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亮相】
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大自然賜予了我們青翠沉穩的山、碧綠靈動的水、蔚藍潔凈的天、富饒廣袤的地、美麗動人的景……可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人們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不顧大自然的屢屢警告,肆意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原本質樸和諧的環境狀態被打破了,而我們人類也受到了大自然各種嚴厲的懲罰,于是人們開始不斷地采取各種措施保護環境,以尋求更高層次的和諧,力求做到“環保與建設同步,美麗與發展共贏”。
請以“環保在我心中”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寫作指引】
一、明確范圍。“環保”話題涉及到動物、植物、自然環境、日常生活等,由于分類比較復雜,所以選材要全面、多角度,要整理來自自己生活周圍的材料,也要整理名人事例以及名人名言,還要整理正面素材、反面素材。材料要歸類梳理,以便于使用。
二、準確切入。面對“環保”的話題,我們要盡可能地縮小切入點,譬如只寫水資源環保、家用電器環保、綠化環保、減碳節能等等。選擇自己最熟悉的角度切入,不僅可以防止出現用詞不當或知識性錯誤,還能化空泛為具體,化空洞為形象,化枯燥乏味為鮮活有趣,讓我們在運用素材時能有的放矢。
三、注重實證。事實反映環保問題是最好的佐證,事實可以把空泛的問題具體地表述出來,所以文章中要多使用來自生活周圍的材料“用事實說話”。引用事實時,要注意引用數據的準確,事實闡釋的精練。事實可以是一系列的問題,也可以就某一問題詳細說明。另外,考慮到環境問題的多樣性和人類的破壞速度,引用的事實盡量要新一些,會更有說服力。
【佳作欣賞一】
祥和的鄉村
□李 軍
這里原本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寬闊的河堤上曾經留下我和牛兒那數不盡的腳印,清涼的河水中曾蕩漾著我和伙伴們那爽朗的笑聲。我在這里學會了鳧水,我在這里學會了劃船,我在這里學會了捉魚。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綠草如茵的堤岸變得枯黃堿白,潺潺清澈的河水失去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渾濁烏黑的暗流,偶爾流淌在溝壑縱橫的河床上。
爺爺和村民們再也無法忍受了。于是,他們一批又一批地去上訪,去狀告那些沿河排列的小工廠。整整一年的時間,大家風里來雨里去,那些沿河排列的小工廠被清空了,小河的堤岸又變青了,我們又聽到了那潺潺的流水聲和孩子們爽朗的笑聲,小河又恢復了往日的歡騰,這里又成了孩子們的天堂。
這里原本是一條寬敞平直的街道,滿街跑的狗兒、滿天飛的鴿子,給原本平淡的鄉村帶來了祥和。夏日,忙碌了一天的老老少少村民悉數走出家門,不約而同地來到街道的大柳樹下,或蹲、或依、或立,端著小茶壺,聊著最近的新聞,談論著莊稼的長勢,探討著農耕的經驗……在蛙聲的喧囂中,大家充滿了對豐收的期待。可是,自打各家蓋起了小樓房,圍起了整齊的磚院墻,安裝了統一式樣的鐵大門后,原本熱鬧的街道漸漸冷清了,無趣了。有的人家開始偷偷地把自家的垃圾往街上倒。爛菜葉、破膠鞋、肉骨頭……一到夏天,惡臭難聞,蒼蠅滿天。原本愛干凈的奶奶再也看不下去了,于是她一家家、一戶戶地去勸說、去發動,在她的帶動下村民們行動起來,一锨锨把荒草鏟掉,一車車把垃圾運到荒溝里掩埋起來,把月季花、三葉草、蝴蝶蘭種在路邊,把街道掃得干干凈凈。慢慢地,街道上乘涼的人們又多了,鄉村又回歸了原本的祥和。
在他們的行為中,我發現,只要我們伸出自己的手,就可以創造美麗和諧的生活環境。
特別點擊
環保,人人有責,你一個不經意的舉動,或許就會創造出一個美好的世界。在爺爺、奶奶和村民的行為中,我們看到了“責任”在環保中的重要性。因此,為了我們美好的生活環境,請伸出我們的手,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為維護美好的生活環境而努力吧!
文章選取鄉村的視角,整體運用了對比的表現手法,講述小河、街道的前后變化,最終又回歸到祥和鄉村的最初美好的過程,從而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
本文的排比句式,從不同角度,展現了“伸出自己的手,就可以創造美好和諧的生活環境”的主題。文章結尾處收束有點突兀,即使去掉結尾段也能讓讀者感受到主題的力量。
【佳作欣賞二】
環保勢在必行
□董麗萍
俗語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然未報,時間沒到。”如今的人類正在承受著自己曾經播種的惡果。
泥石流
連夜的暴雨引發了山洪,山洪又引發泥石流,剎那間泥石流順著山溝咆哮而來,把沿山溝的樹木、房屋、橋等所有東西都沖毀了。人們還在驚慌中,泥石流已沖破圍墻,沖進了家園,把人們圍堵在泥沙之中。遠處震耳欲聾的山洪聲如雷鳴般咆哮,把人們嚇得大哭。如今水土流失嚴重,山洪和泥石流呈多發趨勢,已到了不可等閑視之的地步,是誰惹怒了自然,讓它咆哮了呢?
