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最值錢的,它是不可或缺的資源,無法再生,而全時云會議的目標就是幫助人們更高效地工作,更有效地節省時間。
云計算的概念已經風靡了許久,自2010年開始,幾乎所有的互聯網企業、IT企業甚至媒體都在炒作“云計算”。轉眼間兩年過去了,云計算的概念依然火熱,但云計算究竟帶給了我們什么?云計算有哪些真正會改變我們生活的服務?
云計算與視頻會議
對于中國的云計算,全時CEO陳學軍直言不諱地說:“中國都在‘忽悠’云計算,但美國根本沒人談概念,他們只關心應用,你解決了誰的什么問題。”
黑莓當時的成功很簡單,就是解決了人們用手機收發郵件的問題。那么人們希望的云計算應用將解決哪些問題呢?
社會已經不再是過去的社會了,在過去我們可以把所有的資源放在自己身邊,但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就像陳學軍所說:“沒有WTO,就沒有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沒有全球化的趨勢,就不會有我們的生意”。當中國加入WTO以后,當企業變得越來越全球化之時,視頻會議的機會來了,全時的機會也來了。
據業內人士分析,隨著網絡技術的成熟與行業技術的完善。未來視頻會議的發展將駛入快車道。以目前情況來看,其未來發展主要有兩大趨勢——融合發展以及“走出”會議室的移動性應用。2011年7月12日。全時云會議的上市,正式宣告中國在云計算的商務應用領域邁向新的里程碑。
根據2010年發布的軟件技術報告顯示,歐美商務人士認為最重要的云計算應用依次為網絡會議、銷售流程自動化、電子郵件、協作以及網站流量分析,網絡會議以56%的得票成為最受期待的云計算應用。陳學軍告訴記者:“美國人不把視頻會議看作視頻會議,美國人的理解是通信的Saas,把通信息務化。”
全時的定位是商務協作通信服務商,提供包括語音、數據、視頻等全方位信息的一站式融合通信解決方案,可以說是中國網絡視頻會議市場的先驅。核心的技術、靈活的業務模式和良好的品牌聲譽,讓全時坐穩了國內遠程會議的第一把交椅。
現在,倡導“統一會議”的全時,憑借網絡視頻會議得到快速發展,并成為繼微軟、恩科、Citrix后,全球第四家擁有自主研發技術平臺(saas)的公司,陳學軍介紹:“全時現在有500多名員工,有將近2億的收入,過去3年每年的復合增長率是60%左右。”
陳學軍認為通過全時的“云會議”平臺可以提高企業的生產力:“提高個人和團隊的生產力——它能讓你有更多的時間去做更多的事情,我們企業的價值是讓每個企業里的每位員工都能至少提高20%的生產力。”
但全時也并非一帆風順,“在開始創業的時候,外國人要用微軟、要用思科,我們的價格比他們便宜一半,但客戶仍然不用我們的產品,而且也不告訴你為什么不用的原因”,用陳學軍自己的話說就是:“那時的我們根本不懂我們的客人要的是什么。”
后來陳學軍發現,相比較于價格,客戶更加在意時間,“時間是最值錢的,它是不可或缺的資源,也沒法再生”,而全時則可以為其客戶節省時間。
這個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就是無論貧富每個人每天都只有24小時,而全時則可以節省那些把大量時間用來開會的商務人士的時間。對于如何幫助商務人士節省時間,陳學軍認為最重要的就是一點:“要保證你的用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使用任何終端都能夠使用你的服務。”
當然,為了實現用戶不受時間、地點以及終端的限制而使用網絡視頻會議這一看似簡單的目標,全時需要做很多,包括要支持所有的操作系統,要將自己的網絡部署全世界所有角落,這些都需要時間以及金錢的大量投入,陳學軍告訴記者:“我們踏踏實實地做了4年的平臺研發,花了七八千萬元投資通信底層技術,把音頻、共享、傳輸等環節做到最好。”
陳學軍一直以來對于技術都極為重視,據悉,全時的西安研發中心正在建立,不久之后,全時的技術人員會超過公司總員工數的一半,對此,陳學軍只是淡淡地說:“好的互聯網公司都是這樣的。”
目前國內主流的遠程會議服務提供商主要有全時、263網絡通信、上海會暢、中企通信、Webex~中國電信等,全時在圍內可說獨領風騷,但若想發展成為偉大的企業,則須面對來自國際巨頭的競爭壓力。
微軟和思科仍像“兩座大山”一樣雄霸海外市場,從目前來看。全時的業務也排在它們之后,但陳學軍對全時的自主技術平臺(唐平臺)充滿信心,并坦言相對微軟和思科來講,全時能夠給客戶提供更簡單、更好用、優質且更便宜的產品與服務。
“我們不是機會主義者。你看到一個別人沒看到的機會,這是不可能的。一夜成功的機會是非常非常少的”,網絡視頻會議領域并非一片藍海,微軟、思科等巨頭早已占據了龐大市場,若想從這些巨頭已有的份額中“虎口拔牙”并不輕松,對此陳學軍卻認為進入這種存在巨頭的行業實屬正常,甚至是一件好事:“我喜歡大的競爭對手,大公司參與,證明這是個機會,如果大公司不參與,證明不是機會。”
陳學軍并不認為全時在與微軟及思科的競爭中處于劣勢:“思科是一個非常讓人尊重的老人,但它不是新經濟,它不代表更先進的生產力。”所以陳學軍并不畏懼與這些巨頭們競爭:“你能不能夠做出改變行業甚至改變世界的產品,并不是由公司的大小決定的。”
提到網絡視頻會議,就不得不提電信運營商。
實際上,電信運營商一直十分忌諱“管道”這個詞,而全時做的事情就是讓運營商專心地成為管道:“我們不應該‘忽悠’運營商什么都做,做好自己的事就好,就像修建高速公路的人不能去造汽車”,全時的服務可以讓商務人士開會無需繳付高昂的會議服務費,完全通過互聯網來進行通信,這也是為什么陳學軍一直跟記者強調“全時是互聯網公司”的原因。
陳學軍將與運營商的關系比作Shopping Mall與店鋪,他認為:“運營商創造了這個環境,構建了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就像一個shopping Mall,里面賣什么東西與之是無關的。”
專注產品才是王道
在互聯網行業中,固然需要了解自己的競爭對手,但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產品,專注于產品才是王道。
陳學軍告訴記者,在全時發展之初,他這個CEO可說是最最操心的CEO,產品、銷售、管理樣樣都要管,但最近他卻將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產品上,并正在學習谷歌的思想:“谷歌的做法很簡單,找世界上最好的人,給他世界上最好的待遇,然后做出用戶喜歡的東西。”歸根結底,對于一家互聯網企業來說,產品才是最核心的,對于全時2012年的發展目標,陳學軍的話體現出了全時對于產品的專注與野心: “我希望我們今年推出幾款產品是能夠真正改變世界的。”
只要有好的產品,無論何種經濟環境、無論何時何地,企業都能獲得成功,陳學軍的全時就已經到了這個階段:“我們不急功近利,我們早就過了靠天吃飯的時候,無論經濟形勢好壞,如果你的產品真的創造了價值,在最惡劣的環境,也會有最好的結果。”
在采訪即將結束時,陳學軍與互聯網創業者分享了自己的經驗:“找到一個方向,客戶有這個需求,然后別走捷徑,所有好的企業都是一步一步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