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國共有56例國有企業家涉案,其中10人最為有名。這不僅因為他們身在全國著名企業,而且他們還曾有過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勞動模范等耀眼的光環,有過董事長、總裁、總經理、黨委書記等顯赫身份,有過閃光的奮斗歷程及矚目的成就,甚至曾躋身于中國富豪榜。
馮永明:
光明集團資深“掌門人”
2011年1月14日,黑龍江省伊春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國有光明集團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前董事長馮永明貪污股權折合7?郾9億元,伙同他人共同貪污股權折合7988萬余元,貪污財產1100余萬元。后以貪污罪判處其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并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馮永明1953年9月出生于黑龍江省綏化市。
1985年,伊春木制品工業公司與香港福仕企業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伊春光明家具股份有限公司,馮永明出任副總經理。1992年,伊春光明家具集團公司組建,伊春市國資委對其國有資產登記為1121萬元。
1996年4月,光明股份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國內家具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官方數字顯示:光明集團在全國280多個城市設有自營商場和1000多個連鎖營銷網點,還投資信息、制藥、化工等行業。擁有資產總額37?郾6億元,累計實現產值40億元,利潤4?郾2億元,銷售收入62億元,上繳稅金3?郾7億元,出口創匯1?郾3億美元。
毋容置疑,馮永明對打造光明品牌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也成了耀眼的明星企業家。擔任過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伊春市工商業聯合會會長、伊春市家具協會會長、黑龍江省家具協會會長、中國家具協會副理事長等。先后被評為伊春市知識分子拔尖人才、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省小康建設紅旗標兵、全國勞動模范、全國輕工系統優秀企業家、中國經營管理大師、光彩企業家等榮譽稱號。2005年,馮永明以5億元的身家位列胡潤中國富豪榜第351位。
但馮永明的貪婪之手也一再伸向了公司股權和財物。
2008年9月,伊春市委向市公安局和市檢察院下發交辦函:上級機關及市委、市政府接到大量群眾舉報,反映光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永明有侵吞巨額國有資產等重大問題,光明集團家具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瀕臨退市風險,“光明二期”十多年未能上市,廣大民眾的利益受到較大損害、嚴重影響社會穩定,經請示省領導同意,市委、市政府責成你們立即組成專案組,依法調查處理,并將調查處理情況向市委、市政府報告。
專案組耗時兩年,最多時辦案人員多達300人,辦案花費上千萬元,足跡遍及美國、新加坡、香港、北京和上海等地。
李經緯:
健力寶集團“魔水之父”
2011年11月3日,廣東省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以貪污罪判處廣東健力寶集團前董事長兼總經理有期徒刑15年,并沒收個人財產15萬元。
1939年,李經緯出生在廣東省三水縣。出生后不久即被送入孤兒院。36歲時,他被調任三水酒廠廠長。
1982年初,一個叫歐陽孝的教授向李經緯推薦了一種含堿電解質、對人體流汗后礦物質的迅速補充能發揮作用的新型飲料,但口感沒有普通碳酸飲品好。頗有眼光的李經緯決定將酒廠的微薄贏利作為研發資金。經過上百次試驗,一種集口感、營養和微量元素補充三大優點于一身的“健力寶”終于面世,并在1984年美國洛杉磯第23屆奧運會上一炮打響。
1984年,健力寶第一年的銷售額即達345萬元,次年飛升到1650萬元,1986年達1?郾3億元。在此后的15年里,它一直是“民族飲料第一品牌”,品牌價值最高時為60億元。
1994年,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把一顆小行星命名為“三水健力寶星”,這是全球第一顆以企業名稱命名的星星。被冊封為“健力寶創始人”的李經緯用18年時間,把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廠打造成了中國名牌。
2000年6月,時任健力寶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的李經緯與副總經理楊仕明、黎慶元、阮鉅源、于善福在一次例會上,決定用子公司飲料公司的職工福利資金購買個人商業保險,并由楊仕明負責落實。
當年6月底,楊仕明指使飲料公司財務經理將職工福利資金1141?郾385萬元作為保費轉賬給人保公司,為李經緯、楊仕明、黎慶元、阮鉅源、于善福5人投保。