龍卷風
2011年春天,對于美國來說是一個多“風”之春,大大小小上千個龍卷風吹襲美國。4月,全美共生成600個龍卷風。這一數據打破了1974年同期267個龍卷風的最高紀錄,而常年4月平均僅生成163個龍卷風。
5月22日,龍卷風重創了位于美國密蘇里州的小城喬普林市,造成142人死亡。總統奧巴馬5月29日視察喬普林市,并表示聯邦政府將竭盡全力支持災害應對和災后重建工作。此次龍卷風被認為是美國國家氣象局有記錄以來單次致死人數最多的一次。如今暴雨、洪水、颶風、干旱等天氣災難充斥著人們的眼球。每次災害的發生,固然是大自然的威力所致,但其中人的作用也不可忽視。
癌癥村
再看看報紙上刊載的癌癥村的報道:江蘇鹽城阜寧縣某村,靠近一家農藥廠、兩家化工廠,該村4年間有20多人死于癌癥,因空氣和水污染,村民睡覺時以濕毛巾捂口鼻,鴨子不在水邊而在豬圈里放養;湖北襄陽市某村,3年內3000人的村莊里100多人死于癌癥,其中大多是30到50歲的青壯年勞力,村民認為這些是因為流經村旁的那條他們賴以生存的小河受到了嚴重污染;湖南某村,20年間,這個總人口285人的村落里竟有29人接連暴病而亡,主要是膽癌、肺癌患者,村民懷疑井水被農藥污染。可是,這些污染是誰造成的呢?
在沉痛的事實面前,我們會發現,由于我們人類的恣意妄為,我們已經開始為自己種下的苦果埋單了。只是亡羊補牢,現在還來得及嗎?
特別點擊
人類的恣意妄為使環境遭到了嚴重污染,既打破了自然的平衡,也傷害了我們人類自己。隨著污染的加劇,人類飽嘗了自己種下的一個又一個苦果,如果人類還不覺醒,其最終結局將是自取滅亡。
本文題目新穎而引人深思,小標題的采用不僅使文章思路明晰、要點分明,而且使讀者容易把握文章的內容。文章以反問句結尾,給讀者留下了沉重的思索。本文引用事實居多,從日益顯著的環境問題入手,使在主題表現上生動形象;但若增加些作者適時的記敘、議論、抒情,會更好地表達主題內容。
【佳作欣賞三】
還我藍天碧水
□王新鳳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丟掉了頭腦中陳舊落后的思想。世界各地一下子豎起了不計其數的沖天煙囪,隨著滾出的濃濃黑煙,人們的錢包也鼓了起來。可是人們并沒有感受到幸福。
天變暗了
抬頭望望天空,原本藍天白云、清風彩虹、銀河玉兔、星月蒼穹的美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滿天的迷蒙。一縷縷的黑煙像一張巨大的黑幕籠罩著大地;灰塵顆粒漫天飛舞,不斷地向大地襲來。酸澀的空氣彌散在人們的心肺之間,令人窒息。
水變少了
自2009年,云南的旱災已經持續三年了,許多村子都空無一人,只留下了幾個老人和孩子看守著村莊,大多數都不得不背井離鄉,出外打工,讓人非常痛心。我為自己的同胞遭受磨難而難過,也為云南這么多淳樸的少數民族同胞喝不上水而深深感嘆。
伴變少了
300億年前地球上大約有25億個物種,現在僅存1億個左右。在已滅絕的約24億個物種中,有60%是20世紀滅絕的。從17世紀起,動物的滅絕進入了加速時期。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統計,現在僅存的約1億個物種中,鳥類每兩年滅絕1種,獸類每一年就滅絕1種。今后的趨勢是:植物可能以每小時1種的速度滅絕,動物可能每天減少1種。我不禁想問,僅有的這些物種在地球上還能支撐多久?假如那些早已被人類滅絕的動物,能夠復活的話,它們的眼神中充滿的是平和、善意,還是憤怒與敵意?
病癥變多了
人們瘋狂地砍伐森林、任意排污,甚至有些國家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使用貧鈾彈等殺人武器,絲毫不顧對環境的破壞,不僅導致無辜百姓的直接死亡和一些類疑難雜癥的大幅度上升,甚至導致一些動植物的基因突變和部分物種的滅絕。這不僅僅是愚蠢,更是道德的淪喪,是徹頭徹尾的犯罪。
其實,大自然不僅僅是人類的搖籃,更是世間萬物共同的家園,人類祖祖輩輩依靠它生存,將來子子孫孫也離不開它。保護環境,保護自然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特別點擊
作者以獨特的、切合生活實際的寫作視角,用小標題的形式,采取移步換景法揭示了當下人類的生存環境有了許多質變,表現了環境惡化給人類帶來的憂傷與焦慮,字里行間傳達出作者強烈的環保意愿,而且這種強烈的情感貫串全文始終。
●語文廣角
林肯的回答
林肯出身于一個拓荒者的家庭。競選時,他沒有專車,每到一站,朋友們就為他準備好一輛耕地用的馬車,他便站在車上進行競選演說:“有人寫信問我有什么財產,我有一位妻子和一個兒子,都是無價之寶。此外,還租有一個辦公室,室內有桌子一張、椅子三把,墻角還有大書柜一個,架子上的書值得每人一讀。我本人既窮又瘦,臉蛋很長,不會發福。我實在沒有什么可依靠的,唯一依靠的是你們。”
有一次,林肯在擦自己的皮鞋,正好一個外國外交官向他走來說:“總統先生,您竟擦自己的皮鞋?”“是的,”林肯故作詫異地反問,“難道你擦別人的皮鞋?”
有一次林肯正在滔滔不絕地做演說,突然,他的助手遞給他一張紙條,上面只有兩個字“傻瓜”。林肯瞄了一眼,知道這是有人在搗亂。他沒有生氣,而是笑著對廣大聽眾說:“先生們,女士們,過去我常常接到許多忘記了簽上自己名字的紙條。但是這一次我卻收到了一張光有‘簽名’而沒有其他內容的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