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乒乓球是中國的國球,是一項以室內為主的運動,也是一種世界流行的球類體育項目。乒乓球第一次作為正式項目出現在奧運會的賽場上,是1988年的第24屆漢城奧運會。奧運會乒乓球賽原設有4個比賽項目: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2004年雅典奧運會期間,國際乒聯主席沙拉拉宣布,在不增加參賽人數的情況下,在2008年奧運會上以團體比賽取代雙打比賽。
前期準備
熟悉比賽場地和規程
首先要熟悉比賽場地及賽事主辦方的有關規定,進而選取適合自己的拍攝點位,做到心中有數。如對拍攝位置有特殊需求,如馬道拍攝,在賽事主辦方提供此項服務的基礎上,必須提前申請和預約,以便獲得此項權利。
由于乒乓球賽事的規則在近些年不斷變化,因此在賽前要對比賽日程、相關的規則進行全面了解,并準備相應的攝影器材,確定報道重點和設置相應的報道題目,做到有備無患。
賽前還要對現場光線條件有所了解,確定相應的拍攝模式。同時要兼顧觀眾席的拍攝,搜尋觀眾席上的特殊人群和任務,以便在合適時機拍攝觀眾情緒和重點任務表情。
了解參賽運動員及其技術特點
乒乓球運動員在賽事中都有其典型技術打法和表情瞬間,在賽前要充分了解和熟悉主要參賽運動員的技術特點和在賽場的表現,有針對性地選擇其典型動作和典型瞬間,提前謀劃拍攝點位。
相對而言,單打項目的拍攝要比雙打和混雙的拍攝容易一些,雙打和混雙項目由于配合的運動員技術和打法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組合特點,他們在賽場上的表現也各有特色。有些雙打和混雙運動員很難將他們集中在畫面里,所以事先了解這些組合的技術特點和打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器材準備
隨著攝影器材跨越式發展,拍攝乒乓球賽事在器材方面的要求已經變得相對簡單。不過,對于攝影記者在賽前的器材準備方面也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不僅要能夠滿足賽事拍攝的需求,還要為創作進行準備。
拍攝乒乓球賽事一般要準備兩臺機身,一臺配置長焦鏡頭,用于拍攝比賽動作照片或遠處的新聞事件;一臺配以中焦或廣角鏡頭,用于創作或關注近處新聞事件、隨時跟近拍攝。所需鏡頭大致有廣角、中焦、70—200毫米、300毫米、400毫米、600毫米鏡頭等,再配獨腳架一個。
拍攝要點
1. 拍攝位置的選定
場地擋板外四周都可拍攝,但要考慮到賽事主辦方給電視直播所留的位置和活動區域,同時考慮到觀眾的視線。在觀眾席上的攝影區域,則可拍攝大場面或一些運動幅度比較大的運動員的動作照片,也便于將賽事的標識或LOGO納入畫面。
2. 站位
一般站在運動員執拍一側的拍攝區域,這樣容易將球拍攝在畫面之內,而且運動員表情、動作、神態相對飽滿。同時,通常要選取重點運動員教練對面的位置進行拍攝,這樣既可以拍攝運動員的動作,也可以拍攝教練為隊員加油和指導的畫面。
在突出主體的同時,也要注意交待賽場背景,盡量向讀者傳遞更多的信息。
3. 拍攝模式
標準的乒乓球比賽場地的燈光要求照明度為1500~2500勒克斯,所有球臺的照明度是一樣的。觀眾席上的照明度會明顯低于比賽區域的照明度,要避免耀眼光源和未遮蔽的窗戶的自然光。比賽場地的地面應為木制或經國際乒聯批準的品牌和種類的可移動塑膠地板。地板的顏色不能太淺或反光強烈,會是紅色或深紅色。館內比賽區域的空氣流速控制在0.2~0.3米/秒之內,溫度為20~25℃。
