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沛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雙新”工作,每年都將“雙新”工作列為為民辦實事工程,并多次召開“雙新”工作推進會、調度會和相關部門協作會,把“雙新”計劃項目納入全縣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考核體系,并嚴格兌現獎懲。
沛縣是一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人杰地靈,物華天寶;沛縣是一塊沸騰和崛起的土地,生機勃勃,活力張揚。深厚的漢文化底蘊賦予了沛縣鐘靈毓秀的誘人魅力,造就了沛縣人勇創大業、敢為人先的豪情和氣概。125萬勤勞的沛縣人正為“打造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龍城水鄉新沛縣”的宏偉目標而默默耕耘著,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扎實推進新農村新家庭計劃。幸福工程,傾力構筑著美麗幸福的家園。
近年來,沛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雙新”工作,每年都將“雙新”工作列為為民辦實事工程,并多次召開“雙新”工作推進會、調度會和相關部門協作會,把“雙新”計劃項目納入全縣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考核體系,并嚴格兌現獎懲。領導的高度重視,宛如一盞盞明燈,為“雙新”工作指明了前進的方向;領導的親切關懷,猶如一縷縷甘泉,化作無限激情與力量,讓沛縣人在“雙新”建設中闊步邁進。
2009年初,沛縣作為省首批“雙新”計劃項目試點縣,先期在兩個鎮四個村二十個家庭進行試點,實施了“五進五促”工程,推進了“雙新”計劃項目建設。沛縣的做法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和認可。2009年10月,沛縣在全省“雙新”推進會上作了典型發言。但沛縣人沒有因此而自滿,而新的生機就在他們的“不滿”中孕育,在他們的總結中成長,在他們的探索中升華,“五進五促五創”工程在全縣的全面實施豐富了“雙新”建設的內涵,提升了“雙新”工作的品位,彰顯了“雙新”品牌的魅力。資金技術進村戶,促生產發展,創興業之家;優惠政策進村戶,促生活寬裕,創富裕之家;人口文化進村戶,促鄉風文明,創文明之家:服務陣地進村戶,促村容整潔,創健康之家;陽光計生進村戶,促管理民主,創和諧之家。“五進五促五創”工程正改變著農村的村容村貌,改變著農民的婚育觀念和生產生活方式,把他們帶入富裕、文明、健康、和諧的幸福軌道,譜寫著新農村新家庭華麗動人的篇章。
“五進五促五創”工程,無疑是成功的,但如何進一步拓展,“雙新”工作的功能,如何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其中,成了沛縣人思考的一個新課題。通過一次次調查研究,一回回群眾座談,沛縣圍繞“幸福家庭十大行動”,在全縣村級創立了“新家庭幸福促進會”,搭建了“一會五組”新平臺,“雙新”建設又一次實現了新的飛躍。
發展經濟,富裕農民,是“雙新”建設的落腳點。富民促進組鼓勵農民跳出傳統種植業,大力發展特色高效農業,在政策扶持上,全面落實縣、鎮、村制定的優待優惠措施;在資金問題上,積極協調“小額貸款”;在技術能力上,通過人口學校授課、開展致富技術講座、邀請專家下鄉指導等方式,不斷增強家庭的“供氧”和“造血”功能;在產品銷售上,積極發揮橋梁作用,為廣大農民開辟廣闊的銷售渠道。菜棚、鴨棚和菌棚“三棚”建設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村民每建一棟鋼架大棚,縣、鎮兩級財政就補7500元,“三棚”的大面積擴張,讓農民拋棄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傳統程序,當大地銀裝素裹、白雪皚皚時,那一座座、一排排溫室大棚里依然是花紅菜綠,果蔬飄香,一派生機盎然的豐收景象。然而,僅僅靠農業一條腿走路,對耕地資源并不豐富的沛縣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富民促進組積極引導農民從田間走向車間,發展工業,龍固鎮的汽車坐墊、開發區的寶億鞋廠、安國鎮的板皮加工……富民促進組為農民的發展能力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仿佛一把把“金鑰匙”,幫助農民打開了一扇扇富裕的大門。
傳播文化,弘揚新風,是“雙新”建設的切入點。文化引導組巧妙利用人口文化陣地,宣傳政策,提供信息,傳播知識,開展活動。一座座寓意深刻的主題雕塑、一面面圖文并茂的文化墻體、一本本話語親切的浮雕石書、一幅幅生動鮮活的宣傳畫面……集政策性、知識性、趣味性、觀賞性于一體的人口文化園區,讓廣大群眾在閑暇休憩的輕松氛圍中接受科學、文明、進步新型人口文化的熏陶。全縣很多村建立了人口文化書屋,藏書豐富,種類繁多,成為農民遨游知識海洋的寶庫,以文化和知識的力量,不斷改變著農民的思想,改變著農民的生活。另外,借力嗩吶藝術團、剪紙等民俗開展新型人口文化宣傳,將家庭人口文化融入到群眾生活中,極大地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文化引導組用優秀的文化熏陶人,用先進的文化引導人,成為“雙新”建設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倡導文明,引領風尚,是“雙新”建設的著力點。文明倡導組通過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好夫妻”、“好鄰居”等評選活動,并設立“民星榜”,打造新農村新家庭新農民的“星光大道”。通過評先進、樹典型,積極引導群眾講究文明,崇尚科學,破除封建迷信,弘揚婚育新風,增強村民之間互助合作、平等互愛意識,以德治家、文明立家、節約持家,和諧興家。典型不斷涌現,文明新風勁吹,好比一粒粒“金種子”播撒在沛縣大地,結出一顆顆文明碩果。
身心健康,幸福之源,是“雙新”建設的基礎點。健康指導組有計劃、有組織地為群眾提供生殖健康、避孕節育、青春健康、男性健康等健康服務,指導群眾加強家庭保健知識教育,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群眾的整體健康水平,鞏固了群眾的生命之基、快樂之本、幸福之源。家是船,愛是帆,身心健康是群眾幸福的港灣,擁抱健康,享受生活,成為新農村新家庭新農民的新追求。
方便群眾,維護民權,是“雙新”建設的立足點。便民維權組全面落實政務公開,提高人口計生工作透明度,并進行提前告知、溫馨提醒,讓群眾對即將享有的權利做到早知道。“誠信陽光計生行動”、“請農民兄弟姐妹評計生”、“請流動人口評計生”和“雙述雙評”等活動的開展,猶如一劑劑靈丹妙藥,撥開了干群之間的“迷霧”,架起了一座座美麗的“連心橋”,實現了干部群眾之間的融洽與和諧。
春播秋收,天道酬勤,一份汗水,一份收獲。截止目前,全縣有120多個行政村建成幸福家庭促進會,并規范運行。一頭連著政府,一頭牽著百姓,全縣10000多個農村家庭搭乘“新家庭幸福促進會”的快車向幸福出發,幸福家庭就像池塘水面上的漣漪,一圈一圈地擴張開來。《中國人口報》、《江蘇人口信息》等國家和省級人口計生媒體介紹了沛縣“雙新”項目的做法和經驗,2011年9月,沛縣再一次在全省“雙新”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介紹,沛縣“雙新”模式在全市全面推廣。
回首過去,汗水孕育碩果,展望未來,拼搏再鑄輝煌。沛縣的“雙新”工作正以嶄新的姿態和獨特的魅力,走向一個又一個收獲成熟和喜悅的季節,描繪出一幅又一幅壯觀與靚麗的美景,譜寫出一曲又一曲和諧與美妙的樂章!
(作者單位:江蘇省沛縣人口計生局)
(編輯 林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