》大抵是其督課子女之作,是對傳統道德之捍衛,并提醒子女應當遵循實踐。
此卷共三十九則,計:《易》九、《詩》九、《禮記》十七、《論語》二、程子一、張子一。有半數關于言語的,教子女防讒言、言而有信、不輕言、不妄言,猶惡多舌。如論《詩·小雅·小弁》之卒章“君子無易由言,耳屬于垣”云:
室中之言,若可便易,而觀望之人潛生饞譖。故父子至親也,責善失歡,其始亦至微也。言色之間,處之稍易,小人生心,亂是用長。后世若隋勇之廢,宋劭之禍,皆由于此??鬃釉唬骸案笧樽与[,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庇衷唬骸熬硬皇谌?,不失口于人?!?/p>
陳氏所論,大抵此類,先說經義,后聯系史實,或旁引他說,并雜以己身之體會訓育子女。此條從至親尚易生饞,而及歷史之鑒,并引孔子所言說明親人相處之道,且強調“不失口”。論張子《東銘》“戲言出于思也,戲動作于謀也”一則云:“常人之情以戲為無心,而不知其必出于思謀也。習過若性成,而不知其非由于誠心也?!苯逃⒆右⒅匦奚?。對“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的闡述中,強調了二者的“多口”,認為其為害甚大,并以其婆婆做榜樣,與諸女共勉,“他日我婦我女,當恪守此戒”。
陳氏課子講究方式方法?!妒诮浥脊P》開端引《易·蒙》:“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痹唬骸把酝芍?,當有以發之。而發蒙之道,寬服實難?!薄拔┠苡眯逃诿芍迹瑢⒔K身免于刑戮,而桎梏可說矣。此養正之道也。”陳氏寬嚴相濟,循序漸進來教孩子。在下一則中說道,“天性不鑿而教可徐施”,“攻治太深,或轉益其疾,勢不順也”。對于所課內容,她按生熟分等第,按部就班進行,以溫習為主,確保嫻熟于心。子女學習的內容雖然包括了詩歌,但顯然是以《左傳》《禮記》《周禮》等經史為重。這不僅是為了兒子日后科考著想,更是著眼于倫理道德教育的根本大計。陳氏親自編撰有關教材。在給丈夫的信函中稱:“士意欲作《女誡》,以德言容功分四門,錄四書五經及諸史語錄子集中有益之言、可法之行,以教子女輩不學之人,藉以鈔書靜心,非云著述也。”陳氏還注重學習環境。家書中就提到書房位置的安排要方便照應;每天上午,便出居書屋,下午三時至七時之間方歸房料理雜事。
陳氏對閨閣儀范的重視,在《授經偶筆》中很突出。沈善寶在《名媛詩話》中完整地引了其中四條,并喟嘆:“余見歷來通經者甚鮮,矧能闡發經旨,洋洋灑灑數萬言,婉解曲喻,援古戒今,嘉惠后學不少,洵為一代女宗!因擇尤切閨閫者四條于此。”此錄《采蘋》一條:
古者女子生十年,始習祭祀之儀矣?!Y教之衰,人不知敬,至于祀事猶或偷惰,奉羞而進,或委之婢仆。……漫無誠敬之容焉。有感格之理,男既若是,女更可知。宗室之教不修,禮儀之節不講,逮其嫁也,烏能循法度于夫家,有齊尸奠以答神?休哉!吾家祖訓,每令節忌辰,雖蔬肉不豐,而堂必潔靜,薦必躬親,幼子童孫以次凝立,無敢涕唾謦欬。女子隨于母側,使觀于祭祀,抑亦公宮之遺意也。
陳氏批評了不尊禮儀的現狀,重點講述了自家尊奉傳統禮教的情形,可見其本身所受家教及她言傳身教之苦心。論《采蘩》一則中,亦向后輩憶述其個人經歷和感受說:“爾士嘗侍先姑戚太恭人之奉祭祀也,蠲其祭器,薦以時物,敬齊之色,不絕于面,詘立不怠,不言不笑,當暑不箑,進退之節,咸如禮經。其后雖羸病連年,每于祀日,猶無惰容?!街T女是則是效焉。”其他如要女兒“躬行節儉、專意女功”,“志其驕吝,習于勤儉。彼天子諸侯之妃猶不敢不勉,況于凡庶之人乎。”要“必當痛絕”多口等等。陳氏還重男女有別,把“男不言內,女不言外”單獨提出,并在多處反對女性干政。她在家書中偶爾提及與丈夫有關的時事即很快做出檢討:“士從未言時事,今日初犯,后當切戒之耳。”
