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球場用完午餐,當天下午就返回“自由島”號,接著往北向本次航程的重頭戲—分界洲島進發了。分界洲島分界洲島位于陵水縣東北部海面上,是海南東部海島中最早進行旅游開發,也是目前最火熱的島嶼旅游目的地之一。分界洲島,顧名思義,這個小島所處位置是海南島重要的分水嶺,該島是牛嶺的一部分,牛嶺南北氣候大異。在這里常常可以看到奇觀:夏季時,嶺北大雨滂沱,嶺南卻是陽光燦爛;冬季時,嶺北陰郁一片,而嶺南卻是陽光明媚。
和“牛嶺”這樣local的名字相比,分界洲島有一個令人浮想聯翩的名字—“美女島”,因其形似美女靜臥洋面而得名。該島東面懸崖峭壁,海浪拍碎在石壁上濺起一片片雪白的飛沫;西面則有一波平浪緩的小海灣,灣內的沙灘松軟細白,令我不由地想起美劇《迷失》(Lost)中那座神秘而美麗的世外小島。
毫無疑問,分界洲島是馮暉的摯愛之一,“我們經常到那里釣魚、潛水、玩帆船和水上摩托,我覺得這里才稱得上是真正的‘東方夏威夷’。海水清澈見底,沙灘潔凈無瑕,魚類繁多,海底的珊瑚礁比‘探索’頻道紀錄片里播放的世界上最美珊瑚礁還更美麗。”我們途中還路過了海棠灣,一個位于亞龍灣北部、這兩年新涌現出來的度假勝地。馮暉用手指了穿右側那座小島說,“那座小島是蜈支洲島,也是三亞地區很有名的旅游勝地,潛水、釣魚也很流行。等過段時間海棠灣內的游艇會建成之后,到這里游玩會很方便。”
從亞龍灣前往分界洲島海上耗時約5、6個小時,一路上我們不停地聽著馮暉跟我們描述分界洲島的各種美妙,不免心中對這個小島充滿了對天堂一般的憧憬和向往。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往分界島途中居然還引來一群海豚尾隨,惹得大家一路驚呼,有相機的舉相機,沒相機的舉手機,“咔嚓”個不停,因而時間也就不算太過難熬。馮暉告訴我,“海豚是最喜歡追逐來往船只,三五成群甚至更多,在船首和船四周跳躍前進,感覺就像在向水手們致敬,為我們領航一樣。”
一路趣事,一路期盼,夜幕時分,我們終于到了分界洲島。船長在小島避風面拋錨停泊,指揮我們乘小艇登島并夜宿島上。“聽潮、觀漁火、夜釣、看星星是島上的四大樂趣。”船長像導游一樣向我們介紹并安排次日事項,“這是晚上的安排,明天我們可以在這再呆一天,出海潛水、釣魚,海上BBQ,然后第三天再回海南島上打球。分界洲島對面就是香水灣,從香水灣去興隆康樂園球場或者往回走到清水灣球會都只有二三十公里路程。海南東線高速很發達,二十多分鐘就到了。”我們慶幸這次能跟一個海上和陸地,高爾夫和帆船的雙料達人一起出航,省去我許多形成規劃和聯系的麻煩事兒。
事后返回分界洲島時,擁有多年潛水經驗的馮暉告訴我,分界洲島潛水項目是他在國內各大潛點所見最多的,除了常規的岸潛、浮潛、船潛之外,還有更為刺激的洞穴潛水、沉船潛水等,如果時間和個人潛水經驗都允許的話,在這多呆幾天,把各種潛水都玩個遍不比在島上打遍所有新舊高爾夫球場的吸引力弱。除此之外,分界洲島其他戶外玩樂項目也是花樣繁多,例如摩托艇飛傘、野營等。
除此海洋項目之外,分界洲島上的“陸地項目”也值得一玩,例如你可以沿著由鑿有國內外各個朝代古幣的花崗石鋪成的“錢路”拾級而上,到分界洲島“最高峰”處,但見石峰林立,峭壁萬仞,奇樹簇擁。一些天然石峰還被冠以“風動石”、“烏紗帽”、“大洞天”和“菩薩洞”等美名或不美名。雖然大多都是為了旅游項目近年來才臨時被冠名的景觀,很多名字在許多其他內地景區也能有所耳聞。但既然來了,多玩多體驗倒也不是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