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高山、峽谷、宇宙、星辰,有道不盡的奧秘,說不完的驚奇,吸引著人類不斷去想象,不斷去探索??涓妇褪枪糯让裉剿髯匀坏囊粋€典型代表。
對《夸父逐日》這個神話故事的寓意歷來就有不同的看法,仁智各見。下面的幾個觀點比較有代表性:
觀點一:
夸父是古代人們想象中的一個英雄。他神奇,力大無比,喝干黃河、渭水兩條大河仍不解渴,他遺下的手杖化為桃林,不僅表現他本領大,更豐富了這個英雄的形象,表現出一種勇敢
追求、為人類造福、死而不已的精神。這個結尾使整則故事更增添了超乎現實的、夸張的浪漫主義魅力,反映了古代人民對于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強
烈愿望。
觀點二:
夸父自不量力。自然之力是偉大的,人與大自然爭斗,失敗者只能是人類??涓敢砸蝗酥εc太陽賽跑,不能說他沒有雄心,不能說他沒有毅力,可是他沒有正確估計自己的力量,做了力所不能及的事,那么他的下場只能是乏累饑渴而死。人應該順應自然規律,與自然和諧相處。
觀點三:
《夸父逐日》的故事有其極為深刻的寓意。它說明“只有重視時間,
和太陽競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虛,這樣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將水當做知識的象征);也只有獲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時間競走,才能不落后于時間”。
觀點四:
夸父逐日是為了給人類采擷火種,使大地獲得光明與溫暖??涓甘恰氨I火英雄”,是中國的普羅米修斯。
觀點五:
夸父逐日是人與自然界的一種爭斗,夸父代表“水”,而太陽代表“火”。水神、火神相爭,水火不容。
歷史真相:
夸父逐日實際上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次長距離的部族遷徙,是一次很有膽略的探險。
在遠古時期,任何一個部族在一個地方定居了相當長的時間,其原始的、破壞性的勞動,必定會使那里的資源受到破壞并趨于枯竭。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一種選擇:部族必須遷徙。
夸父決定向太陽落下的地方——禺谷進發。這個決定,在現代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因為我們知道:大地是球形的,圍繞著太陽運轉,太陽根本不會落入地球,更何況向西遷移,不是被高山擋住,就是進入沙漠,適于人類居住的地方并不多。
夸父部族是以農業生產為主的,他們認識到陽光決定了季節,決定了農業以及其他的生產活動,那么,在太陽落下的禺谷里,陽光是最充足的,對于因資源不足而面臨困境的夸父族人,遷移到那里去是一個最好的選擇。不幸的是,他們卻走進了沙漠。他們在沙漠中找到了河流,但這種河是在夏季由遠處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匯集形成的季節河。隨著時間推移,氣溫下降,冰雪融化減少,就會變淺、干涸。當夸父族人發現賴以生存的水源就要消失時,夸父決定率領部族,向北,去尋找大澤。很有可能,他們看到了海市蜃樓,但不管是什么原因,結果是一樣的:向北走,還是沙漠。沙漠是嚴酷的,又是漫無邊際的。在跋涉中,體力迅速下降,又沒有足夠的水,最后,夸父和他所率領的族人都倒在沙漠之中。
當年,德國的施里曼僅僅憑著他對荷馬史詩的熱愛,憑著他的財力和毅力,終于將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僅僅是神話的東西變成了考古發掘史上最激動人心的發現。那么,夸父遺址能夠被發掘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