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出現奇跡
二○○三年一月,在島內各界的愛心幫助下,母女倆前往美國接受,質子光放射治療。『一位被譽為』世界上唯一的FOP權威『破例為宜臻作了免費診查。然而,美國醫生還是表示』時間太遲了,因頸部肌肉已硬化,已無法進行插管或注射,需要研究其他治療方法。她們只得提前返回臺灣等待消息。
一年后,在二○○四年春節前,通過朋友和劉海若母親的介紹,惠美帶著病情急速加重的宜臻,找到當年救治劉海若(香港鳳凰衛視女主播)的醫療團隊成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姜良鐸。姜大夫是北京名醫,在二○○三年春天抗擊『非典』時,他和周平安教授推薦的,八味預防方幾乎無人不曉,被老百姓稱之為『姜八味』。
在東直門醫院特需門診,姜大夫和北京兒童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陳昭定會診,認為宜臻的病可試用中醫治療。他表示,本病于古醫典籍中未有記載,乍見此病,有無從借鑒,無處著手之感,但中醫這一特殊的整體思辨體系并沒有過時,反而逆發出鮮活的生命力,它是依據人體整體,恒動,綜合狀態,從復雜系統思維的角度,來探求治療的思路,只要辨治得當,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療效。
奇跡出現了,宜臻的病情漸漸好轉。母女倆通過中醫治療看見了一絲希望,由此對醫生的信任,對治病的信心也在漸漸增加。之后這些年,惠美一兩個月里必來京,一早去掛姜良鐸教授的號,給姜大夫看她用相機拍下的宜臻舌苔,腫塊等體征變化,然后等待開方,等待煎藥,藥煎好取回,次日早返臺——她還會根據醫囑或病情帶宜臻回診。就這樣,一趟趟辛苦地往返于臺灣與北京。母女倆堅持著,堅持著,堅持著,藉由中醫療法,宜臻的病情穩定了。
各方關愛讓奇跡持續
這些年,宜臻就讀過的學校和同學們給予熱情的幫扶。比如,她的小學校長曾向記者介紹,同班同學也都能體諒宜臻的病情,每天上下學或是在校園活動都會有同學義務在一旁協助她,并且注意不要碰撞到宜臻的身體,免得她受傷,該校是花蓮最大的小學校,有兩千多名同學,校網由五名九至十二歲的同學維護,他們利用午休,假日上傳同學們收集,制作的視聽資料,建立了『汪洋中的珊瑚——吳宜臻』專題網頁。再如,她就讀的農校是一所有九十年歷史的名校,該校的校長也曾介紹,在接受吳宜臻就讀后,建置無障礙設施和專用課桌椅,向『教育部』爭取生活輔導員,陪伴宜臻就學。
十二年來,宜臻的病情首先由當地媒體披露,從而得到許多無私的援助,不斷給她鼓勵,給她溫暖。二○○三年初,一位綽號『番石榴』水電工老板,送給宜臻一只按摩浴缸,讓她能在家里做物理治療。
『珊瑚兒』在成長
『珊瑚兒』的故事感動了許許多多的人們和團體,采訪過宜臻的記者都對她積極的生活態度印象深刻,宜臻雖然飽受病痛之苦,但是在求學的過程中仍然以樂觀的態度面對一切,課業成績相當良好。雖然吳宜臻全身肌肉都在逐漸鈣化,身體傾斜常感不適,她卻向往普通人的生活,即使跑醫院的時間多過學校,還是喜歡與同學一起學習。無法有戶外活動,所以她喜歡玩計算機,還有自己的無名小站。
二○○七年夏天,宜臻已是花蓮縣立國風國中的應屆畢業生。她憑著過人的毅力,一路從小學念到中學,始終與同學們一起參加『基測』(基本學力測驗的簡稱),現在面臨』國中基測『,她表示,』參加基測就是幸福。這次『基測』,吳宜臻被安排在身障考場,使用特制桌椅,患感冒的她不想有差別待遇,跟媽媽小聲抱怨被單獨試場應考。
二○一一年三月,吳宜臻作為』本科三年級資料處理科學生,取得計算機軟件應用—乙級證照。此外,她還和同學們一起考取了其他兩項丙級證照。二○一一年六月十日,在花蓮高農的畢業典禮上,共四名學生獲得『勵學獎』,其中就有宜臻。
相信這母女倆會繼續堅持與病痛抗爭,堅強地活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來,正如惠美為一篇征文所起的標題——『珊瑚』,我陪你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