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曾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這告訴我們最初路的來歷。“路”字從足從各。“足”是形旁,意為行走;“各”為聲旁,但也并非完全表音,它還有“十字交叉”的意思。“足”和“各”聯起來就表示“走到十字路口”或“在網格狀道路系統中走到了交叉點上”。本義就是在十字路口行走,形狀為條狀的供人和貨物等通行的平面。
但漢語有一個特點,很多詞語經過人們長期使用后,就會演化,并引申出新的意思來。“路”字也不例外,它不再只是表示供人或車馬行走的路了,被賦予了許多新的意思,變得抽象起來了。如若不信,請看下文:
門路——做事的訣竅
思路——思考的線索
禮路——處事的禮節
退路——回旋的余地
正路——正當的途徑
陌路——遇到的生人
活路——生存的辦法
彎路——枉費的工夫
財路——錢財的來路
來路——人事的來歷
末路——沒落的境地
外路——不正的來路
銷路——銷售的出路
死路——毀滅的途徑
一路——一類的人物
看,上面這些“路”,都不是指腳下走的路啊!
同學們,你還知道哪些引申出新意思的詞呢?整理一下,發給我們吧,我們的郵箱是xx5zwzk@163.com,比比誰整理得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