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在世界上到底地位如何?中國人到底依然是只擅長搏奧運會,還是在全世界人都玩的主流運動中也已經躋身一流?
首先要回答一個問題:西班牙人奪得足球世界杯冠軍,與中國在世乒賽上實現包攬,價值是否相等?哪怕換一句問法,中國人愿意用多少塊乒乓球金牌,換取一座大力神杯?我們認為足球金牌的價值數倍于乒乓球金牌,也就是地球上更加主流、更具影響力的運動項目擁有更好的加分項或曰“難度系數”,這也成為了此排行榜的數學與理念基礎。
我們統計了2010年1月1日至今的海量體育成績,最后的結果多少令中國人驚訝,剔除掉集體項目和網球的奧運項目榜單排名第1,總榜單僅僅排名第10,落后于美國、西班牙、法國、德國、俄羅斯、英國、巴西、澳大利亞、意大利。如果分檔的話,美西為第一檔、法德俄英第二檔,中國與巴澳意在第三檔,換言之,中國依然只是世界體育強國中的第三流。但又不出乎意料,畢竟在足球、籃球、田徑、網球、賽車這些一線運動上,中國尚處于全面落后的形態。我們的國際巨星姚明、劉翔、李娜都只有一個,而總榜單排名靠前的國家皆有十幾個甚至幾十個;我們的集體項目國家隊在世界大賽中距離領獎臺大都很遙遠……
這份榜單的有效期只是2012年上半年,歐洲杯、奧運會會帶來不小的改變。
250個項目,60個國家和地區
我們選擇了30項具有代表性的運動項目,都擁有世界或者大洲的普遍性。然后我們將運動項目按照重要程度排序,賦予它們不同的系數,系數也考慮到了項目的競爭激烈程度。
針對每項運動,我們盡量搜集齊備國家隊和俱樂部比賽的情況,尤其是集體項目。每個項目西班牙奪得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分數就比女足冠軍聯賽冠軍的分數高10倍。維特爾在F1中的勝利就比WRC中的勝利分數多一倍。
有些賽事在2012年舉行的,但在其他大洲沒有對應的賽事,比如非洲國家杯,就沒有被計算在內。我們總共分析了250個賽事,得知道冬奧會和田徑世錦賽雖然是一個賽事,但包括很多個項目。2010-2011的時間跨度確保每個項目都能有一個國際賽事入選,比如藝術體操(除去奧運年)和自行車每年都有大賽;手球、游泳和田徑每兩年有世界大賽;足球、籃球和排球每4年有世界大賽。
有了這種分析的盤口,我們逐個體育項目建立了排行榜。我們保留了每個排名的前10個國家,給他們不同的分數,類似于F1的積分系統。然后我們按照運動項目的重要性,給出1到5的系數。比如西班牙在足球中排名第1,就得到了25pts×5,總共125分,而中國在乒乓球中排名第一只得到25分。
方法論
分數分配
No1_25 / No2_18 / No3_15 / No4_12 / No5_10 / No6_8 / No7_6 / No8_4 / No9_2 / No10_1
項目分數
Coefficient 5_足球
Coefficient 4_田徑、籃球、網球、機械運動
Coefficient 3_游泳、自行車、排球、冬季運動、橄欖球
Coefficient 2_高爾夫、帆船、拳擊、手球
Coefficient 1_羽毛球、體操、摔跤、柔道、擊劍、乒乓球


此logo表示每項運動的積分系數。比如西班牙在足球中排名第一,就能夠得到25×5分,也就是125分。中國在游泳中排第3,那就是15×3分,也就是45分。每個排名的分數,第一名25分,依次遞減到第10名的1分。


TOP 10中出現的頻率
我們統計了各個國家在各項運動排行榜中出現在前10的次數。這反應的其實是各國的體育政策。比如法國和德國,都是兼收并蓄的勝利。所有的體育活動都得到鼓勵和支持,不管是地區性的活動(比如冰球),還是最新的活動(比如BMX)。相反,西班牙,世界第二體育強國,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媒體曝光率高的運動,在很多其它項目上懈怠,尤其是奧運項目。中國和日本很看重個人項目,與集體項目相比,個人項目的成功率高,更容易帶來獎牌。
奧運項目
除去集體項目和網球
亞洲很強大:這一榜單中,我們沒有計算難度系數,每一塊奧運獎牌的價值等同于另一塊。與北京奧運會一樣,中國雄踞榜首。To10的國家與2008年和2004年奧運會的強國一樣。法國在北京奧運拿到41枚獎牌,但金牌只有7枚,排在第10。中國之外的亞洲國家進步也很明顯,尤其是日本(亞特蘭大奧運會第23,悉尼第15,雅典第5,北京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