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的前世今生
雨的自述
風中的云,輕飄飄的,在空中游蕩。漸漸地,云厚了,重了,灰了。而我就在此時脫胎于她,來到這個世界。我輕飄飄地落在田圃上,滋潤田野;落到長河中,交織出悠揚的曲子;落入海洋里,成為永不會枯竭的水。
我剛烈,無所畏懼,伴著霹靂,帶著風的怒吼、雷的咆哮,來到北方的土地上,編奏著自己的交響樂。我打在屋頂上,濺起層層水花;打在窗戶上,啪啪直響。我像一片巨大的瀑布,從東南橫掃著北方的土地。雷在低低的云層中轟響著,為我伴奏;閃電不時用它那耀眼的白光,劃破黑沉沉的夜空,照出狂亂地擺動著的田禾。我似一條條銀線灑落大地,淋濕了吃力地移動著腳步的人。我雖然無所畏懼,但我的生命卻很短,漸漸地,我就被那從云后跳出的太陽征服了。
我輕輕柔柔,纏纏綿綿,淅淅瀝瀝,絲絲縷縷。我迷戀江南的景色,遠山近水,亭臺樓閣,水面無波,垂柳婀娜,一片靜謐。我迫不及待地掙脫云的束縛,進入這如畫的世界,去聆聽,去欣賞,去感觸,我在這如畫的世界里總是輕輕柔柔,纏纏綿綿,淅淅瀝瀝,絲絲縷縷,朦朦朧朧。
待雨過天晴,被我洗滌一新的江南又出現在藍盈盈的晴空下,變得風姿綽約,宛若剛出水的美人,碧玉般潔凈,蘭花般可愛,脈脈含情。呵,江南如此嬌美,不也有我一份功勞嗎?
世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我也一樣,因為我來自風中不同的云。
讀了上面生動的文字后,請你用平實的語言簡要說明地球上云、雨、水三者是如何轉化的,要說明轉化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詩詞中的雨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白居易《夜雨》)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渭城曲》)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夜雨寄北》)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秦觀《浣溪沙》)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聲甘州》)
以上這些寫雨的名句你熟悉嗎?你還記得哪些寫雨的詩句?你可以與同學比比看誰記住的多。你能說說詩詞中的雨與大自然中的雨有什么區別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評說雨的功過
雨之功:
①為人類和其他陸生生物提供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水分;
②營造浪漫氣氛,不大不小的雨可為情侶們營造浪漫的約會氛圍;
③可為河流提供水源,河流中的水可用于發電、航運;
④可用來滅火;
⑤降雨是地球大氣循環和水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使各部分流動以達到一種平衡。
雨之過:
①雨天影響人們出行;
②暴雨會造成洪澇災害;
③雨少會造成旱災;
④梅雨季節空氣潮濕讓人不適;
⑤酸雨危害土壤和森林植被。
以上是一位同學列舉的雨的功與過,看后,你有什么要補充的內容嗎?對于上面所列的這些“功”,雨不自矜自傲;但對于這些“過”,雨感到委屈,你能說說雨感到委屈的原因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讀雨的個性
有美堂暴雨
□[宋]蘇 軾
游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云撥不開。
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滟金尊凸,千杖敲鏗羯鼓催。
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
1.全詩扣住哪個字來寫雨?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
□郁達夫
周作人先生名其書齋曰“苦雨”,恰正與東坡的“喜雨亭”名相反。其實,北方的雨,卻都可喜,因其難得之故。像今年那么的水災,也并不是雨多的必然結果;我們應該責備治河的人,不事先預防,只曉得糊涂搪塞,虛糜國帑,一旦有事,就互相推諉,但救目前。人生萬事,總得有個變換,方覺有趣;生之于死,喜之于悲,都是如此,推及天時,又何嘗不然?無雨哪能見晴之可愛,沒有夜也將看不出晝之光明。
我生長江南,按理是應該不喜歡雨的;但春日暝蒙,花枝枯竭的時候,得幾點微雨,又是一件多么可愛的事情!“小樓一夜聽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小雨潤如酥”,從前的詩人,早就先我說過了。夏天的雨,可以殺暑,可以潤禾,它的價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說。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另一種境地,昔人所謂“雨到深秋易作霖,蕭蕭難會此時心”的詩句,就在說秋雨的耐人尋味。至于秋女士的“秋風秋雨愁煞人”的一聲長嘆,乃別有懷抱者的托辭,人自愁耳,何關雨事。三冬的寒雨,愛的人恐怕不多。但“江關雁聲來渺渺,燈昏宮漏聽沉沉”的妙處,若非身歷其境者絕領悟不到。記得曾賓谷曾以《詩品》中語名詩,叫做《賞雨茅屋齋詩集》。他的詩境如何,我不曉得,但“賞雨茅屋”這四個字,真是多么的有趣!尤其是到了冬初秋晚,正當“蒼山寒氣深,高林霜葉稀”的時節。
