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我沒法把公司做好,我就該被淘汰。如果其他(人)不靠譜,我會帶頭苛責他。”聚美優品CEO陳歐說出這句話時,正被壓力折磨得腸胃不適。
事實上,陳歐正在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和他的團隊去年以15倍的銷售增長速度,遠遠拉開了與競爭對手的距離。在電子商務行業一片哀鳴的現在,快速擴張以規?;A得生存空間,成了大多數企業不得不走的一條路。“做互聯網的,不進步就是退步,都拼規模了,(我們)會感到恐懼。需要最快擴大規模,獲得品牌優勢,才有可能生存下來?!?/p>
因此,陳歐帶著團隊一路狂奔,月銷售額從零到超過1億元,聚美優品用了不到兩年時間。聚美優品的團隊也從幾十人發展成為今天的1000多人。
但高速成長也帶來一系列問題:是與創業伙伴繼續保持和氣還是用“帶頭苛責”刺激他們進步;是招聘熟練但未必適合聚美的“成手”,還是選擇承擔流失風險自己培養新人……這些都是這個80后團隊從未經歷過的過程,也是從未管理過千人以上企業的陳歐不曾掌控過的局面。
好在陳歐有自己的“導師軍團”,更有一套獨特的“以戰養戰”的打法。這位強勢、追求完美的領導者,一如品牌營銷大師葉茂中一段話里形容的那樣:“寧做曠野里奔嘯的狼,不做馬戲團里漂亮的老虎。”
管理層掉隊
用“帶頭苛責”激勵成長
“有些公司希望是平平靜靜,開開心心一個大家庭。但我覺得聚美更追求的是沖突的暴露,甚至合伙人之間、團隊之間沖突的暴露。一定要把事說清楚,大家在一起的目的是把事做好,不是過家家?!庇谑顷悮W與管理層之間對事不對人的爭論時有發生。
也許不可避免的,這是每一個處于創業期正在快速成長的企業在追求規模和業績時,必然要遭遇的問題之一。
公司高速發展,需要每一個員工能夠同步成長。但陳歐發現,現實情況是,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長這么快。而且最令他郁悶的是早期伙伴達不到他的預期,跟不上公司發展。
處理好這個問題,對陳歐來說涉及的挑戰就是非常全方位的,包括如何為人,如何用蘿卜加大棒,再把愿景更深地貫徹給員工。陳歐一向對高層以及早期合作伙伴要求嚴厲,一如他對自己的苛刻。于公,管理層被賦予了極重的責任和極大的權利,與陳歐一起承擔著責任和風險;于私,在整個公司里面,陳歐與他們感情最深,關系最密切。
陳歐常對管理團隊說的一句話是“尊重是靠自己掙的,不是靠別人給的”。他是重感情的人,但在跟公司有關的一切事物上,陳歐的觀念就是“重情義,靠本事吃飯”。他希望每個人能快速成長,不掉隊。
在陳歐看來,公司要做大,永遠不能把感情放在第一位。所以對越是高層的人、越親的人,陳歐反倒越狠,也要求他們對自己狠。在這件事上,陳歐的措辭也比任何時候都來得感情色彩強烈:“作為創業公司,作為高層,絕對不能容忍自己平庸,絕對不能沒有勇氣去改變自己?!?/p>
聚美狼性文化的氛圍,會讓每一位管理者只有在其位謀其事,做出相應的業績,才能獲得尊重。
一旦有人掉隊,陳歐毫不留情“帶頭苛責”。當然,適度苛責不是目的,而是激勵進步的一種手段。陳歐的這種“苛責”很講方法。對于不同性格的人,陳歐會區分對待:有些人需要鼓勵,告訴他“你做得很好”,一句話就可以讓他自我激勵,下次做得更好;有些人性格特別好強、好面子,第一次犯錯或掉隊被提醒感覺到壓力之后,就不希望再被說第二次,會拼命追上來。
作為斯坦福MBA最年輕的畢業生之一,陳歐十分清楚公司在高速增長期,團隊每一分子協同效應的重要性。正如陳歐所說,一個企業的體量從100萬美金到1億再到10億美金,對團隊的要求完全不同。“每個階段要的東西是不一樣的。這就要求我是一個多面手。”而且他必須要先于企業一步去完成自己的成長。
