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11月下旬,應松下公司之邀,踏上了經歷東北部大地震之后的日本,參觀考察了松下公司相關的廣播電視部門,此次活動被冠以“融合與發展”之主題,用一直陪同考察的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廣播電視系統營銷公司市場支援課馬欣靚小姐的話來說,之所以以此作為主體,是因應行業三網融合和AV/IT融合的形勢、松下集團正在實施的集團重組和新成長戰略,整合集團整體競爭力,以及松下大力推動中國廣播電視蓬勃發展,在中國廣電領域再創輝煌。
中國市場:重中之重
我們首先拜訪的是松下電器A V C社PAVBU事業部部長宮城邦彥先生。宮城先生進入松下公司已經有29個年頭,從開始的技師到現在任事業部部長,一直在松下的廣電部門工作。他最初的工作是開發MII模擬分量格式,然后一路開發D3、D5、DVCPRO和P2產品。宮城先生表示,松下和中國的關系非常深厚,在專業影像領域,從MII時代開始,就和中國用戶不斷交流。在松下廣播電視事業發展中,中國客戶給予非常大的支持。特別是DVCPRO格式,中國客戶的支持功不可沒,都虧中國用戶在開始時大量采用DVCPRO,此格式才有機會走向世界。其時作為事業部技術總監,宮城先生指出DVCPRO可以說是專為中國開發的,DVCPRO產品在中國銷售業績也非常好。
他指出,準確地說,當時在中國使用量最大的DVCPRO50這個格式。松下在開發DVCPRO25格式時主要是面向美國,但是從中國用戶得到了對畫質更高的要求,所以開發了DVCPRO50。在開發出DVCPRO50后,是中央電視臺首先采用并從此在中國遍地開花,所以可以說是中國市場培養了DVCPRO50這個格式。而接下來松下開發P2卡的主要理由是內容變成文件格式后,在網絡傳輸方面非常高效。中國在基于文件的工作流程轉換方面行動最快,在基礎設施的轉換方面非常迅速,相比之下歐美反而慢,轉換化了相當長時間。因此P2產品在中國的銷售非常好。
宮城先生稱,以前松下的市場次序依次是美國、歐洲和中國,但現在中國已經變為第二位,而且正在不斷逼近美國的銷售數據,可能要不了多久就會超過美國。在中國,松下會把高清和標清同時使用的攝像機作為最大的賣點,盡量開發便宜的設備、高標清兼容的設備,用戶在標清轉向高清時,可以繼續使用原來的設備。雖然許多電視臺還在使用標清,但從發展速度來看,在很短的時間內會轉向高清。
宮城先生表示他本人非常希望今后更多地聽到中國用戶的聲音,為中國用戶開發最好的產品。
緊跟AV/IT融合趨勢
宮城先生指出,現在世界的潮流是IT化,電視業從磁帶過渡到網絡是必然趨勢。8年前松下開發了P2卡,一直在致力于IT化,致力于把模擬內容轉變成基于IT的文件形式。把內容變成文件格式以后,使用電腦進行處理就很容易,而且內容也很容易傳輸。現在的趨勢是內容不僅通過電波廣播,而且通過電腦播放越來越普遍。這種多屏播放是松下必須抓住的機會。總之,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松下會永遠站在時代的前沿,為用戶提供最新的技術。
松下相信,數字化和IT化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因此非常注重數字壓縮技術。目前松下有兩種格式:AVC-Intra和AVC-Ultra,兩者目的都是為了把磁帶格式變成文件格式。
P2演進
就大家關心的P2發展路線,宮城先生指出P2卡在價格方面相信會越來越便宜,而容量方面松下正在綜合考慮各種用戶的需求,比如他們是否需要更高容量的P2卡。從技術的角度來看,4倍的64GB都可裝入P2卡中,但這樣價格會極高,因此要慎重考慮。
在P2卡價格不斷降低的同時,松下還在壓縮技術方面做更大的努力。如果采用AVCUltra格式的話,碼率可以降至現在的一半。通過這樣的技術,記錄容量的單位價格顯著下降,這是松下追求的目標。
3D先驅
松下在3D下了很大精力。宮城先生指出,雖然3D似乎沒2010年那么熱了,但中國已經宣布2012年元旦開始播出3D電視,這對松下是巨大的鼓舞和巨大的商機。
他說,2010年松下發售了世界首創的小型3D攝錄機,而2011年松下發布了更小型的3D攝像機和肩扛式3D攝錄一體機。此外,松下還有齊全的3D監視器、切換臺、錄像機等產品。中央電視臺是最新的AG-3DP1肩扛式3D攝錄一體機的首家用戶,一共用了8臺。松下將為倫敦奧運會轉播提供百分百的設備。聽說中央電視臺也要3D轉播倫敦奧運會,衷心希望中國大力推進3D電視廣播。當然松下也正在和一些地方電視臺和制作公司在3D制作方面合作。
