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解說】
1.訓練學生有理有據的說話能力,提高語文交際水平;
2.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充分展示學生個性;
3.鼓勵學生從多方面分析問題,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
4.積極開發課本中的學生資源,給學生展示的空間;發展學生個性,積極開展課堂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開拓思維空間。
【活動展示】
活動準備:
老師:這堂活動課開始之前,讓我們先一起來回憶一下《丑小鴨》這篇課文。
(學生深情朗讀課文。)
老師:丑小鴨處處受欺負和歧視,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我們回味再三,并從中有所收益?,F在,如果某動畫制片公司要根據《丑小鴨》制作一部動畫片,編創人員設計了幾種“丑小鴨”的形象,前來征求同學們的意見,希望大家各抒己見,幫忙出點子。
活動方法:
全班分成四個小組,每一小組分別對應一種“丑小鴨”的形象,全班展開討論。其中一、二、三、四組依次每個小組對應形象為A、B、C、D。
對應的形象,不論你認可與不認可,都要結合課文說出理由;如果對設計的形象不滿意,也可以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或亮出自己設計的形象。小組成員依次發言,組長做好記錄,最后選好發言的代表。
(學生開始討論,并制作插圖。)
老師:同學們看了編創人員設計的形象,你的意見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來交流一下。
(要求:小組派代表發言,如有補充或異議,一定要等代表把話說完以后再講。)
老師:下面按小組順序交流意見。
學生交流發言情況:
第一小組代表:我們組認同A形象。A形象能表現課文中的內容,鴨子的脖子伸得很長,嘴很大,符合鴨子的特點。不過,我們組總感覺到這只鴨子美中不足的是有點太肥了,不太像可憐的丑小鴨,我們組設計了丑小鴨到白天鵝的插圖,請同學們欣賞并評價。
老師:哪位同學給這幅插畫做一下評價?
學生1:我認為A組的圖畫得不如課文中的插圖,因為畫的丑小鴨像一只小雞,體現不出課文中所說的鴨子的特點。
老師:第一小組同學能不能考慮一下他們的意見,并做出調整呢?
第一小組學生:我們會參照大家的意見做出修改。
第二小組代表:我們組不認同B形象。B圖看不出鴨子可憐的樣子,像游戲似的,我們也設計了鴨子的形象,請大家評價。(展示插圖)
……
各組代表依次上臺發言,都展示了自己組設計的形象。
老師:各組同學都陳述了自己組的意見,并展示了設計的形象,有機會老師一定把你們的意見轉達給編委,現在我們來評一評哪個組的發言好,哪個組的形象設計好。
學生2:我認為第三小組發言好,對圖的分析能結合課文內容,既分析優點,也分析了不足,理由充分。
學生3:我也認為三組發言好,聲音洪亮。
學生4:我認為我們四組的發言好,圖也靠近課文內容。
……
【情景練習】
有同學寫了一篇寓言,題目是《山雞之死》,她也給她的寓言加了一幅插圖,其他同學有的認為圖畫得不好,有的認為畫得好,請同學們展開討論,說明好與不好的理由,進行活動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