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北京,陽光明媚,一派喜慶。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閉幕了。十八大通過了對黨章的修改,把科學發展觀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起,確定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大會指出,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對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檔案系統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通過對檔案事業發展規律的研究,進一步提高檔案工作科學化水平。
要加強檔案工作發展規律研究,就必須善于總結經驗。本期報道了北京市檔案局召開創建全國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示范區經驗交流會的情況,并登載了市檔案局呂和順局長的講話和昌平區檔案局趙麗君局長的經驗介紹和體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和經驗,體現了創新精神和實干精神,對其他領域開展檔案工作有推動作用。全市檔案系統在交流的基礎上,一定要加強規律性研究,以提高檔案工作科學化水平,更好地服務北京市檔案事業的發展。同時,“理論探討”欄目中《我國境外企業檔案管理研究述評》文章,梳理了最近十年來我國有關境外企業檔案管理研究的文獻,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和不足的基礎上,為未來發展研究提供借鑒。
要加強檔案工作發展規律研究,還必須注意檔案管理的科學化探索。本期“理論探討”欄目《公共管理視閾下政府文件工作效率研究》、“業務研究”欄目《檔案信息網站建設和管理研究》、《談民生檔案特點及管理體系建設》等文章,都是對相關管理領域進行的規律性探索,從理論上,為提高檔案工作的科學化水平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要加強檔案工作發展規律研究,也要研究豐富館(室)藏的方法。本期“點擊館藏”欄目介紹的豐臺區檔案館以新換舊豐富館藏的做法,有一定的參考和操作價值。豐臺區檔案館在征集珍貴歷史檔案的過程中,對擬征集的珍貴歷史檔案進行復制,用新的高標準、高質量的復制件,與檔案所有者交換舊的原始的檔案資料,既豐富了館藏,同時也擴大了利用范圍,當事各方都非常滿意,達到了共贏的目的。
作為首都的檔案工作者,還有一項重要的職責,就是通過檔案信息資源,向社會介紹和傳播首都悠久的歷史文化。本期“檔案文化”欄目中,《北京門牌的變遷》向讀者介紹了門牌在加強管理方面的作用,以及門牌因社會發展而演變的歷史;《趣說老北京內城的九門》展示了北京城這座歷史古都其內城的建筑變化;《抗日民族英雄白乙化》則介紹了少數民族優秀人物白乙化在京郊大地御侮抗日的英勇事跡。
檔案工作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本期“潮頭風采”欄目中,《檔案確定了老人的組織關系》、《檔案揭秘一段塵封24年的歷史》分別介紹了檔案在解決百姓生活問題和為歷史去偽存真方面起到的作用。
十八大是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政治宣言,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的豐富和發展,是推動檔案事業科學發展的航標,全市檔案工作者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其精神,抓住難得的時代機遇,大力加強新形勢、新任務下檔案發展規律性的研究,以不斷提高檔案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實現全市檔案工作的跨越式發展。 (馮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