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人吃五谷雜糧沒有不生病的。道理誰都明白,可是一旦自己真生病了,尤其是必須手術的時候,就似乎朝不保夕,天要塌下來。四十歲左右的人平時很少關注自己的身體,滿腦子都是什么立功、立德、立言的成就,一門心思只想功名利祿。積極向外向上奔波,很少停下腳步認真關心自己的身體部件。哪會想到自己已經很長時間在帶病工作,實實在在成為病人,是需要停下來進行修理的時候了。
要感謝生病。因為人不能只是向外的人生,是注定要關注內在的。疾病讓一貫剛強的人開始審視自己的軀體,關心自己的呼吸吐納、飲食起居、喜怒哀樂。尤其在病房看到那么多重患病人,倒吸一口涼氣,開始認識生的脆弱、病的無奈和死亡的威脅。人,每時每刻都無法離開呼吸,但我很少感知到它;每時每刻都離不開心臟的跳動,但我很少感謝它;每天都需要腸胃的蠕動,幫助我吸納一切營養,但我很少贊美它;如果沒有肝膽脾腎胰,該如何運作我的身體?我很少停下來關注這些默默無聞辛勤勞作的五臟六腑,給它關心給它溫暖給它愛。感謝維持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寸力量,因為它們,我的生命在活著。生病讓我真切地感受到要珍惜每一天與自己的身體相處,愛自己的身體,就是愛生命。
要感謝生病。《孝經》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未敢毀傷孝之始也。”自從檢查出生病以來,父母親始終處于焦灼的心態中,每時每刻都在想如何解除我的病痛。中年的自己,讓我深深地自責并更深的感受到父母的愛,重新認識孝道。幼年生病父母在側百般照料,中年生病父母焦心百般苦痛。作為病人,終于明白,身體不是自己的,來自祖先、來自父母,屬于家人孩子。關心身體就是關心父母,關照健康就是關照家人,這是一個中年病人的心得。
沒有人可以避免生病,疾病是人生命的一部分。身體生病,讓人憔悴不安,心靈生病,讓人煩惱苦悶叢生。安身立命的根本就是身心和諧愉悅,安貧樂道知足常樂。感謝生病,讓我深深明白:身體可以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