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錦秋,臺灣省花蓮縣人,1943年生,國立臺灣師范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圖書館組畢業(yè)。曾任國小教師、國中教師、高中教師、高中圖書館主任。
去年春節(jié),回到久別的家鄉(xiāng)過年。無意中,在書柜里翻到自己小學時代的課本及作業(yè)本子,雖然已經(jīng)泛黃,但在算數(shù)簿里,頁頁書寫得整整齊齊,乘除直式計算題中的橫線,還是用尺畫的。每篇都還留著老師批閱的日期,及所得分數(shù),仍清晰可見。每篇都是100分,光彩奪目,簿中沒有畫上一個×字。我想任何一個學生看到這樣的作業(yè)簿,一定會高興萬分。頓時,讓我跌進了童年讀書的回憶,想起教導我們多年的潘有寶老師。
回想我21年的求學生涯中,所碰到的老師,至少也有150位以上。有的只上過一兩堂課;也有的上過一兩星期,多則有一兩個學期;超過兩年以上的,就不多了;4年以上的,那可算是少之又少了。從小學至大學,教過我四年以上的,就只有一位了,那就是我的小學級任導師——潘有寶老師。
潘老師,是從國小二年級下學期開始教我們班,一直到畢業(yè),歷經(jīng)四年半的小學教育,我們都是在他的教導下成長。他也是最了解我的一位恩師,對我的啟迪最為深遠。如今選擇教書為職業(yè),也是受到他的影響。雖然他已過世多年,想起他的種種,仍然令我感懷不盡。為了感念這位難得的恩師,特從記憶所及,陳述他個人的特質及用心,以表萬一。
愛心廣被,有教無類
潘老師愛心廣被,不管同學的美、丑,家境的貧、富,成績的好、壞,都同樣關心,真是一位有教無類的良師。對表現(xiàn)良好的同學,公開贊美與表揚,但是,責罵同學時,都是以個別勸導的方式來處理。與先前教我們的一位孫老師,以嚴厲的懲罰或藤條伺候,把同學們弄得慘慘凄凄,造成對老師嚴重恐懼的管教方式,迥然不同。潘老師雖然很少責罰同學,但是在他的熏陶下,同學們個個循規(guī)蹈矩,愛惜榮譽,與老師建立了榮辱與共的默契。班上同學從來沒有參加惡性補習,有的也只不過是對一些成績落后同學所實施的補救教學。憑靠著平時的實力,參加玉里初級中學入學考試,只有一位同學不幸落第,其余同學都考得不錯。因此,我們班(六年甲班)也成為他數(shù)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令她最懷念、最喜歡的一個班級。
家庭訪問,了解學生家庭狀況
潘老師為了了解學生家庭生活狀況,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經(jīng)常作家庭訪問。由于老師不熟悉客家方言(學生大多數(shù)是客家子弟),也不熟悉路徑,學生住處。因此,經(jīng)常找我?guī)罚谑俏冶愠蔀閹返南驅В敺g,與老師有更多的接觸。隨著老師一起做家庭訪問時,我也都會受到家長特別的尊重,禮貌的招待,使我內心充滿歡喜。每每在老師跟家長談話的時候,我就跟同學一起玩耍,或觀賞同學家的池塘、果園、花圃,彼此建立了更深厚的友誼。
善于激勵,實施個別輔導
在潘老師剛接下我們班那年,發(fā)現(xiàn)有許多同學的國語、數(shù)學程度很差。所寫的國語作業(yè)錯字連篇,數(shù)學則最基本的進位及退位加減法,都不夠熟練,算數(shù)簿上的演算,更是錯誤百出。因此,潘老師除了積極鼓勵程度好的同學之外,對于較差的同學,便實施個別補救教學,以奠定良好的基礎。
數(shù)學對一般學生來說,在學習上較有難度,所以很多人都怕數(shù)學。但是在潘老師的指導下,上數(shù)學課,變?yōu)橥瑢W“自我表現(xiàn)”最好的機會,快樂又有趣。很多人想知道潘老師有何訣竅,紛紛向他請教。他說最重要的,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先了解學生的個別差異,學習障礙在哪里,再給予個別指導。教師說得清楚,學生聽得明白,而后給以練習,找出錯誤端倪,再作練習,若還是不懂的,則再留下來作個別輔導。因此,一個月下來,班上的數(shù)學程度普遍提升,大有進步。