2002年初,時任健力寶董事局名譽主席的李經緯“涉嫌轉移巨額健力寶資產”而被廣東省三水市反貪局傳訊。廣東省檢察院認為,李經緯作為被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工作人員,無視國家法律,伙同他人,利用職務之便,以購買人壽保險的形式,挪用國有資產,其行為已涉嫌犯罪。2002年10月13日,李經緯被罷免了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的資格。
由于李經緯患有腦溢血等嚴重疾病無法受審,法院于2009年9月對其貪污案件裁定中止審理。一直到2011年8月,在李經緯經住院治療病情穩定后,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才于同月29日在廣州一家醫院內審理了李經緯貪污一案。
張春江:
中國移動的風云人物
2011年7月22日,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原黨組書記、副總經理、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張春江受賄案作出一審判決,以受賄罪判處其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1982年,張春江從北京郵電大學畢業后,歷任遼寧省郵電管理局職員、大連市郵電局副局長、遼寧省郵電管理局副局長。1995年1月后,歷任郵電部移動通信局局長、電信總局副局長和辦公廳主任等職。1999年底,41歲的張春江任信息產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成為信息產業部成立以來最年輕的副部長。
2001年12月11日,原中國電信一分為二,將其資源劃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其中,北方部分和中國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吉通通信有限責任公司重組為中國網絡通信集團公司;南方部分仍保留“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名稱。
這次拆分,既是中國電信的分水嶺,也是張春江職業生涯的分水嶺。因為他的從商經歷,將從中國網通開始。
2003年5月,張春江開始執掌網通,一上任便鐵腕裁員,以迅雷之勢拉開整合大幕。6月11日,吉通重組進入實施階段,網通集團按實收資本1∶1收購吉通4?郾819億元的國有股權。7月15日,網通集團北方融合重組工作全面實施。11月6日,中國網通集團國際通信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為一家專門經營國際電信業務的公司。
2004年1月8日和15日,網通北方公司和南方公司分別掛牌。但時至7月,為實現上市即被注銷,其管理和運營職能一并由集團公司收回。11月16日,中國網通正式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第二天上午又在香港聯交所掛牌。張春江為網通海外IPO畫上了成功的句號。根據香港網通2004年的年報和財務報表,公司實現凈利潤92?郾48億元,此后逐年增加,營業收入保持在800億元至900億元之間,凈利潤超過百億元。張春江的貪婪亦在此之間逐漸滋長。
張春江2010年9月10日被逮捕。審理查明:1994年至2009年,張春江利用職務便利,先后收受北京依鏑電訊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宋世存、北京陽光加信廣告公司董事長楊蕊寧及其丈夫張銳給予的款物共計折合人民幣746萬余元。
沈長富:
移動權力的尋租樣本
2011年11月11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認定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重慶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重慶市第二屆政協常委,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沈長富受賄3616萬元,并以受賄罪判處其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沈長富出生于1951年5月。1982年,他到北京郵電學院深造。1988年起,先后擔任重慶市電信局收發訊臺副主任,無線分局副局長、局長,重慶市電信局副局長。1999年9月重慶移動成立,沈長富先后擔任過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等職務,至案發時已在“一把手”的位置上穩坐了11年。先后獲得郵電部“有突出貢獻專家獎”,重慶市政府授予的“重慶直轄十年建設功臣”、“重慶市60年影響經濟60企業家”等稱號。
在沈長富11年主政中,重慶移動率先完成“網絡全覆蓋”工程,建成中國移動通信農村信息網,并修建了國際領先的重慶互聯網數據中心,使得重慶成為全國四個互聯網骨干核心層之一。
但沈長富從1990年起,就走上了長達20年的貪腐之路。在眾多行賄人中,香港長遠貿易株式會社總經理毛節琦是一個重量級人物。
毛節琦和沈長富是在1997年認識的。當時正值重慶移動通信系統升級換代,毛節琦找到時任重慶電信局副局長的沈長富,希望重慶能采購自己代理的愛立信設備,彼此很快達成了“權力尋租”的默契。重慶檢方指控,1997~2010年,沈長富共7次收受毛節琦所送美元141萬元、港幣600萬元,人民幣26萬元,共計1747萬元人民幣。
