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根據國家檔案局的戰略部署和北京市檔案局的工作要求,昌平區委、區政府做出了創建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示范區的決定,并列入區政府折子工程。
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北京市檔案局的精心指導下,在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的嚴密組織和各涉農部門的密切配合下,全區各級檔案工作人員齊心協力,攻堅克難,我區新農村檔案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建立起了機制健全、管理科學、資源豐富、利用便捷的新農村檔案工作體系,初步實現了管理規范化、工作信息化、資源共享化、人員專業化的“四化”目標,并順利通過了國家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的正式驗收。
一、主要成果
在整個創建活動中,我們堅持把“提升鎮村檔案工作水平,更好地為三農發展服務”作為創建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狠抓檔案資源建設,深化檔案信息服務,取得了豐碩成果,創造了“一個品牌”,提升了“一個意識”,規范了“一級檔案室”,建全了“兩個體系”,發揮了“兩項作用”。具體是:
“一個品牌”:通過開展以“打造京畿檔案精品、創建昌平特色品牌”為主題的創建全國示范區活動,使昌平區成為全市第一個新農村檔案工作示范區,充分展示了我區新農村建設的新成就,集中展示了我區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新成果。進一步為創建“京北創新中心,國際科教新城”聚集了人脈,提升了昌平區的知名度。
“一個意識”:創建示范區,擴大了檔案工作的影響力,提升了全區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群眾的檔案意識。金樹東區長在昌平信息快報上對檔案工作做出批示:“檔案工作服務大局,創建工作扎實有效,工作業績和爭創一流的精神值得稱贊和推廣”。區各項重大活動中均將檔案局列為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檔案工作。各單位領導對檔案工作認識到位,檔案局與各涉農部門在開展業務工作時配合更加順暢。各鎮街、村領導主動過問檔案工作,村干部和檔案員提高了對檔案工作的認識,增強了做好檔案工作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一級檔案室”:規范了村級檔案室。通過創建示范區,全區304個村的檔案工作100%達到了“十有”標準(即有領導分管、有專兼職檔案人員、有檔案室、有制度、有檔案柜、有計算機、有數碼相機、有空調、有防盜門窗、有滅火器),從根本上改善了農村檔案管理狀況,村級檔案工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兩個體系”:一是建立起了一個機制健全、管理科學、資源豐富的新農村建設檔案資源體系。通過創建工作,鎮村兩級檔案室搜集、補救、整理各類歷史檔案、文書檔案、聲像檔案、科技檔案達13.5萬余卷(件),目前,全區農村檔案總量達到33.4萬余卷(件)。二是開通了“農村檔案資源共享網站”、在局館網站設立了“三農專欄”、將每期《政務信息匯編》送到各鎮村閱覽點,實現了檔案資源共享,建成了覆蓋“區、鎮、村”三級的檔案資源利用體系。
“兩個作用”:一是農村檔案工作服務“三農”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維護農村穩定提供了有力的憑據支撐,為維護群眾利益發揮了有力的保障作用,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參考依據;二是檔案服務功能向農村延伸,開通了一條政府政策下鄉、科學技術下鄉、致富信息下鄉、檔案資源下鄉的高速路,成為政府服務群眾的橋梁,也在政府與農民群眾連心交心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此外,通過創建全國示范區還培養了一批人才,錘煉了檔案管理隊伍;創新了服務方式,積累了工作經驗。
二、主要經驗
在創建工作中,我們取得了一些經驗,在此與大家共享四點:
(一)明確目標任務,堅持抓好“四項工作”。我們著力抓好“四項工作”,使創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區和各鎮街分別成立了“創建示范區工作領導小組”,分級負責組織開展創建工作,以實地調研、專題會議、組織培訓、進行檢查等多種方式推動創建工作順利開展;二是進行廣泛宣傳。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電子屏、信息、簡報等各種形式廣泛宣傳,營造了濃厚的創建氛圍;三是加強隊伍建設。各級檔案部門采取參觀學習、組織培訓等多種途徑不斷提高全區涉農檔案隊伍素質,為創建工作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四是確保整體提高。樹立6個鎮60個村為創建工作典型,以點帶面,全面推進。