《授經偶筆》可見陳氏以傳統道德經典要求子女的自覺,自己更是“夫人之學出于天性而言行不失法度”(錢儀吉《妻陳恭人述略》)。
三、垂范閨閣
王照圓在《聽松樓遺稿序》中稱:“《女訓》《婦職》諸篇實閑有家之盛節,考亭嘗論大家《女誡》未盡作者之意,恭人本風之敦厚,擷禮經之華腴,宏通淹雅皆可以垂閨范、樹典型?!苯鹦⒕S序云:“恭人不惟言之亦既行之。”陳氏不僅通過教育子女,編選諸書、述先人行跡等發揚閨閣之禮,還身體力行,表現在方方面面。
陳氏有《聽松樓女訓》《閨門集禮》《婦職集編》《歷代后妃表》數種編纂之作,惜都不存。《女訓》是她率子女留京時“觀諸女漸已長成”,“集錄諸經子史、法言懿行”而成,“冀爾曹以予為鑒戒,而益盡力于斯”(《遺稿》卷二《女訓序》)?!都幮颉烽_山即云:“夫女子之德,貴乎柔順?!薄安杉浭?,析其條目”而成,分敬舅姑、事夫主、和娣姒、佐祭祀、待媵妾、教子女、御婢仆等?!遁嫛礆v代后妃表〉成,詩以落之》歷述閨閣典范,末尾“斷代興于漢,何人化自岐。寸心衡得失,還詠二南詩”,有繼承先賢傳統,重塑閨閣典范之志。
王照圓稱:“恭人《述訓》《述略》諸篇,揚先德之余烈,媲徽音于周詩,差自班惠姬以來,乃今復觀雅裁焉?!痹凇妒鲇枴愤@篇長達四五千字的文章中,煒卿從“錢氏之先,本廬江之何”始,取《家乘》和其他資料,共敘述了“祖姑以上”九世十四位先姑。所記皆“嘉言淑則”,“俾子女誦覽垂法則焉”?!断裙檬雎浴穼iT述其婆婆事跡。陳氏在《述訓》開篇即云“婦學于舅姑者也”,“言必稱先姑”。此二篇所記無非是先姑們的高尚品行。如善待小叔、御下有法、謹于言行、周濟窮困、成就后學、課子誨女、養家以及徇夫等。從中可見陳氏的影子。在《述訓》中有“昔曹大家既沒,婦丁撰集其文章遺令者,示不忘也”之句,陳氏是自覺上追古人的。
集中還有《讀〈隴西行〉題后》稱女主人公“達于禮經”。有贊美下層婦女德行的《保母胡嫗傳》《恒春厝磚記》。陳氏以傳承閨范為己任,從家中女兒開始,以及他人。集中雖無直接說要規范他人之語,但她批評世人之失禮,已表明此意。這種責任感和她通經史應不無關系,以道自任影響了她。
四、盡情之“書”
《聽松樓遺稿》卷三有總題為《寄定廬》的家書二十七封和寄給兒子的一封《諭英兒》?!拔癖M情,實散文佳作?!眥7}周作人在《女人的文章》中說:“家書二十七通,質樸真摯,最可以見著者之為人?!?/p>
《寄定廬》是陳爾士的丈夫錢儀吉扶母喪陳氏留京期間寄給丈夫的信。首先體現的是對丈夫的款款深情。常常交代丈夫要注意身體。如丁丑年八月二十二日的那封信云:“尊體素常不足,一切惟祈自愛,少用心,飲食不可過飽,恐傷脾胃?!卑嗽氯招旁疲骸斑儊頃r刻以主人為念……輾轉愁思,恐致損人,每一念及,神思惘然,百凡自愛自愛!”凡此之類,比比皆是,語言明白如話,讀來親切可感。關心丈夫行程盤費,盡管自己艱難以至于“典釵”(集中有《典釵》詩),但仍“典物銀四十兩,奉上三十兩,付去人四兩,存六兩作家用”。(八月三十日家書)還常提醒丈夫應做的一些事,比如漆棺。家人經常生病,但她總是說得溫婉,尤其是在病好后才告訴說自己曾也生病。課子是家書的最重要內容,家中財政開支、戚友的接濟也一一告知。細到兒女生病的藥方都會寫下,還有講到朋友之事,如說道: “吾亭無妄之災,喜得昭雪,開復原官,并免議處?!绷碛袑r事的兩三條提及,是關于丈夫參修的《會要》。家書中并有提起諸妾的。還關心兄長老母,讓丈夫代為勸說。家書中陳爾士是一位深情的、絮絮叨叨的而又能干的、博學的、通達的妻子。
唯一的一封寫給孩子的信——《諭英兒》,更是情致綿綿,可見其行文一斑。雖非親子,但此信愛子情深,體現了一個處處得體的殷殷良母形象。對兒子的惦念囑咐:“心中甚悵念汝。汝當體我心,格外保重。所學不可荒廢,語言一切格外謹慎?!睂π禄榉蚱薜挠H切叮嚀:“汝夫婦琴瑟靜好為慰?!庇绕涫菍合钡捏w貼:“新婦將從汝北行,遠別父母,依戀可知。汝須勸解之?!边€有對丈夫嗜好的關注,連下人孫管家也不忘說上幾句:“孫啟凡事出力可嘉,渠家平安,引兒已定親矣,可告知之?!贝诵耪Z言明白質樸,娓娓道來,讀來如溪水細細流淌,絲絲沁入心脾的清涼。其余家書也大抵如此。委實不失為佳作。