宮城先生特別指出,其實松下是和索尼等公司齊心合力向世界推廣3D,他個人認為推廣3D必須和其他公司合作,才能成就市場,而松下的優勢在于比其他公司先人一步,提前一年開發出了3D設備。
他接著表示,3D制作需要非常高的技術。3D拍攝用兩個鏡頭拍攝左右眼畫面,如果技術不高,拍攝出來的影像會使人感覺不舒適。為了制作健康安全的影像,松下開發出了3D攝制輔助功能。這是松下的一個特長。例如,當制作物體從畫面中跳出來的影像時,會在畫面上做一些標記。
培養3D人才刻不容緩,松下當前正在各地舉辦培訓班,松下在日本已有3D制作人才培養機構,其它地方主要通過合作項目推廣,松下計劃在北京設立一個培訓中心,但具體日期尚未確定。
4K/8K
宮本部長表示松下相信4K/8K時代即將來臨。為此正在開發了對應4K/8K的壓縮技術。但松下并不想把對應的AVC-Ultra變成松下的專有技術。2012年,松下將把AVC-Intra格式引薦給第三方公司,大家一起來推廣。4K/8K的完整模式和基礎環境都準備就緒后,松下會開發4K/8K攝像機。而且不光針對攝像機,而且著眼于整個制作流程。4K/8K不光是攝像機的問題,對應的監視器、服務器也必須是4K/8K。
通過整合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2011年4月,為適應發展,從以往的單機銷售向為用戶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轉變,Panasonic進行了事業整合,在日本橫濱制造系統產品的工廠與大阪工廠合并。松下統合了橫濱工廠關聯的系統產品(如演播室攝像機、云臺攝像機、切換臺)與大阪工廠的P2、AVCCAM攝錄機產品的生產,將它們統一在大阪生產。
宮本部長坦承,松下現在的主要產品是臺內使用的設備,臺外使用的產品確實需要完善和提高。認識到這一點,因此不斷推動事業整合,將錄像機、切換臺及其它演播室設備統合在一起,為用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廣播電視系統營銷公司數實治總經理原來就是在松下負責演播室系統設計開發,把他調到中國,突出表現出松下對這方面的重視程度。以后,松下還要進一步加強系統解決方案的市場推廣。
在整合時間表方面,宮本先生稱整合工作有賴與用戶建立互信關系,這至少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松下并不想一蹴而就,希望一步一個腳印完成。第一步是為用戶提供集成的設備。中日相隔很近,交流很方便,松下希望在系統解決方案方面與中國用戶有更多的合作,共同開發。
宮本部長表示,與其它公司合作,是松下的傳統和特色。松下不想所有的事情單靠自己完成,希望與用戶有更多的交流,與他們合作推廣松下的產品。
對生產制造的無限追求
位于大阪府門真市的松下系統影像事業部制作攝像機以及3D影像關聯設備。一塵不染的生產車間和一絲不茍、兢兢業業的員工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工廠的生產流程包括印刷電路板制版、光學組件裝配、成品組裝三道工序。這些制版成套設備匯集了松下生產技術的精華,應用的都是配合公司產品而特別開發的技術,體現了松下對品質的追求。光學組件裝配無塵室則體現了松下對影像的追求。成品組裝方面,員工技術熟練,生產的每一臺攝像機都有相同的品質。具有專業素養的工人精心調試機器,使機器發揮出最高的性能,體現了對技能的追求。每一臺攝像機都經過細心檢測,在暗室內檢測顏色是否可以得到精確的再現,這是對影像的追求。在品質管理的環節,專業人員利用各種設備,為實現對環境和品質的追求進行溫度試驗等一系列測試。整個生產過程體現了松下致力于為專業用戶創造專業的影像文化,對生產制造的無限追求。
科技進步源動力
松下PDSL研究所(Panasonic Digital Soft Lab)是為支持及加速2000年日本高清廣播的高清節目制作而設立的,它兼有松下用戶支持和廣播新技術研發的職能。目前開發的新技術、新制作技巧主要集中于數字電影、4K和3D。松下全球首創的3D攝錄機就是在這里由松下技術人員和制作人員經過不斷溝通而誕生的。據介紹現在松下很多技術人員和導演、攝影師們的前期溝通都在PDSL創意室房間完成。與PDSL一墻之隔就是制作公司松下映像公司,是否在這里技術和藝術又融合了呢?