全區17個鎮街檔案工作全部達到北京市機關檔案管理二級以上標準,304個行政村建檔規范,100%達到了“十有”標準,鎮村檔案工作水平整體提高,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二)突出創建重點,堅持 “四個重在”。始終堅持“四個重在”,我區新農村檔案工作實現跨越式發展。一是重在基層。把鎮街和村作為創建工作的關鍵和重點,堅持創建工作重心下移,貼近基層,各級領導深入各鎮街村調查研究,及時解決創建工作遇到的難題。區、鎮、村三級加大投資力度,累計投入800余萬元,極大地改善了檔案保管條件;二是重在服務。全區建立了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的檔案服務網絡。在業務指導上,區檔案局成立了業務指導組,行程7萬余公里,到鎮村指導2000余人次,鎮街組織檔案工作隊,深入到各村進行傳幫帶。在檔案利用上,區檔案館接收了8萬余卷(件)涉農檔案并優先數字化,我局通過網站上傳涉農信息3.5萬條,將《政務信息匯編》及時送到321個鎮村閱覽點,滿足了農民群眾對檔案信息的利用需求;三是重在創新。我們不斷強化創新意識,提高全區新農村檔案工作特色化水平。將檔案工作列入全區農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培訓課程,檔案部門開展遠程在線視頻指導,推廣北京市農村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系統,區經管站利用檔案開發了《北京農村經濟在線審計系統》、《昌平區農經地理信息系統》,各鎮村主動記錄歷史、編史修志、舉辦展覽等,在全市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四是重在實效。各鎮街村加強對土地承包、產林權改革、合同協議、養老保險、優撫低保等各類民生檔案的收集,確保檔案服務惠及全區農民。各級檔案部門加強信息化建設,目前,農民足不出村通過網絡即可查詢和利用涉農檔案信息。檔案工作服務“三農”取得了新進展。
(三)強化責任體系,建立“四個機制”。建立了“四個機制”,保障新農村檔案工作可持續發展。一是建立檔案管理機制。我區建立了區委、區政府統一領導,區主管領導掛帥,區檔案局牽頭,相關涉農部門積極響應,鎮村具體落實的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新農村檔案工作機制。實現了區、鎮、村三級聯動,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確保了各項任務落到實處;二是建立協調配合機制。涉農部門在開展業務工作時與檔案部門密切配合,做到了業務工作與檔案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建立了良好的協調配合機制,實現了上下聯動,橫向協作,齊抓共管;三是建立督查考核機制。區委、區政府把檔案工作納入對鎮級督察考核和“五個好”驗收體系;區檔案局把新農村檔案工作納入鎮級檔案工作執法檢查范圍;鎮級把檔案工作納入村級“百分賽”考核,有效地保證了新農村檔案工作持續深入開展;四是建立激勵機制。區檔案局、各鎮街每年分別召開一次農村檔案工作會,總結部署工作,表彰檔案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大大激發了檔案員的工作熱情。
三、幾點體會
通過成功創建全國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示范區,我們體會很多,它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崇高的榮譽和檔案更加便捷地服務“三農”的實惠,更為我們今后工作留下很多啟示。今天我談三點體會:
(一)全國示范區的成功創建得益于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
示范區的成功創建與各級檔案部門領導和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國家檔案局和市檔案局的同志先后近十次到我區檢查指導創建工作;區委、區政府對創建新農村檔案工作示范區活動高度重視,將創建示范區工作列入區政府折子工程,要求每月報工作進程;區財政出資415萬元用于鎮村兩級檔案室建設;區委、區政府領導多次聽取工作匯報,出席創建工作動員會、工作推進會、檢查驗收會等相關工作會議并講話,強勢協調解決問題。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為圓滿完成創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全國示范區的成功創建得益于各涉農部門的密切合作。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得到了區農委、區民政局、區委組織部、區經管站、區園林綠化局等相關涉農單位的大力支持,區檔案局與涉農部門聯合發文,就產林權改革、農村干部離任等各類與新農村建設相關的檔案管理制定專項辦法和制度,使相關檔案工作有章可循。涉農部門與檔案部門聯合對產林權改革、承包合同等工作形成的專項檔案管理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區委組織部與區檔案局聯合舉辦“村級檔案員業務培訓班”,區農委系統與區檔案局聯合對產林權改革檔案進行了驗收。檔案工作與農村業務工作真正做到了“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這種順暢協同、密切配合的工作模式,為示范區的成功創建提供了必備條件。
