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國家檔案局、民政部、農業部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有關文件精神,總結我市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取得的成績,交流、推廣昌平區創建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示范區的經驗,進一步明確我市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目標任務,全面提升我市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水平,為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等各項事業的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剛才我們聽取了昌平區檔案局趙麗君局長做的創建示范區活動的經驗介紹,稍后,還要實地觀摩小湯山鎮、村的檔案管理情況。希望大家認真學習昌平區檔案工作的經驗,不斷提高檔案工作水平。北京市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示范區的創建工作一直以來都得到了國家檔案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在此,我代表全市檔案系統的廣大干部向國家檔案局的關心與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市民政局、市農委在創建工作中給予了我們很多的幫助和指導,讓我們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昌平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檔案工作,區農委、民政局及各鎮街村,特別是區檔案局的同志們在創建工作中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我代表市檔案局向你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衷心的感謝!下面,我簡要介紹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總體情況,部署下一階段的主要任務。
一、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取得明顯成績
2008年,國家檔案局、民政部、農業部印發了《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我市對此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學習和貫徹落實。市檔案局、市民政局、市農委聯合轉發了《意見》,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了工作要求;并聯合印發了《北京市村級檔案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我市村級檔案的規范化管理。國家檔案局、民政部、農業部在2010年又印發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示范縣實施辦法》。我市進行了認真學習,并按照要求,確定了昌平區、平谷區作為我市示范縣活動的試點單位,同時以示范縣驗收標準為工作標準,全面指導全市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開展。經過努力,昌平區已于2011年通過了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示范區領導小組的驗收,成為全國第一批、我市第一家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示范區;平谷區目前正在積極開展示范區創建的各項準備工作;其他涉農區縣也以創建工作為契機,以示范縣驗收標準為目標,努力提高檔案工作的整體水平。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全市檔案工作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各級領導高度重視,農村檔案工作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近年來,各級黨委和政府對農村檔案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在組織、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了更多的保障。市和區縣檔案局被列入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等工作的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為農村檔案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檔案工作被列入市和部分區縣的農業發展專項規劃、新農村建設折子工程等文件,昌平、平谷、門頭溝區委和延慶縣委將檔案工作列入對鄉鎮村的檢查、考核內容,為農村檔案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障;昌平、海淀、大興、延慶、密云等區縣政府為農村檔案工作撥付資金或配備設施設備,為農村檔案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物質保障。尤其是昌平,在2010-2011年度,區委、區政府投資415萬元為全區17個鎮街、304個村配備了數碼相機、計算機、空調等設施設備,極大地改善了鎮、村檔案室的辦公條件。這些措施有力地保障了農村檔案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認真履職,農村檔案工作指導服務力度不斷加大
市和區縣檔案局采取多種方式推動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開展。通過制定村級檔案管理辦法、農村檔案工作考核標準等文件,統一指導、檢查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建立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示范村,通過組織觀摩學習、召開經驗交流會等方式,以點帶面、典型引領,推進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全面開展;通過開通網絡語音、視頻指導,將檔案培訓課件、業務標準規范上傳網絡共享等方式創新農村檔案工作指導方式;通過組織農村檔案員集中培訓、到各鄉鎮村進行按需培訓、開展專項工作培訓等多種培訓方式有效提高村級檔案員業務水平,2008年以來全市涉農區縣培訓檔案員共計約1.5萬人次。
針對農村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主動開展檔案服務工作。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大興、通州、順義、昌平、房山等區縣檔案局加強對50個市級掛賬村檔案工作的指導并對拆遷情況進行拍攝,其他區縣檔案局也開展了對拆遷村的主動記錄工作,完整留存城鄉一體化建設歷史記憶;房山、平谷、通州、懷柔、密云等區縣檔案局開展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建檔工作的指導;平谷區檔案局指導鄉鎮開展“一鄉一品”試點,建立鄉鎮特色檔案;朝陽區檔案局加強對農村城市化進程中土地儲備等工作檔案管理的指導。
大力豐富館藏資源,更好地為農民服務。確定涉農專業檔案接收范圍,全面接收各類涉農檔案。至2011年底,各涉農區縣檔案館已接收宅基地、個人建房、農業普查、農業區劃、土地承包等十余類共計75萬余卷件涉農檔案進館,為農民利用檔案提供了資源保障;昌平、海淀區檔案局建立了“三農信息”專欄,上傳涉農的政策文件、技術信息、開放檔案目錄等內容,平谷區檔案局開發了“平谷區農村檔案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在線提供開放檔案目錄及全文檢索、預約查檔等內容,為農民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服務。
(三)涉農部門協調配合,農村檔案工作呈現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市、區縣農委、民政局等涉農部門與檔案部門積極配合,在開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村務公開、農村“兩委”換屆、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工作中,都對文件材料收集、保管、移交等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共同制定相關工作檔案管理辦法;對土地承包檔案清查、集體產權林權制度改革、農村土地經營權登記、農村換屆選舉等工作中形成的專項檔案進行聯合指導和檢查。房山區農委、經管站在制定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評分細則與標準》中明確了檔案管理的要求;昌平區經管站以檔案為依據開發工作系統,既發揮了檔案的作用,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四)三級聯動抓規范,村級檔案工作水平明顯提升