因此,他也在像海綿一樣,通過各種渠道來充電、學習,完成他的轉變。完美主義者陳歐絕對不容許自己犯錯,他笑言:“如果自己犯錯誤,那就是精神問題了,不是腸胃問題了?!?/p>
陳歐的充電方法不是讀一些諸如德魯克之類的管理書籍,而是與徐小平、雷軍等企業家前輩直接交流,跟他們“偷師”各種經驗。“我覺得最好的充電,永遠是和一些成功企業家溝通,講一些實在的例子,討論一些實在的話題。”
而陳歐站出來“為自己代言”,就是當初在徐小平的強烈建議和鼓勵下才實現的。陳歐本人比較內向,并不樂于在電視上曝光,但徐小平告訴陳歐,CEO營銷是最有效的品牌營銷方式。陳歐十分慶幸在創業初期能夠遇到好老師給予的各種建議和支持:“現在回頭看,這是聚美過去成功很關鍵的一步。如果沒有這樣強力的導師來推動,我可能會選擇更加常規的打法,那可能聚美的成長就會是另一個故事。”
稍微懂行的人都明白,渠道對每一個化妝品公司都是一個比較隱諱的問題。因為稍有懈怠或疏漏,就容易出現貨品問題。即便聚美已經達到月均過億銷售額,仍有消費者會對其品質產生質疑:“聚美的東西這么便宜,會是假貨嗎?”
聚美在品控管理方面想出了一個絕招:設置兩個質檢團隊,一個在辦公室和專柜驗貨,一個在倉庫驗貨。他們之間互相驗貨、制衡,被驗出存在問題產品的一方要向檢驗者支付獎金。兩個團隊之間的利益互斥和對沖,產生了很好的品控效果。
約束是為了更好地成長。在約束之外,也有實實在在的物質獎勵。聚美的管理團隊及核心優秀員工都已經陸續得到了公司期權,并且全部白紙黑字成為有效合約。在陳歐看來,這是每一位為公司付出心血的員工所應得的。
有價值觀引導,有制度約束,更有實質獎勵,三管齊下,聚美雖然成長很快,但營養供給始終跟得上。
其實陳歐覺得自己已經很幸運了,聚美發展很快,絕大部分員工都還是能與聚美步調一致。只是作為一個極端的完美主義者,陳歐的要求更高?!翱偟膩碚f,我特別滿意。畢竟我們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只是我們要求達到像天才一樣的成長,希望不要犯錯。但實際上我們可能也會犯錯,只是因為對手犯的錯比我們更多而已?!?/p>
員工自由成長
全方位支持,鼓勵發揮
與其他快速增長型企業相比,聚美還有一點幸運之處,就是陳歐“為自己代言”的效應良好,現在陳歐個人也擁有一大批粉絲,陳歐的個人魅力的確會在不少人心中為聚美留下良好的印象,甚至有人應聘聚美職位居然是為了陳歐而來。聚美的人力資源部門也不得不增加一項特殊職能,就是幫總裁陳歐把純仰慕者擋在門外。陳歐希望,這些應聘者是因為喜歡聚美的高速發展和價值體系才來的。
聚美不但沒有其他快速成長企業可能面臨的人才困境,反而在人才招聘時具有更高的議價能力。聚美的校園招聘會場場爆滿,連走廊都站滿人,就深刻說明了這一點。
雖然選擇更多,但擺在陳歐面前的是新的難題:電商是新興行業,經驗豐富的人并不多。即便現在的電商巨頭們也都是高速成長起來的,“公司擴招的人,不一定是優秀的?!?/p>
所以聚美更傾向于自己培養人才,因而設置了管理培訓生制度?!拔蚁嘈胖灰泻玫墓ぞ撸泻玫牧鞒?,一群優秀的年輕人,能快速成長起來?!?/p>
正如陳歐所一直強調的,自豪感很關鍵。聚美給管理培訓生的成長空間大到難以想像:除了給予他們足夠的認可和重視以及最好的薪水,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與眾不同,他們還能接觸到高層才能接觸的機密,能真正看到整個公司的流程,包括最高管理層如何決策,如何解決問題。這樣一群人,會極速地在戰斗中成長起來。