(三)全國示范區的成功創建得益于各級檔案工作者的扎實工作和辛勤付出。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區創建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村的相關領導認識到位、組織有力、率先垂范、狠抓落實,充分發揮了領導帶動作用;廣大檔案工作者放棄了休息,放棄了對家庭的照顧,不怕艱辛、忘我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全力奮戰在創建工作第一線,表現出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精神,為規范農村檔案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各級新聞媒體和廣大宣傳工作者深入開展宣傳活動,及時報道創建工作動態,保持了輿論宣傳強勢,為創建活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這些為我們創建工作提供了堅實基礎,確保了各項創建任務全面落實。
四、鞏固成果新舉措
成功創建示范區將昌平區新農村檔案工作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新起點。我們以此為契機,繼續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鞏固創建成果,迎接新形勢、新機遇、新起點對檔案工作提出的新挑戰,促進新農村檔案工作新發展。
一是探索建立長效機制。2011年底,為鞏固全國新農村檔案工作示范區成果,我局積極探索建立農村檔案工作長效機制。全面總結了創建工作經驗,分析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措施和建議,形成了《關于建立昌平區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長效機制的報告》,上報區政府,為領導決策提供了依據。
二是及時進行總結表彰。2011年12月,區政府投資20余萬元,召開了昌平區創建全國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示范區總結表彰會,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的主管領導出席。大會全面總結了創建歷程,對成績突出的70個先進集體和124名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對鞏固創建成果提出了明確要求,促進了我區新農村檔案事業新發展。
三是繼續加大資金投入。2012年,區政府投資20萬元為全區304個行政村統一配備了攝像頭、耳麥和檔案卷皮、卷盒等裝具。此舉有效地解決了村級檔案工作經費不足的問題,并繼續釋放了檔案工作的影響力,進一步調動了村級檔案工作的積極性。信息化設備的配備為開通區檔案局、鎮街、村三級檔案工作遠程視頻指導、業務咨詢和交流提供了便利條件。新型的服務模式受到了基層的廣泛歡迎和好評,示范區QQ群成員非常活躍,每天均有多人進行業務交流。截至目前,區、鎮、村三級通過QQ群開展業務交流達2600余人次,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活躍了隊伍氛圍,節約了行政成本,有力地推動了全區新農村檔案工作的穩步發展。
四是深入開展督查指導。2012年4月,昌平區召開2012年度鎮街檔案工作專題會,聽取各鎮街檔案工作匯報,對新農村檔案工作進行專題部署,主管檔案工作的副區長劉淑華出席并講話,提出鞏固、深化、提升新農村檔案工作的目標和措施,要求要防止創建成功之后,個別單位人員思想松勁,工作滑坡,要鞏固創建成果,推動全區新農村檔案工作再上新臺階。按照此項要求,各鎮街繼續將檔案工作納入對村級的“百分賽”考核,考核結果與兩委主要領導獎金掛鉤;各鎮街分別組織村級專兼職檔案員培訓,提升專業素質和能力;年初布置工作,期間開展檢查,年底進行總結,繼續加強激勵機制,獎優罰劣,提高村級檔案員的積極性。我局針對昌平檔案工作新形勢新需求,經主管區領導同意,與區編辦協商,區檔案局將業務指導科一分為二,業務指導二科編制4人,專門負責鎮街及其下屬農村(社區)檔案工作。業務指導二科成立以來,除開展遠程指導外,還深入鎮村(社區)進行實地檢查和指導,到目前共下鄉316人次,走遍了17個鎮街和304個村。今年以來,在各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全區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在夯實示范區創建成果的基礎上,又有新的提升。
今后,我們將按照國家檔案局的戰略部署,根據北京市檔案工作的總體要求,立足我區實際,始終堅持“服務三農”的創建宗旨,以加強農村檔案資源建設、涉農檔案的利用服務、農村檔案資源共享和檔案隊伍建設為重點,努力探索檔案工作服務“三農”的新思路、新舉措,確保農村檔案工作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果,再創新局面。同時加強與兄弟區縣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