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法國左翼的社會黨總統候選人弗朗索瓦·奧朗德都和右翼的現任總統薩科齊形成鮮明對照:奧朗德體形微胖,性情溫和,被一些政客嘲笑為“棉花糖先生”、“沒種的男人”。薩科齊身材消瘦,充滿干勁兒,甚至有些好斗;奧朗德自詡“普通先生”,天天騎自行車上下班,許諾一旦當選總統就要自減三成薪水,薩科齊卻喜歡穿名牌、開豪車,過著明星般“奢華、自戀”的生活,綽號“亮閃閃總統”。
但現在,“普通先生” 奧朗德變了樣。他摘掉了原先那副玻璃瓶底般厚重的眼鏡,換上時髦的無框眼鏡;告別了巧克力蛋糕等最喜歡的食物,讓自己努力瘦下來。他竭力爭取選民青睞,并大聲說“我是下屆總統的最合適人選”。2012年4月22日,他在法國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中,與薩科齊一起勝出,并以28.63%的支持率領先于薩科齊,成為1988年以來在第一輪總統選舉中得票最高的社會黨候選人。根據此前的數次民意調查,奧朗德很有可能在5月6日的第二輪選舉中擊敗人民運動聯盟黨的薩科齊。
密特朗是他的偶像
1952年,奧朗德出生于法國魯昂。他的父親曾是一名醫生,母親是工人,曾在社會服務部門工作,與左派走得很近。奧朗德14歲那年,父親賣掉診所,舉家遷往巴黎市郊。
10歲時,電視節目讓奧朗德對政治產生了興趣。那時的法國電視只有一個頻道,人們每天都能看到時任總統戴高樂的激情演說。小奧朗德告訴家人,自己長大后也要當總統。后來,電視上一位鋒芒畢露的年輕議員吸引了他的注意,那就是1981年成為總統的密特朗。據說,奧朗德如今處處模仿密特朗,連他的演講動作——雙手握拳、在胸前上下擺動也是從密特朗那里學來的。
密特朗確實是奧朗德的政治“貴人”。奧朗德早年先后就讀于法國高等商學院、巴黎政治學院以及國立行政學院等精英學府,也是學生組織的活躍分子,并早在1974年就開始在學校組織同學為社會黨人的競選助威。他后來說:“作為一個左派青年,我只想對我的陣營有所貢獻,因為我認為它是公平、進步、創新及自由的代表。就是這樣,我很自然地加入了法國社會黨。”
1981年是這個年輕人永遠難忘的一年。奧朗德后來回憶說:“5月10日,我得到了人生中最美好的禮物。”那天,密特朗當選法國總統,當時帶領助選陣營的正是奧朗德。隨后,奧朗德也進入愛麗舍宮,作為總統府顧問參與處理經濟事務。密特朗上任后,采取非常激進、左傾的計劃,包括對銀行進行國有化等,奧朗德主張擴大政府開支,實行財政赤字,刺激經濟,這些都在政府政策中有了一定的體現。
“那年還有一次難以釋懷的失利,在克雷茲省的選舉中,我輸給了希拉克。也是從那時起,我與希拉克展開了長期的政治角力。”當時,奧朗德作為社會黨成員參加法國克雷茲省的議員選舉,并在選舉中敗給了他的政治宿敵、后來的法國總統希拉克。那次失敗,讓他開始認真思索該“如何行動,如何使國家充滿活力,如何帶領國家前進”,“如果不喜歡她的人民,不了解她的歷史,聽不到她最深處的呼吸,我們又怎么能管理好一個國家?”
能帶來機遇,也會帶來風險
實際上,除了作為密特朗幕僚的這段經歷外,奧朗德并沒在中央政府任過職,只當過法國西南部一個1.5萬人口小城的市長。不過,他從1997年至2008年長期擔任社會黨第一書記,贏得黨內支持,為參加總統大選打下了基礎。2011年,奧朗德戰勝現任社會黨第一書記奧布里,正式參加總統選舉。他在獲提名后說:“我將繼續實現法國夢,讓所有生活在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公民都能夠堅信真正的平等與進步。”
2012年初,奧朗德提出了振興法國的60項計劃,其中包括重塑法德關系、分離銀行的儲蓄與投資業務、削減法國核發電量而改用其他可再生能源等主張,還提出要對富人大幅度增稅。
有媒體稱,社會黨人對奧朗德當選寄予厚望,因為在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歷史上,社會黨除密特朗任總統的14年間主政或共同執政,多數時間在野。如今法國受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影響,經濟低迷、失業率高企、貧富差距加劇。奧朗德打出變革牌,提出增加就業、提高福利等許諾,雖然他沒有什么執政經驗,但這些口號能博得很多選民好感。
但很多人也認為,奧朗德上臺將讓法國面臨“危險”。因為在當前的歐債危機中,薩科齊正與德國總理默克爾一起堅定地“勒緊腰帶過難關”,在他們看來,歐債危機的起源,是一些政府的開支無度,唯一的解決辦法是咬緊牙關緊縮財政。奧朗德政治立場偏左,主張財政緊縮沒用,“因為這會讓民眾身上的負擔無法忍受。”有人預測,奧朗德上臺后如果與薩科齊的經濟政策分道揚鑣,他會放松對赤字的約束,大肆印鈔票,增加政府開支,結果要么是聽任通脹發生,要么是目前的“默科齊”聯盟瓦解,各國退出歐元區。
在對華政策上,奧朗德說要重新審視法中關系,因為目前兩國關系并不完美。他曾說:“我們在經濟議題上可進行許多討論,比如匯率等。”與薩科齊相比,奧朗德從未訪問過中國,也未與中國領導人見過面,可以說是處理法中關系的一個新手。
感情生活有點“離譜”
在生活中,奧朗德表面上看循規蹈矩,但也有不少“離譜”的地方,婚姻就是如此。
奧朗德曾經和2007年代表法國社會黨競選總統的羅亞爾長期同居。1978年,兩人在法國國立行政學院的一個晚會上相識,從那時起開始了一段長達29年的愛情長跑。畢業后,他們分別在總統辦公室及部長辦公室工作,可謂法國政壇的金童玉女。1992年,他們的第四個孩子出生,時任法國環境部長的羅亞爾不顧奧朗德反對,將消息公諸于媒體,甚至允許電視與報紙公布嬰兒照片。她大膽的作法,讓當時行事低調的奧朗德獲得了“羅亞爾先生”的綽號。
兩人雖然同居20多年,卻始終沒有結婚。2006年,兩人同上一個電視節目,自始至終手牽著手。不過,當人們問及奧朗德兩人關系如何時,他卻強調他們是“兩個自由人”。而且,兩人最終因政治分手。2007年,羅亞爾積極參與總統競選活動,這讓兩人關系出現微妙變化,徹底結束情侶生活。羅亞爾當時承認:“兩人緊張的關系不利于競選。”
與羅亞爾分手后,奧朗德2010年又公開承認了他與記者特里維勒的戀情。特里維勒出身貧寒,父親在戰爭中負傷成為殘疾,母親則是一位普通的溜冰場收銀員。特里維勒憑借自己的努力,在《巴黎競賽畫報》擔任記者超過20年,她也因此熟諳法國政治,并在奧朗德總統競選活動中助其一臂之力,甚至幫他成功減肥10公斤,這也是法國人熱議的話題之一。不過,目前兩人都表示,不愿意匆忙結婚。參照奧朗德和羅亞爾的感情波瀾,特里維勒能否如愿當上第一夫人,眼下還真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