每周選定幾天的上午第四節(jié),或下午最后一堂課,上數(shù)學課。老師講解完畢之后,立刻命題,當場練習演算,做完的同學,立刻送給老師批閱,答對的作業(yè)本上,畫個勾勾,全對的,批給一百分。這些同學,就可以提早回家吃中飯或到室外游戲。做錯的同學,老師指明錯誤之所在,請同學重新演算,答對的,也批給100分。他批改作業(yè),絕不是在錯誤的地方畫個×了事。這是最為可貴的地方,也是跟其他老師最大不同。因此,在我的童年記憶里,每一本簿子,每個練習,看到的都是全勾的影子,都是一百分的記錄,是我最美好的回憶。
另外他也會出一些較難的題目,讓同學回家練習,不會做的,可以請教父母兄姐,對于文字題(應用問題),會事先讀一遍,讓同學了解意思,指出問題的重點,以增加對題目的了解。
至于國語課,多利用最后一堂課,要求我們背誦課文、注釋,并各自到老師面前(那時實施級任導師隨班辦公)背誦,背完的才可以回家。造句練習、作文練習,更是不能少的。因此幾年下來,奠定了良好的國語、數(shù)學基礎。學生回到家里,不讀書也沒關系,反正在學校已經(jīng)學得很徹底了。
有段時間,老師似乎對我特別的冷漠。不叫我念書,不問我問題,也不叫我上臺演算。那時我內心充滿了失落的感覺,以為老師不理我了,不愛我了,甚至對老師有些許恨意。其實,老師只不過是將愛心潤給其他同學而已。如今想起當年的幼稚,真覺好笑。
書法上端正秀麗
潘老師的書法十分工整,端正秀麗。寫在黑板上的字跡,俊逸秀美,人人看了都會喜歡,不禁升起想把字帶回家的念頭。教我們寫字課時,同學們都很喜歡圍著看他揮毫,無形之中,對老師肅然起了無限的崇敬之心。因此,我從小就抱定要把字寫得像老師一樣好的心愿。雖然沒有成為書法家,但是在求學歷程中,受到同學們的贊美,多次被選派參加書法比賽,榮獲好成績,這也是深受老師的影響所致。
多才多藝,最佳編導
學校每年的畢業(yè)典禮,都要舉行畢業(yè)晚會,各班都要提出一至三個節(jié)目。在那個年代,許多學生都還沒看過電影,更沒多彩多姿的電視節(jié)目可供觀賞,要制作一個活潑、生動的節(jié)目,沒有什么圖書資料可供參考,頂多就是有樣學樣,沒樣自己想,所以老師就是制作及編導。記得我們班出了一個非常精彩的舞蹈節(jié)目,叫“雨天的姑娘”,由劉照子同學擔任演出(劉母也特別為她的演出縫制了一件漂亮的裙子),歌曲也是老師自己編寫。內容描述了一個年少的姑娘,耐不住雨天的煩悶,撐起一把漂亮的花傘,四處奔跑,走過了原野,來到了四處無人的綠草地上,狂舞了起來,時而奔跑,時而停頓,表現(xiàn)出青春少女的輕俏美麗,還不時的逗弄周邊的野花小草。雨停了,放下雨傘,東奔西跳打轉,長裙隨風擺動,有如芭蕾舞蹈,奔放熱情,在風琴的伴奏下,獲得了如雷的掌聲。這位同學一時變成了學校風云人物,許多同學看到了她,都會指指點點地說,那位就是“雨天的姑娘”。潘老師從此又被冠上了舞蹈大師的美名。
記得國小畢業(yè)典禮時,由潘老師擔任司儀:典禮開始、頒發(fā)畢業(yè)證書、頒獎、校長致詞、來賓致詞、家長致詞、畢業(yè)生致謝辭,一一依序進行,過程順利。到唱畢業(yè)歌時,潘老師竟然已是淚流滿面,泣不成聲。在這緊張時刻,幸好另有老師立刻前往替代,才能持續(xù)下個活動。沒想到我們畢業(yè),潘老師竟會那么感傷。
我們這班同學,畢業(yè)多年后,還經(jīng)常辦理同學會,邀請級任導師共同敘舊,緬懷以往。比較前后屆同學的成就,我們班也較為出色。
近來參與家長讀書會,共同閱讀周弘先生所著《賞識你的孩子》這本書,發(fā)覺個中道理“不是我們特別聰明,而是因為受到老師的賞識,才變?yōu)槁斆鳎徊皇且驗槲覀兪呛煤⒆硬攀艿嚼蠋熧p識,而是受到老師賞識,才變?yōu)楹煤⒆印薄4朔览恚c潘老師當年的身體力行不謀而合,也造就了我們這一班。雖然他已往生多年,每次同學聚會,仍會感念他對我們的關懷與教導,相信在西天的他,也必然含笑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