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航天部門眼下正掀起強有力的反腐風暴。據悉,在開發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的過程中,發生了65億盧布(1盧布約合0.20元人民幣)的公款被非法侵占的丑聞。俄羅斯航天署下屬的俄羅斯航天系統公司總裁兼格洛納斯系統總設計師尤里·烏爾利契奇為此被撤查,成為風口浪尖上倒下的新聞人物。
60后的總設計師
烏爾利契奇于1962年在莫斯科出生。他曾經先后就讀于莫斯科國立測繪大學、莫斯科國立技術與管理大學和俄羅斯總參軍事科學院,擁有工學博士學位。1984年,烏爾利契奇進入科研設備研究所擔任科研工程師,它的前身是1946年建立的885研究所。1991年12月11日改名為俄羅斯空間設備研究所,7年后改為國家公司,2009年重組為俄羅斯航天系統公司。從上個世紀50年代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開始,這個機構就致力于太空探索工作。
2001年,烏爾利契奇被任命為俄羅斯航天系統公司總裁,2004年又兼任總設計師。在其領導下,這個企業成為“16個科研領域的領先機構”。從2006年開始,烏爾利契奇擔任了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格洛納斯系統與美國的GPS系統、歐洲的伽利略系統和中國的北斗系統并稱為四大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建設,一共由24顆衛星組成,均勻分布在3個近圓形的軌道平面上。目前,格洛納斯系統有24顆衛星正常工作,還有數顆衛星在維護和備用中。這套系統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經濟價值,有了它,俄羅斯在衛星導航方面就不必受制于其他國家。
作為俄航天事業的少壯派領軍人物,烏爾利契奇成績斐然,擁有一系列耀眼的頭銜,他是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主席團成員,俄羅斯政府總理下屬經濟高科技領域首席專家總設計師理事會成員,俄羅斯聯邦政府軍工委員會科技理事會成員,俄羅斯太空微技術跨行業理事會聯合主席。在學術成果方面,他的學術著作有100多部,有10項發明專利,曾經獲得友誼獎章、二等祖國勛章,還是科技領域俄羅斯政府獎獲得者。他曾經如此描述自己從事的事業:“今日空間技術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和社會改革的工具。衛星信息系統所帶來的機遇,是經濟成長前景的重要部分,也直接提高了工商業的效率,并將生活質量提升到一個新高度。”目前,俄羅斯共有118顆民用和軍用衛星在軌道上運行。不久前,俄副總理羅戈津表示,根據俄羅斯國家軍備計劃,俄在2020年前“必須將導彈襲擊預警、偵察、通訊、制圖和導航等100多顆衛星送入軌道”。這本應該是烏爾利契奇大有可為的時候,然而貪腐案件的發生,葬送了他的事業和前程。
令人震驚的挪用案
這個貪腐案件可追溯到2011年,當時,俄羅斯航天署的調查人員發現,航天系統公司將建設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定貨任務交給了屬下兩個子公司,并向上述公司賬戶上轉入不少于32億盧布資金。2012年3月,航天署署長波波夫金發表聲明稱,要停止這種不恰當使用撥款的方式。航天系統公司副總裁戈盧布隨后也發表公開信,指責波波夫金這樣做是要“搞垮整個航天工業”,并提議其辭職。沖突公開之后,身為航天系統公司總裁的烏爾利契奇立刻去國外療養,休息了兩個多月。