2.本文是一篇議論性的詠物散文。作者是扣住什么來寫雨的?試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繪你心中的雨
請以“聽雨”為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文體不限。
提示:一要抓住特點;二要描寫得法;三要融入情感;四要哲思深遠。
第1期參考答案
《〈沁園春 雪〉課堂練習》
1.(1)馳 蠟(2)驕(3)fèn(4)xùn 騷2.(1)無邊無際(2)等到(3)嬌艷美好(4)鞠躬、傾倒(5)差、失(6)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3.(1)夸張(2)比喻、擬人4.(1)詞 詞牌名 題目 破陣子 江城子 念奴嬌(2)國風 離騷5.(1)北國風光 萬里雪飄 千里冰封 望(2)五位帝王的歷史功績
惜秦皇漢武 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 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既肯定了歷代英雄的雄才大略,又含蓄地批評了他們文治方面的不足,并于其中蘊涵后來者居上的氣概和超越歷代英雄人物的自信。6.(1)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2)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7.(1)漫天的雪花紛紛揚揚,大地似乎被晶瑩的冰雪封凍,一片凝然。眼前的北國是一個冰天雪地、廣袤無垠的銀色世界,天地茫茫,純然一色,包容一切。(2)示例:不好。因為“頓”字說明浩蕩洶涌的黃河迅速封凍,頗帶夸張地寫出了北方嚴寒的巨大威力,正好體現了語言的精練形象。而“漸”字不能體現這種巨大的威力。
(3)“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動態描寫,都有活潑奔放的氣勢。“山”“原”都是靜物,寫它們“舞”“馳”,這化靜為動的浪漫想象,因詩人的情感而躍動,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顯得生氣勃勃,生動,活躍。8.略(開放性題目,說出人物事跡即可)9.看 恰10.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11.《沁園春 長沙》寫南方秋景,《沁園春 雪》描繪北國冬景;《沁園春 長沙》抒發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沁園春 雪》抒發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表達了當今革命英雄空前偉大的抱負和無比堅定的信念。
《〈雨說〉隨堂練習》
一、1.(1)gù (2)zhì
(3)qiǎng (4)xuān
2.(1)喑(2)縷(3)蓑 笠3.(1)約束、封閉(2)初春時淡淡的余寒(3)知道(4)忍受冬寒
二、4.(1)寫出雨的無比溫柔。(2)寫出了雨的博大愛心。5.示例:第一節:親切溫柔(或充滿愛心);第二節:友好規勸;第三節:讓人親近(或親切歡快)6.雨探訪大地,滿懷愛心;雨希望孩子們不要拒絕它的到來;雨親近孩子們,帶領孩子們迎接春天;雨要孩子們學會勇敢地笑;雨犧牲自己,化作“祝福的心意”。
三、7.開放性試題,要求句式一致,修辭一致。8.詩歌以“雨說”作為提示語,是“雨”訴說的內容變化和情感遞進的線索。9.示例:它們的笑源于愛,源于對生活的信心,源于勇敢、樂觀、自信的情懷。
《魚化石》
1.象征著人的生命的逝去。2.“活著就要斗爭,在斗爭中前進,即使死亡,能量也要發揮干凈”,言之成理即可。
《多角度品析意境》
1.略2.同意。這是一首離別詩,對于離別,我們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還有一些直接經驗或間接經驗。它或來自于朋友的分別、與親人的分別,或是某部作品、影視劇中的情節,當那些似曾相識的畫面重溫在我們的腦海中時,我們會再次感到依依不舍、雨淚如瀉、辛酸不已。“看”,在詩中指回望。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此字讓我們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個“看”字,就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了離別的酸楚。我們仔細品味之后,便可以感受到本詩所表達的意境。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