實際上在結識毛節琦之前,沈長富即認識了金邦貿易公司、華通國際電訊有限公司總經理薛漢明,且早已嘗到“權力尋租”的好處。1990年,薛漢明和沈長富談成了一筆“買賣”:由薛漢明的公司向重慶電信局供應尋呼機,沈長富利用職務之便提供幫助,每臺給予沈回扣5元錢,后又漲至10元。檢方指稱,1990年至1998年,沈長富從薛漢明處收受人民幣共計162萬余元。
此外,香港友邦電訊公司曾想轉讓持有的重慶澳斯通訊語聲技術有限公司的股份給重慶市電信局,但多次談判未果。后在沈長富的協調下,雙方很快達成了交易。為此,1998年,沈長富先后兩次收受友邦電訊公司法人代表陳樹暢所送人民幣180萬元。
李曉楓:
“經營有道”的廣電巨貪
2011年9月16日,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處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電視藝術理論研究會會長和高校藝術委員會副會長、重慶市廣播電視集團原(總臺)黨委副書記、總裁(總臺長),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李曉楓受賄4909萬元、挪用公款300萬元,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1952年8月,李曉楓生于四川省岳池縣。1997年,他從萬縣市市委副書記調任重慶市廣播電視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正局級)兼重慶市電視臺臺長。2004年11月,任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黨委書記、總裁(總臺長)。李曉楓上任伊始就銳意推進重慶廣電體制改革,實施“制播分離”,曾是中國電視界著名的改革派和風云人物。2007年,作為傳媒界的惟一代表,他又當選了“中國十大創新英才”,并與中國探月工程總指揮欒恩杰、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等人在人民大會堂同臺領獎。榮譽及成績表明:李曉楓在打造重視傳媒上確實功不可沒,經營有道。
2010年10月10日,李曉楓被重慶市紀委“雙規”,從而結束了其在重慶廣電系統13年的任職。
檢察機關查明:重視傳媒股東、上海瀚洋投資公司總經理李耀民于2003年以低于市價29萬多元的價格,將位于上海市虹口區歐陽路289弄1號的住宅一套賣給李曉楓,以感謝其為成立重視傳媒提供的幫助。
重視傳媒另一股東上海旭泓的法定代表人張明華,為感謝李曉楓對其位于重慶經開區的回龍生活小區地塊開發提供的幫助,從2003年7月至2005年8月共行賄112萬元。
2005年,重視傳媒第一副總周西庭送給李曉楓20萬元,希望為其接替總經理職務提供幫助。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周西庭和重視傳媒副總經理劉穎又先后多次給李曉楓和其妻唐遠芬行賄110萬元,以及價值超過14萬元的“大自然”牌木地板。
2005年5月至2010年2月,郭列亞共計送給李曉楓34萬元,為其長期擔任重慶廣電集團廣告經營中心主任提供幫助。2005年9月至2006年4月,李曉楓收受重慶廣電集團大足廣播電視臺臺長劉東旭10萬元,此前,他曾幫助后者調任重慶廣電集團通聯部主任,以及晉升集團衛星電視節目推廣落地辦主任……
吳建文:
高薪不養廉的青年“才俊”
2011年11月8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定原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原總裁、浦東新區人大代表吳建文受賄1187萬元,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挪用公款3355萬元,判處無期徒刑;貪污500萬元,判處有期徒刑15年;隱瞞境外存款110萬港幣,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死刑,緩期執行二年,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1969年9月出生的吳建文,1991年從復旦大學畢業后,即進入新亞藥業工作。在基層工作中,吳建文憑借個人努力和專業知識,很快得到領導的重視和關注,僅6年時間,他就被提拔進入新亞藥業領導班子,成為副總經理。此后,吳建文又平步青云,歷任新亞藥業總經理、董事長,新先鋒藥業總經理,上藥集團抗生素事業部總裁,上藥集團總裁兼新先鋒藥業董事長。
吳建文每月收入3萬元左右,屬于高薪一族,其家境也很不錯,但他看到身邊的醫藥商人一個個都發了大財,心態便一直難以平衡。他決定為此鋌而走險,挖空心思用權力換取金錢。企業內部監督制約的“不給力”,在為他一步步獲得更大權力的同時,又一步步為他走向墮落創造了條件。
2003年,山東某醫藥公司董事長彭某找到吳建文,希望能夠在股權轉讓和藥品原料采購方面得到幫助。作為回報,彭某向吳建文送上130萬元,為其在北京海淀區購買了兩套房產。
重慶某醫藥公司負責人楊某在吳建文的幫助下,獲得了意大利藥品“蘭菌凈”的代理權。該藥品每年的銷售額高達1000多萬元,楊某自然不忘給吳“好處”。吳建文在收取地產商人吳某的賄賂后,以新亞公司的名義花費1?郾53億元從吳某處購買房產,并補貼其交易稅2400萬元。吳某還在吳建文前妻出國期間,主動提供2萬美元的“贊助”。
