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一囡的《迷園》系列作品似乎是一個走失的小孩,在走神(picnolepsie)之中—那是一種神秘主義者認(rèn)為與世界的神秘或者通靈的時刻,恍惚一個變幻不定的世界突然打開了,這個一切都在流變的世界沒有語詞,一切事物都糾纏在一起,如同在夢中,一個事物可以生變?yōu)榱硪粋€事物,就如同巴別塔,或者僅僅是孩子們的樂園,一個永不消失的童年樂園。這些涂寫出來的圖像,不一定是象形文字,而是經(jīng)過了視覺的抽象提取,成為凝視的眼睛,圓圈,帶有眩暈的圓圈,小方塊,可以像面孔,也可以像樹葉,在幻化的投射中,可以是一切事物,如同原始的刻畫,但是都被不同顏色的線條纏繞在一起。事物的存在僅僅以線條或者色塊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而不是走向命名,這是保持在命名之前的恍惚狀態(tài),這個恍惚激發(fā)了詩意的想象,這些線條時日疏散時日密集,既是斷裂的又是奇怪連接的,如同一個個走神的瞬間以天使的目光在世界的彼處被連接起來,但是并不被凡間的世人所知,只為那些純潔的夢想者或精靈們偶爾瞥見,從而線條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關(guān)系,但是都在彼此尋找。
這個走神的幻化時刻,處于不確定的顛簸狀態(tài),以至于哲學(xué)家們認(rèn)為這是藝術(shù)家們后來處于的癲癇病狀態(tài),一種眩暈中自由漂浮的狀態(tài),總是激發(fā)新的視覺幻像,因為游戲的不確定重新滋生了失神癲者的不確定,但走神的時刻打開了世界的裂縫,書寫就發(fā)生在這個斷裂的時刻,以破碎的線條編制一個警醒的夢,這就是藝術(shù)發(fā)生的靈魂出竅的時刻,盡量讓空隙保持延續(xù),并且用斑斕的色彩覆蓋它,使之并不那么驚恐,就是書寫的快樂。
趙一囡就是反復(fù)書寫這些顛簸搖擺的線條,使之富有一種韻律,無論是線條的走向還是色彩的基調(diào),都有著一種動感的韻律,這是與學(xué)習(xí)鋼琴好久的畫家的音樂感相關(guān)的。以紅色為主的畫面,都被紅色的基調(diào)所引導(dǎo),似乎是紅色在穿插,在尋找出路,擠碎那些黃色或者綠色,似乎在追逐什么,當(dāng)然這是無調(diào)性的樂音,時日刺耳,似乎有著天真的怪叫,時而沉吟,陷入了自我沉迷。在難以自拔和無比興奮之間,涂寫調(diào)整著自己的節(jié)奏。
《暗涌1》300cm×150cm,布面油畫,丙烯,2008年7月
《暗涌2》280cm×140cm,布面油畫,丙烯,2008年8月
《紅色陽光下的生靈》360cm×200cm,布面油畫,丙烯,2009年1月
《迷園23》200cm×180cm,布面油畫,丙烯,2008年2月
《迷園5》150cm×200cm,布面油畫,丙烯,2007年春
《迷園6》150cm×200cm,布面油畫,丙烯,2007年春
《迷園7》150cm×150cm,布面油畫,丙烯,2007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