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期我們將利用之前所介紹的照明技巧,和大家一起探討如何行之有效地構圖。
第一步,我們要先在心中描繪出想要拍出的成品的構圖。這個步驟對于拍攝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省略此步,胡亂擺放被攝物體的話,常常會令自己變得迷茫,不知該如何拍,既白白浪費了時間,也浪費了膠卷,一番辛苦后卻拍不出一張令自己滿意的作品。我在拍攝之前,通常都會先用黑色鉛筆將自己設想好的構圖描繪在草稿紙上。讀者朋友們也可以嘗試用電腦將不同的照片進行組合,然后再創作成品預想圖。在日本,將這個為了拍照事先設計構想圖的步驟叫“做草圖”。
然后根據草圖放置被攝物。首先,應該先擺放好作為照片核心的物體,或是最想突出的被攝物(如例圖1),再根據鏡頭的長短來考慮透視圖的不同,一邊考慮被攝物的大小一邊通過取景器確定被攝物體的安放位置。如果事先了解了取景器的范圍,借助尺子和筆框出畫面輪廓,會使構圖變得相對容易。在拍攝這次例圖的時候,我們使用的是金屬制的規尺(例圖2,快照1)。
進行到這步之后,我們差不多就要開始布置照明設備了。有人習慣于安放好所有物品后再安排照明,但上期我已經介紹過,只要稍微移動被攝物的位置就很有可能會使被攝物的高光部等因素發生變化。所以如果設置完照明后再打算移動核心被攝物的話,也許會受其他物體的干擾,使移動不能順利完成,還會移動那些好不容易擺放完成的物體。因此,我更傾向于布置好最想突出的被攝物后,就直接著手布置照明設備。
之后,再依次擺放好其他被攝物(例圖3)。這時候,我們按照之前構思好的草圖進行拍攝的話,因為相機的角度或照明等因素,會遇到很多不能拍出預想效果照片的情況。這是拍攝中會經常出現的問題,所以不要慌張,要沉著靈活地應對。由于不改變照明和布景,只通過改變鏡頭,就能使畫面效果前后相異,所以大膽地更換鏡頭(或改變焦距)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如果打算后期要在照片上加文字的話,一定設法不要讓文字與核心物體重疊,拍攝時就要注意畫面的留白。
如果由創意指導或設計者來制作草圖的話,在將很多張照片合成為一張的時候,會因為一些原因——比如設計者不了解鏡頭的透視等等,使我們拍不出預想的照片。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攝影師的我們,為達到整體的和諧,要堅持表明自己的意見。
所有被攝物都擺放好后,再修改開始設想好的照明方案。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多打幾盞燈。如果拍出的畫面中被攝物的清晰度不是很好,可以用切得很小的橡皮之類的東西,將被攝物位置墊高進行細微調整(快照2、3)。
在拍攝菜肴的時候,隨著拍攝時間的增長,會使菜肴剛出鍋那種“咝咝”作響的感覺蕩然無存,熱氣也沒有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最好在拍攝前擺放多個空盤子來確定構圖(快照4)。去掉空盤子的時候,最好也在能看清最終擺放的位置上做好記號,可以用鉛筆進行標記,大多數的情況下會在相應的位置上放橡皮或是重物(快照5、6)。
個人認為預想構圖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感覺。但熟練地構思草圖,根據預想來拍攝,很大程度上與實踐經驗是分不開的。所以讀者朋友們,節假日的時候,拿著相機和自己喜歡的物品去拍照吧。相信你的攝影水平會在大量的經驗積累下有很大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