受賄行為發展到后期,吳建文已經不滿足于簡單的“你給我收”,而是直接向生意伙伴索賄,明確表示“做生意要靈活點,要懂得做人,錢不能一個人賺,一個人賺錢就沒人幫你”、“half to half”(一人一半)。
讓人難以置信的是,2009年,吳建文在明知組織已經對其開展調查后,還是向他人索賄60萬元。
據檢察機關統計,2000年以來,吳建文共受賄35筆,涉案金額高達1187萬余元,平均每年受賄120萬元。
肖時慶:
長袖善舞的政商紅人
2011年4月,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判決,原中國證監會發行部副主任、會計部副主任,銀河證券黨委書記、紀委書記、總裁肖時慶受賄約1546萬元,內幕交易獲利約1億元,構成受賄罪和內幕交易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肖時慶1964年生于湖南邵陽市。大學畢業后,成為中央財政管理干部學院一名教師。1996年,他與中國證監會原副主席王益結識后,以大學教授的身份,作為特殊人才調入中國證監會。2001年,肖時慶擔任東方證券董事長兼黨委書記、總裁。2007年1月,調任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紀委書記、總裁、法人代表,成為政商兩界紅人。
2006年,青島金王謀求上市。因遭反對,在肖時慶幫助下,12月才得以在深交所掛牌。出于酬謝,他送給肖時慶現金20萬元。
2007年10月,億城股份擬向不超過十家的特定對象公開發行2億股股票,獲得中國證監會核準。發行價為每股20?郾29元,最終實際募集資金數額為12億元。為感謝肖時慶的支持,億城股份董事周某讓其以超低價購買了一套該公司開發的萬城華府項目商品房。2008年8月20日,肖時慶以妻兒的名義簽訂購房合同,購得小區海園7號樓8018室。此房購買價格715?郾843萬元,而實際價值為1626?郾43萬余元,中間差價900多萬元。
鑒于肖時慶在“涌金系”魏東操控九芝堂、千金藥業、云南國投等企業過程中提供了幫助,2006年初,魏東出于感謝,并欲借肖時慶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委員身份,為國金證券借殼成都城建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提供幫助,無償為肖時慶提供了大筆云南國投發行的瑞興財產信托理財產品。
早在2004年擔任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期間,肖時慶便得知中石化擬對下屬上市子公司進行整合試點,探索整體上市。2006年,肖時慶利用在銀河證券擔任中石化下屬上市公司財務顧問的機會,獲知其即將啟動第二批下屬上市公司的股改和重組工作。肖時慶給光大證券財務總監胡某打電話,胡稱光大證券正在與中石化接觸。于是在2006年9月21日至30日期間,肖時慶指使其妹肖愛英和鄒國慶利用多個賬戶,斥資約3529萬元購入北京化二股票約430萬股。經司法鑒定確認,獲利約1億元。
王觀超:
“立志”做貪官的董事長
2011年7月15日,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做出二審判決,維持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北京三九汽車實業有限公司原總經理王觀超貪污2629萬元、挪用公款400萬元,數罪并罰,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1965年9月,王觀超出生在山東省郭城縣。1999年,三九汽車實業成立,主要經營汽車進口及銷售,王觀超任副總經理。2003年起,擔任法定代表人、總經理。
王觀超還實際控制著北京佳恒偉業、北京陽光麗達、天津三九國際貿易等公司;世爵汽車專賣店是王觀超用三九汽車實業的資金及品牌,為自己離開三九汽車實業所安排的一條“后路”;北京恒源投資公司系王觀超用于收購三九汽車實業的載體;豐達百通公司則專門被王觀超用于隱匿公款及控股其他公司。王觀超將三九汽車實業大量的資金及業務注入了以上的公司中,盈利歸個人,虧損歸國家,造成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
王觀超一直將侵吞國有資產當作自己的追求。早在2001年,他即在日記中寫道:“多成立幾家公司,用公款在里面玩,賺了歸自己,虧損由國家承擔,大家都是這么做的。”
為此,他熱衷用錢請客,編織關系網,并結識了一批實權人物疏通關系,甚至親自到某名牌大學一個法律研修班學習。在日常管理中,他也經常和財會人員聊天,請教財會知識。他還有意在三九汽車實業內部制造管理的混亂、聘請退休司法人員當“法律顧問”、用搬家公司搬走關鍵賬目、在自己房子對面租房,用來專門觀察自家動靜……正如辦案檢察官所說:“他是將侵吞國有資產當作一門‘事業’來做。”
2008年5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總局與國務院國資委紀委組成聯合調查組,對王觀超展開調查。專案組跑遍大半個中國,飛行達到10萬公里。
專案組聘請專家,對搜到的筆記本電腦記錄的內容進行了全面恢復,發現了王觀超的大量犯罪證據,包括部分公司的賬目及銷售臺賬等。
專案組通過不斷了解,得知王觀超曾搬過家,然后開始對北京100多家搬家公司一年內的經營情況進行詳查,最終于2009年春節前,在北京機場附近找到一間屋子,發現里面藏有重達一噸、一直不見蹤跡的“三九實業”賬本!