五、結語
“聽松樓詩筆亦靜氣迎人?!标愂仙杏性娫~傳世。在五十四首詩中,各體齊全。按內容來說,較多的是詠物詩,其次有題畫詩,詠史詩,思鄉詩,直接抒發情感的較少,不過也有《遣病》《答定廬次韻》一類作品。陳氏的各種意思也總是委婉表達的,在各題中都有自身認識的表現。如被諸家盛稱“命意最高”的《七夕》詩:“梧桐金井露華秋,瓜果聊因節物酬。卻語中庭小兒女,人間何事可干求?!北憩F了淡泊之志、舒徐無爭的心態。《擬古》有“木石葆其性,人心胡難持”、“君看霜與露,天地終無私”之句,可見其對本心的堅守,對自然規律的豁達。有寫得很美的《殘雪》:“已見山頭射日晴,尋梅馬足未全輕。夢回昨夜開簾處,猶帶一輪寒月明?!鼻逍码鼥V,有唐詩興象玲瓏之妙。而她的小詞和詩相比更為小而清新。十四首詞中十一首詠物,兩首《十六字令·病耳遣悶》,一首記景,多有意境,如“天涯蹤跡一溪煙”、“記取村兒遙語,在月明高岸”、“水欲微波風裊裊,愁生遠道柳依依,第三橋外一帆飛”。當然,總體來看,其詩詞數量既少,風格也不很鮮明,屬于小家碧玉可供賞玩而已。集中還有論三篇:《鄭厲公殺原繁》《介之推不受祿》《秦穆公用孟明》,雖云為課子“擬作以示準程”(保惠識),卻很出新意,見出陳氏對歷史認識的深刻。雖然她反對女子干政,可還是知道這些的。
此外,由于家人和自己常患病,她還通醫術,已見前述;有不少題畫詩,對繪畫有一定鑒別力,也曾寫字教子,并是理家好手。這是儒家倫理下典型的賢妻良母形象。但陳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時代影響,傳統“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她應該也不贊同的,由對高祖母陳書的稱贊可見,她的兒媳李紉蘭也是詩人。《授經偶筆》也是煒卿自覺或不自覺地染指男性主導的經學市場的一種嘗試。畢竟,通經的女性還是少數。她的集子也得到出版,這無疑只有在清代女性文學發展的大勢中才能得以實現。我們說她是士大夫之妻的代表是相對而言,主要是她比較自覺地在言行文各方面去實踐傳統女性的職責,并意圖傳承或者說是重振這一傳統。而且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走出去的女性畢竟是少數,多數還是在家相夫教子,躬行“本分”,在此基礎上,陳爾士是傳統士大夫之妻的代表。
{1} 陳爾士:《聽松樓遺稿》,見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初編》,黃山書社2008年版,第627頁。
{2} 錢儀吉,字藹人,號衎石,又號新梧(一作心壺),浙江嘉興人。博通群籍,工文章,治經講求故訓,尤精史學,有《衎石齋記事稿》《國朝獻征集》等多部著作。
{3} 金孝維,字仲芬,嘉興人。禮部主事金潔女,同縣戶部郎中錢豫章室。有《有此廬詩鈔》。是陳爾士之嬸。
{4} 王照圓(1763—1851),字瑞玉,福山縣人。清末女詩人和訓詁學家。有《列女傳補注》《列仙傳校正》《夢書》《曬書堂閨中文存》《葩經小記》。
{5} 董佑誠(1791—1823),初名曾臣,字方立,江蘇陽湖人。著有《蘭石齋駢體文》《董方立遺書》《栘華館駢體文》等。
{6} 沈善寶:《名媛詩話》,見王英志主編:《清代閨秀詩話叢刊》,鳳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424頁。
{7} 黃裳:《來燕榭書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