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完成建檔工作的基礎上,市檔案局提出行政村檔案工作規范化管理的目標要求;各區縣檔案局認真貫徹市檔案局要求,結合本區縣實際,制定實施辦法,落實目標要求。各區縣的鄉鎮檔案部門加強對土地承包、產改、林改、宅基地等涉農檔案的收集、管理,采取集中培訓、實地指導、網絡指導、組織觀摩、檢查評比等方式對村級檔案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加大對村檔案員的培訓力度,把目標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在全市農村形成了市、區縣、鄉鎮三級聯動,共同推進村級檔案工作規范化的良好局面。
村級檔案工作是農村檔案工作的基礎,必須下力氣抓實抓好。在三級聯動的推動下,村級檔案工作有了明顯變化。各行政村檔案室加強了對村民、流動人口、新農村建設、社保、換屆選舉等檔案的集中統一管理,部分行政村還留存了房地契、戶籍、村賬等上世紀60年代的檔案。至2011年底,全市各行政村共保存了246萬卷件檔案;50%以上的行政村實現了使用計算機管理、利用檔案,利用互聯網查閱政府公開信息和檔案信息;一些行政村編寫了大事記、組織沿革、村志等材料,并舉辦了展覽。村級檔案在產權制度改革、解決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豐富村民文化生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村級檔案工作的整體水平不斷提高。
我們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各區縣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發展水平不平衡。部分涉農部門、鄉鎮對農村檔案工作的認識還不夠高;鄉鎮檔案員兼職過多(平均兼職5項),對村級檔案工作監督指導還不夠到位;村級檔案室建設存在一定差異,有10%的村還使用木柜、塑料盒保管檔案,約50%的村檔案室沒有安裝防盜門,缺少滅火器等設施設備,不具備安全的檔案保管條件;村級檔案人員存在兼職多、不穩定的情況等。對于這些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
二、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主要任務
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積極宣傳和推廣我市創建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示范區的好做法、好經驗,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進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
(一)進一步提高對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積極爭取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形成的檔案資料,是新農村建設發展的真實記錄,是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的基礎,是服務民生工作的重要依據,在提高農村基層政權和村民自治組織管理水平、發展農業生產、增加農民收入、維護農民權益、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繁榮農村文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各級檔案部門要從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城市化進程、推動城鄉經濟一體化、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的高度認識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重要性,克服畏難情緒,加強對檔案工作重要性的宣傳,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以及涉農部門對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著力解決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中的突出問題,持之以恒地做好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不斷提高農村檔案工作水平。
(二)進一步鞏固農村檔案工作規范化建設的成果,推動農村檔案工作科學發展
各級檔案部門不能滿足于現有的農村檔案工作規范化建設的成果,要再接再厲,繼續加強監督指導,推動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科學發展。第一,堅持三級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區縣、鄉鎮三級檔案部門要統籌協調,進一步明確職責,建立聯動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各級檔案部門要繼續加強與農業、民政、林業、水務、社保等部門的溝通聯系,建立良好的協作機制,保證檔案工作與業務工作的同步開展,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第二,加強檔案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實。要指導涉農部門、鄉鎮、村隨著工作的發展,健全、完善檔案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尤其是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村“兩委”換屆檔案交接制度等。要加強制度落實情況的檢查和考核,保證各項檔案管理制度落到實處,得到有效的執行。
第三,加強涉農檔案的收集工作。要指導涉農部門、鄉鎮、村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資產管理、村民自治、新農村建設等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收集齊全,集中管理。要按時接收鄉鎮和涉農部門重要涉農檔案進館,豐富館藏檔案資源。
第四,加強村級檔案的安全管理。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和鄉鎮,大力加強村級檔案室的基礎設施建設,配備符合檔案保護要求的、數量充足的柜架和裝具,完善保管條件,確保檔案安全。
第五,加強新農村建設檔案服務工作。要進一步增強檔案服務意識,通過網絡服務、送檔上門等方式,為農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務。要指導鄉鎮、村做好檔案利用工作,充分發揮檔案在行使政府職能和維護農民權益方面的作用。
第六,積極探索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新領域、新方式。要結合本地區新農村建設工作和檔案工作的實際,深入研究鄉鎮、村、各類經濟組織檔案的收集、管理、利用等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積極探索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推動農村檔案工作與時俱進、科學發展。
(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對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檢查指導力度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農業農村檔案管理,全面提升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整體水平,使檔案工作更好地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我局與市農委、市民政局研究決定,將以創建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示范區為契機, 根據國家檔案局、民政部、農業部聯合制發的有關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辦法和標準,聯合印發《北京市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測評辦法》(以下簡稱《測評辦法》)。這個《測評辦法》借鑒了國家檔案局創建工作的測評標準,采取了市檔案局主要牽頭,區縣互評互驗的方式,目的是使各區縣之間形成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相互檢查、相互促進的良好氛圍,齊心協力,共同促進全市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
服務新農村建設,服務我市農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是檔案部門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要進一步增強做好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使命感和緊迫感,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國家檔案局的指導下,在市級各部門及各區縣的共同努力下,開拓進取,勇于創新,不斷提高推動農村檔案工作的認識水平,不斷探索做好農村檔案工作方法途徑,不斷拓寬農村檔案工作服務的內容和方式,全面推動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科學發展。
(摘自呂和順在全市創建全國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示范區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