李華:
中國移動的“不倒翁”
2011年8月,四川攀枝花市中級法院對李華受賄一案作出宣判,原四川移動黨組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四川省十一屆人大代表李華受賄1647萬余元,以受賄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1959年1月出生的李華,從部隊退伍至四川省郵電系統,最早在一地方郵電局工作,后調入四川省郵電管理局,擔任辦公室主任。移動通信興起后,李華進入了移動通信局。
上世紀90年代初,移動通信局政企分離后,中國電信公司成立,李華擔任中國電信移動通信部門負責人。1999年,電信改革后,中國移動從中國電信中拆分出來,四川移動也因此成立,李華成為四川移動公司第一任負責人,一直到2010年6月被帶走調查。類似在同一級公司“一把手”位置上坐鎮如此長久,在中國移動體系內少有,故許多人戲稱李華為“不倒翁”。
李華對外頗為低調,公開信息中少有其個人履歷情況,屬于比較實干的國企高管,“情商智商都屬一流”。其主導四川移動公司的10年間,也是四川移動飛速發展的10年,基站從1100個發展到1萬個,用戶數從100萬升到1300萬,年運營總額超過100億元,納稅總額達35億元。他因而成為中國移動系統內不可多得的“將才”。
同樣是在這10年間,李華先后為六家公司謀取利益,并收受了其相關工作人員提供的大量錢財。其中,美元176萬、英鎊11萬、歐元2萬、人民幣17萬元、照相機2臺、手表3只、金條4根及價值127萬余元住房2套、價值1?郾38萬元華西醫院貴賓卡、價值10萬元青城山高爾夫會員證、價值37萬元購物卡,累計收受他人財物1?郾647多億元。庭審中,李華對上述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案發后,李華及其親屬已經退還贓款贓物共計1259萬余元。
2010年9月,受前中國移動中央音樂平臺負責人、四川移動數據部總經理李向東案牽連,李華因涉嫌受賄,經四川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四川省檢察院對其作出正式逮捕決定,成都市公安局于當日對李華執行逮捕。而此前,李華已準備前往北京出任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副總裁,甚至公司內部網站已掛出了李華的任職公示。同年11月,四川省檢察院偵查終結,以受賄罪移送,指定攀枝花市檢察院審查起訴。
董躍進:
中通建的“全能裸官”
2011年1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原中國通信建設總公司(簡稱中通建)總經理助理兼進出口貿易部總經理董躍進挪用公款5?郾8億元、受賄91萬元,數罪并罰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董躍進生于1958年。從1999年3月到2008年8月,歷任中通建二處副處長兼進出口貿易部副總經理、總經理;中通建總公司總經理助理、副總工程師、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
董躍進是公司的元老級人物,但其能在公司如魚得水,很大程度上緣于其與頂頭上司、總經理李瑞關系密切。董躍進向李瑞“買官”時間自2000年至2008年,先后送給李瑞人民幣10萬元、美金3000元及財物等,折合人民幣共計13?郾4萬元。這層不為人知的“鐵桿”關系,使得董躍進在中通建內部權力極大,且幾乎無人監督,實際擁有了對外簽訂合同、開具信用證等巨大決定權。如按公司財務規定,超過500萬元的劃款必須由公司副總經理簽字,而身為總經理助理的董躍進卻不受此約束。
2006年,董躍進無意中結識了社會閑散人員馬連龍。交往之中,能說會道的馬連龍博得了董的信任。此后,馬連龍將上海兩名老板張振濤、王康等人介紹給董躍進,幾方洽談了一些委托進口業務,由中通建代理張、王二人等公司進口貨物,并代開信用證,從中收取開證金額0?郾6%至0?郾8%的代理費。
不久馬連龍成立了北京中潤德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為增加公司銀行賬戶的資金流量,從而向銀行申請授信額度,馬連龍向董躍進提出將相關貨款先匯到其公司,此后再轉回中通建。
董躍進“默許”了馬連龍的要求。于是,中通建共有5?郾8億余元公款進入中潤德公司的賬戶,至案發,仍有1300余萬元未能歸還,造成國有資產的嚴重流失。
為回報董躍進,馬連龍多次向其行賄。2007年春節前,馬連龍送給董躍進1萬元;2007年下半年,在馬連龍的辦公室,董躍進一次就收下50萬元;2007年末至2008年春節,董躍進又先后兩次收受馬連龍的40萬元。
董躍進案的轟動,除涉案資金巨大之外,還在于其妻兒多年前就已攜財物移居美國,而本人則常年獨自在國內生活,是一個名副其實、十分惹眼的“裸官”。這更加讓其肆無忌憚、后顧無憂,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其結識社會閑散人員,甚至接受性賄賂等。
(責編: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