沖著聚美而來的人,更加看重聚美的成長性以及管理培訓生制度能夠給予每一個員工的公平自由的成長空間。
花費如此心血培養出來的人,優秀程度足以保證,但難免有流失風險。在電商人才奇缺的情況下,聚美就已經出現過基層員工被其他同行以3倍薪水挖角的經歷。
這并沒有引起陳歐的恐慌。他在挑選管理培訓生的時候自有一套原則,首先是寧缺毋濫。上一次的聚美校園招聘,陳歐從3000多份簡歷中,只選出了4個人。
這4個人基本上都有過名校學生會的任職經驗,有克服困難的經歷和能力,充滿自信。陳歐認為這都是能夠證明自己的綜合素質的體現。并且,他們不是沖著高薪或者管培生的名頭來的,而是真正想實現自己野心的人。
聚美也確實給了這些充滿野心的人無數機會。極速成長,從基層員工幾個月內連級跳成為中層管理者的員工在聚美可謂比比皆是。肖瑛就是其中一位。
當初慕聚美之名而來,因所應聘的市場職位已滿,曾在某省會交通廣播臺擔任主持人的肖瑛寧可“屈尊”以前臺的職位入職。但沒想到的是,入職第二天,與陳歐面對面的一席談話,得到陳歐認可,前臺還沒有報到,肖瑛就直接跳進市場部。如今不過10個月,1989年出生的肖瑛已經成為市場部一名主管。
肖瑛很享受這種飛速成長的過程。剛進入市場部不久,肖瑛就與市場部所有毫無經驗的同事一起面臨聚美首場校園招聘會?!拔蚁嘈拍銈兊哪芰Α!标悮W的鼓勵讓他們的茫然無措甚至擔憂轉化成了激情和斗志。因此,從宣傳單頁的設計制作、發放,校園里的海報宣傳、橫幅宣傳,到跟學校溝通,確定場地時間,市場部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攻克下來,效果出奇的好。聚美每一場校園招聘會的景象都堪比周一早高峰時北京一號線地鐵的壯觀。
校園招聘會后,更大的挑戰迅速到來,就是聚美首屆美妝風尚大典。按照常理,這樣盛大的活動一般企業都會交給專業的公關公司來做。但陳歐告訴市場部:“有之前幾場成功的校園招聘會的經歷,我相信你們能hold住風尚大典。我給你們犯錯的機會。加油做吧!”這給了市場部所有人極大的精神支持,每個人都十分珍惜這次機會。
事后,不少參會的藝人都難以相信,這場高水平的盛會居然出自十幾個從未有過做活動經驗、平均年齡不超過25歲的年輕人之手。肖瑛十分謙虛:“如果沒有整個公司每個部門無條件的配合和支持,美妝風尚大典也不會如此成功?!?/p>
的確,聚美不但給了這幫年輕人敢想敢做的機會,更是給予了全方位的無條件支持。僅就當時邀請函、背板貼甚至小到座位貼,只要市場部提出需求,負責產品設計的部門,即便本職工作已經堆積如山,也會全力配合。
肖瑛在聚美年輕朝氣的氛圍中和想到什么都可以去做的自由空間里如魚得水。這樣的員工忠誠度當然堅如磐石。這也正達到了陳歐的目的,讓優秀的員工只有在聚美的體系里面才能最大化自己的價值,學更多東西,因而對聚美更忠誠。
從早期的靠個人魅力和簡單流程管理,到后來全面的章程、制度、企業文化,聚美開始一一經歷,管理也逐漸建立起來。
陳歐坦言:“聚美是一個新的公司,它仍然很年輕。年輕人的優勢在于很激情,在規范化上它肯定不如一些成熟的企業。所以聚美作為一個千人企業,管理的細微問題是有的。但是方向性和企業本身是很良性的?!?/p>
陳歐驕傲地說,即使他十天不出現在公司,聚美還可以正常運作?!肮膭顑炐?,理解平庸,苛責不靠譜”是陳歐所推崇的信條,是實現這種狀態的關鍵。充滿狼性的文化,會使沖突暴露,會有壓力,會使競爭成為充斥在聚美內部的空氣,但對于快速成長中的聚美來說,不失為預防管理問題的一劑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