因此,在到達乒乓球比賽場地進行拍攝之前,首先根據場地的條件確定曝光模式,依據現場光線和地面顏色等情況調節白平衡。同時,最好將帶有廣角或中焦鏡頭的機身的白平衡設置在自動模式,便于隨時移動拍攝和在場地各區域抓拍。通常來講,在標準的乒乓球比賽場館,相機感光度為ISO 1600~2500,速度可達1/800~1/1000秒;普通的場館感光度可提高到ISO 3200~6400,快門速度可達1/500~1/640秒。
4. 兩個基本瞬間
一個是運動員的動作,這是絕大多數體育攝影所追求、極力表現的;另一個就是運動員的表情。
乒乓球運動的對抗激烈程度看著雖然沒有其他一些項目強,但很多時候整個比賽過程中卻充滿了跌宕起伏、瞬息萬變的態勢。表現動感和比賽過程中的典型瞬間是攝影記者必須要做到的。
就現在數碼相機的性能而言,拍攝較為精美的動作照片已經不再是難事,但要想在照片中體現出“勢”,則還需要認真研究和實踐。這需要對運動員的技術特點、現場表現進行充分了解和把握,也需要對現場條件進行有效選擇。其中角度、背景、光線等顯得尤為重要。
至于怎樣表現動感,有很多種方法,比如用比較低的快門速度,使運動員的頭部及身體是清楚的,而手有點虛,并且球在拍前拉成一條線,甚至用非常低的快門速度以至乒乓球從球臺的一邊到另一邊拉成了一條弧線。但最重要的是無論如何,要將球收入畫面中,否則照片的價值就不大了。
5. 妥善調節相機功能
“凝固”動體的快門速度取決于三個因素:動體的動速、動體的動向及動體與相機的距離。一般的規律是,動體的動速愈高,所需的快門速度愈快(動體的動向和與相機的距離不變);動體與相機的距離愈近,所需的快門速度愈快(動體的動速和動向不變);動體的橫向運動與斜向運動、豎向運動相比,所需的快門速度前者最快,中者次之,后者更次(動體的動速和與相機的距離不變)。 掌握了這一規律,不僅能根據三個因素的具體情況,選用適當的快門速度,而且還可增強應變能力。
就乒乓球賽事而言,調節相機曝光組合的目的除了為確保畫面質量,更是為體現畫面的張力,夸張動態的猛烈性和激越性,進而渲染一種緊張氣氛。因此,在拍攝過程中可以不斷嘗試,尋找最佳的拍攝效果。如果賽場氛圍激烈,則一般不要用慢門進行拍攝,以免無法拍攝到運動員情緒的典型瞬間。
抓取賽場的動情瞬間
乒乓球比賽是相對較為激情的運動項目,如何有效記錄現場的氛圍和賽場上運動員的情緒,則需要實時把握,不能有絲毫懈怠。一般而言,一些乒乓球運動員都有自己表達或宣泄賽場情緒的方式,吶喊、跳躍、微笑、咬牙切齒、慣用手勢……這些需要在比賽中認真觀察和總結,耐心等待典型特征表情的到來,而不是“撞大運”。
對于一些出現冷門的比賽,無論是著名運動員還是爆冷運動員都需要關注,同時也要關注雙方教練、觀眾的情緒變化,要懂得新聞信息的所在。要隨時注意兩人在場上的位置空間,力爭能夠拍攝到兩人在同一畫面中的情緒反差。
此外,對于運動員在賽場上的情緒變化,也要選取較好的背景進行襯托,例如有關對手相關信息的傳遞,則對這些瞬間起到很好的詮釋作用。
要拍攝運動員的表情,發球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發球時運動員動作幅度較小,有利于抓取其表情;特別是發高拋球時,運動員頭部仰起,眼睛盯著高拋的乒乓球,嘴微微張開,有時甚至伸出半截舌頭;眼睛與球位置的不同也能拍攝出許多具有情趣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