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訓練
一、1.“我”在清明節來到“你”的墳頭,放上九百九十九朵丁香,表達自己永久的愛和無盡的思念?!拔摇笔且粋€丁香般純潔美麗的姑娘。“你”為了救助溺水女童獻出寶貴生命,生前與“我”情投意合,是一個熱愛生命而又不吝惜生命的熱血青年。2.該詩采用第一人稱的手法,以一個對愛情執著的女性的口吻道來,講述了清明節她到愛人墳頭獻花致哀的經過。該詩語言沒有過于雕琢,情感也沒有哀痛欲絕的表露,但在這沖淡平緩的語氣中,其貫串全詩的生與死、喜與憂的強烈對比深深地打動了人心。
二、1.作者以“黃河的槳”為題,托物寓意,借“黃河的槳”贊頌千百年形成的民族精神,即不卑不亢的錚錚鐵骨。2.這句詩的意思是說,無論經歷怎樣的挫折與困苦,我們都應當挺起不彎的脊梁,堅守剛直的秉性。3.開篇與結尾兩句前后呼應,開篇是就民族精神的傳統性而言的,結尾是對民族精神發揚光大的呼喚。作者意味深長地告訴人們,剛直不屈的民族精神要永遠發揚。
三、1.該詩從視覺、聽覺和嗅覺等方面展現歡快熱鬧的采蓮場景,又以“日落”“綠水”“薄霧”“清風”“明月”等做背景,描繪出一幅歡樂和諧的畫卷,創造出令人心馳神往的意境。2.從畫面看,“歌聲”豐富畫面內容,使其更熱烈,更有主體感;從意境看,烘托了歡快的氣氛,創造了幽美的意境;從結構看,貫串始終,使全詩結構嚴謹。3.表現愛情生活。該詩描寫了歡快熱鬧的采蓮生活,表達了對自由美好愛情的向往。從“羞澀呀水底深藏”“耳鬢邊暈著微紅”“明了呀織女牽?!钡仍娋?,可以看出這首詩是表現愛情生活的。
四、1.作者描寫和歌詠“三片葉子”,是為了表現劫難后出現的新的生機和新的希望,表達對歷史劫難和現實轉機的思考,以及劫難后對“滿樹春光”的憧憬與向往。2.把“三片葉子”喻為三只小鳥,又將小鳥擬人化,寫它們驕傲、歌唱和呼喊,賦予它們人格化的自覺意識。大樹被砍伐后留下樹樁,樹樁上又長出新的幼芽。大樹、樹樁、三片嫩葉,三位一體,統一于生命,象征了橫遭摧殘而又悄然復蘇的生活變動和人生過程。
五、1.這首詩寫夏日的傍晚,夕陽西下,遠山煙靄四起,湖上蓮花裊娜,隨波輕蕩,孤鷺低飛,一群漁民蕩舟搖槳,捕魚作業,描繪出一幅恬靜閑適、婉約清麗的山鄉漁暮圖。2.這首詩納入詩中的物象都與“漁”“暮”契合,前一節扣住“暮”,后一節關照“漁”;寫“暮”始終為“漁”作鋪墊,寫“漁”又是以“暮”為依托,兩者珠聯璧合。
六、1.該詩寫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讓讀者感受到奔波勞累的辛苦和舉目無親的凄涼,表達了作者遠離故鄉、遠離親人、遠離祖國的內心的孤獨與寂寞。2.由“暗云”“暗的風”“暗的沙土”,落到“暗的/旅客的心啊”,使讀者一步步走入“旅客”的心?!鞍怠弊职选奥每偷男摹敝蟹N種沉郁的情感完全概括出來。該詩巧妙運用了對比手法,象征光明和溫暖的陽光“射在沙漠的遠處”與船上“暗”的“旅客的心”,形成了強烈反差。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選文1:
1.(1)寫的鄉風鄉情有:男女對歌、掃墓例節、敬神社戲。(2)作用:反映了人們置身三月,暫時忘卻煩惱的喜悅之情,更表達了游子對故園的濃重思念。2.(1)故鄉的三月是一首風景優美的田園詩,且是一年中最美的時候。(2)故鄉的三月是最美的段落,是指人們忘卻現實的災難,忘卻和生活作艱辛搏斗后最為美好的時光。3.(1)文章通過寫故園三月的優美風景及鄉風鄉情表達了作者深沉的故園情,揭示了故園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寄寓了作者希望人們過上美好生活的祝愿。(2)文章大量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語言生動形象,清新明麗。
選文2:
1.(1)是“我”生命里的閱歷,是“我”成長歷程中的風景。(2)是“我”生命的維系,構筑了“我”生命的有機部分。(3)這一地方能讓“我”找回被風塵幾近湮沒的真誠,勾起“我”濃濃的鄉情。2.(1)文段巧妙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再現了南國美麗的風光。(2)表達了作者回到故鄉,看到熟悉美景的喜悅心情。(3)為下文寫游子的濃濃鄉情作鋪墊。3.示例:我仿佛漫步于畫里,走在畫中,幾年來漂泊他鄉而觸發的鄉情,便是在這里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