到2012年7月,烏爾利契奇本人的問題暴露了。當時,他正打算去英國范堡羅參加航展,波波夫金也已同意。就在臨行前幾天,駐航天署的俄聯邦安全部門代表來到公司,交給烏爾利契奇一份文書,稱先前對其出國的許可失效,原因是他“掌握非常重要與絕密的信息”,限制其離開俄境,直到2017年1月27日。就在這段日子里,俄內務部第4局和經濟安全與反貪局的調查人員對烏爾利契奇的辦公室進行搜查。他們找到了證據,證明2006至2008年度用于格洛納斯導航系統的資金中,有5.65億盧布屬“不合理開支”。不過,當時烏爾利契奇并沒成為被告人,且以濫用職權罪名立案的案件也沒有確定具體的被告。
今年9月,波波夫金宣布,航天署的檢查人員將他們查獲的材料轉交給內務部第4局,這極大地加快了調查進程。執法部門最后確定,聯邦政府投入格洛納斯系統的資金,有65億盧布被非法侵占。11月11日,俄政府下屬的軍事工業委員會作出決定,烏爾利契奇被解除格洛納斯系統總設計師職務,由他的副手切列米辛代理。航天署表示,這一任命是臨時的,因為需要時間來尋找合適的人選。但有一點非常明確,新人選不是從內部產生,而是能整肅該公司財務秩序與紀律的人。根據目前的程序,俄聯邦資產管理局應審議航天署遞交的材料,將其轉至俄經濟發展部,最后轉交到總統辦公廳,由后者下指示給俄聯邦資產管理局。這些程序走完后,航天系統公司將召開經理理事會非常會議,決定烏爾利契奇是走還是留。克里姆林宮消息靈通人士表示,整個調查過程將在最短時間內結束,因為總統辦公廳主任伊萬諾夫將親自負責這起案件,直接下達指示。此前,伊萬諾夫在接受俄媒體采訪時指出,他在2010年就發現格洛納斯系統專項預算被挪用的事實,但當時不能公開透露此事,因為這可能影響調查。
目前,烏爾利契奇已經以身體不好為由請辭總裁一職。俄新社轉引波波夫金的聲明稱,他認為烏爾利契奇的辭職將會得到批準,因為此舉將有利于案件的調查,不過他也強調,在沒有發現烏爾利契奇任職期間本人有違法行為的情況下,仍能在航天領域工作。
案件影響俄航天系統格局
烏爾利契奇是否涉及貪腐,是否要負刑事責任,目前難下定論,調查還在進行中。但毫無疑問,此事將對俄羅斯的航天事業造成重要影響。據俄羅斯《生意人報》稱,隨著烏爾利契奇去職,俄羅斯航天系統公司將發生結構性變動:公司管理與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將由不同的人來領導。而早在2012年6月,波波夫金就與時任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聯名寫信給總理梅德韋杰夫,建議格洛納斯導航系統總設計師的職責應由兩個人分擔:一個人負責系統的軍用部分,另一個人負責民用部分。
此案也可能影響俄航天署副署長希洛夫的仕途。他長期以國家訂貨人的身份負責格洛納斯項目。執法部門確認65億盧布被非法侵占后,航天署對領導層工作重新分工,格洛納斯項目改由副部長達維多夫負責。此前的2011年5月,希洛夫已因格洛納斯衛星不斷出現故障而遭到時任總理普京的訓斥。俄媒認為,這次希洛夫很可能被撤職。
資金挪用大案爆發后,俄航天署難辭其咎。除主管領導要被問責之外,航天署也要進行調整。此間有報道披露,目前相關部門已經準備了俄航天署改組的3種方案:第一種是加強航天署的管理者角色。據航天署匿名人士透露,目前航天署沒有資源來影響下屬公司及其領導層,因為整個生產體系都是俄聯邦資產管理局直屬。如果航天署能得到航天領域所有企業的直接管轄權,現有的問題就會得到部分解決。目前只有主管軍工的政府副總理羅戈津堅持這一方案。他日前在有關會議上說,必須“擴大俄聯邦航天署的權力、責任和職能”,成立“俄羅斯航天領域的新一體化機構”,并計劃將航天署員工增加至450人,還要為他們加工資。
第二種方案是創建俄羅斯航天署國有公司。航天署提出建立17個局、科技理事會、監事會董事局,同時將行業所有企業按專業方向重組為8個控股集團(包括載人航天綜合體、推進系統公司、自動航天綜合體、航天發動機制造綜合體、軍用導彈綜合體、航天儀器制造綜合體、特種航天綜合體和指揮系統公司等)。航天署認為這一方案是理想的。
第三種方案就是建立統一航天火箭股份集團“航天工業”,同時國家采購者的功能也轉交給它。在該方案里,航天署仍然保留署的地位,但只負責俄航天領域的政策規劃,其它職能都被剝離。羅戈津和波波夫金都反對這一方案。究竟俄航天部門采用哪種方案,還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