PDSL主干技師竹內明弘在數字電影方面重點介紹了松下用于AJ-HPX3700MC P2高清攝錄機的P-10 Log技術,這種技術把數字攝像機拍攝的信號通過它處理后變成可以對應數字電影制作格式的文件,采用P10 Log技術之后,用數字攝像機拍攝出來的畫面接近膠片拍攝的圖像,包括畫面層次、色彩等。松下將在其今后的高端攝像機中安裝此技術,首先是用硬件(芯片)形式,未來可能會采用固件方式。這樣,基于P2文件的電影制作工作流程可降低成本。
3D方面,竹內表示松下3DA1攝像機的問世克服了用兩臺攝像機在3D支架上制作3D畫面存在的難題,但即使如此,拍攝3D圖像時(特別是對于經驗不多的拍攝者)還是有不少值得注意的地方,尤其是如今3D電視進入家庭的時候,觀眾可能長時間觀看,視聽條件不如電影院,觀眾也各種各樣。立體節目必須使觀眾觀看時不累。他特別介紹了3D聯盟的安全指引,以及他們在拍攝安全的、良好的3D圖像方面的各種技巧。
據悉PDSL也將在中國舉辦各種研討會和培訓會。
長盛不衰的秘訣
偉大的公司總有不為外人知道的企業信念,在參觀松下工廠前,我們先參觀了松下歷史館,了解了松下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在1929年就為松下制定的“貫徹產業人的本分,謀求社會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以期為世界文化的發展做貢獻”的集團綱領,堅持的“企業是社會的公器”觀點,使松下始終保持在各個歷史時期都能快速發展,為社會做出貢獻,則成為松下快速發展的基石。當我們問宮本部長松下幸之助哪些名言對其的事業最有指導意義時,宮本先生表示,松下幸之助不僅是公司的創業者,更主要的是作為松下公司的經營之神,大家都非常崇敬他。他有許多名言名句,其中最有印象的是兩句。一是日新月異,所謂日新月異,就是把每天都當作新的一天,取得新進步。還有一句話,日文叫做“社員作業”,就是每個社員都把自己當作經營者和創業者。無論是開發人員、制作人員,還是銷售人員,都要把自己當作創業者,以主人翁的精神開始每一天的工作。
這兩句話確確實實是松下公司保持長盛不衰,成為百年老店的秘訣,也是松下在廣電業堅持不斷創新,屹立潮頭的真實寫照。
后記
松下還為我們安排了訪問QTEC制作公司(3D制作在日本首屈一指,為松下3D攝錄機開發提出了許多建議),并且很有創意地安排我們與日本媒體同行的切磋交流,使我們對日本的廣電現狀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感到日本電視臺在某些軟硬件方面,特別是在IT、網絡方面的應用,中國的電視臺絲毫不遜色,而且還領先于他們。我們有很好的條件制作出高質量的節目,提供給中國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