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民生問題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是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和諧社會構建的基礎,民生檔案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的。民生檔案具有廣泛性、動態性、人本性、生命活力的特點。民生檔案工作應以“科學發展,以民為本、服務民生”為基本的工作理念,重點做民生檔案資源體系建設和民生檔案利用體系建設。
關鍵詞:民生檔案 管理體系 特點 建設
一、民生檔案的特點
國家檔案局印發《關于加強民生檔案工作的意見》(檔發[2007]12號)中提出,民生檔案主要涉及以下領域(或方面)及內容:民主政治方面、國有企業轉制方面、社會保障領域、教育衛生領域、安居樂業方面、公共服務方面。內容非常繁雜,數量龐大。通俗地講,凡是與老百姓生計有關系的檔案都可以稱為民生檔案。
從民生檔案自身特征的角度來看,并不是指某一類檔案,而具有泛指性特點;涉及與民生有關的問題較多,不同形成主體所表達的檔案信息內容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從而表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另外,民生檔案的內容包括一切與百姓權益相關的信息,從而表現出較強的專業性特點??偟膩碚f,民生檔案具有以下共性特點:
廣泛性。民生檔案所涉及的單位、人員、范圍、人數非常廣泛。隨著我國在教育、養老、醫療、社保、保險、婚姻、公證、城市問題等惠及民生的政策不斷深入和社會保障體制的不斷完善,社會中的每一位公民,都或多或少的都會與民生檔案有關,隨時都有可能形成民生檔案。
動態性。民生檔案在形成、管理、利用過程中總是處于動態變化的。職能部門在辦理民生工作時,會隨著個人情況的變化,形成的檔案也會隨之變化,與民生相關的社會工作的動態變化決定了民生檔案具有動態性。
人本性。形成的民生檔案是以人為基本對象的,個體的人是民生檔案最基本的形成單位,每一位公民都會形成相應的檔案,民生檔案是個人參與社會事務的原始憑證,也是維護個人合法權益的重要證據,它與人民群眾的生計、生產、生活等個人利益密切相關,以人為本是其顯著特點。
生命活力。民生檔案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直接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大局,關系人民生產、生活、生計,關系社會事業發展,具有強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具有強大的生命活力。
二、民生檔案管理體系建設
民生檔案在管理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造成民生檔案的保存地點比較分散,給公眾利用民生檔案帶來某種程度的不便。加強民生檔案管理體系建設,整合并大力開發民生檔案資源,最大可能地向社會提供利用服務成為當前民生檔案工作最緊迫的任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讓檔案工作服務民生、服務人民群眾,重點要建設“兩個體系”,即建立符合人民群眾實際需求的檔案信息資源管理體系,真正建立以群眾服務為工作重心的檔案利用體系?!皟蓚€體系”前者是基礎、是保障,后者是手段、是目的,“兩個體系”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充分做好“兩個體系”的建設,不僅促進民生檔案收集、整理和利用,同時也促進了檔案工作全面發展,整體工作水平。
1、民生檔案資源體系建設
確立民生檔案資源體系建設目標。以宏觀視角和全局眼光,統籌規劃民生檔案資源體系的總體規模、構成要素、建設進度和預期效果,做到涉及領域方向清晰、檔案來源分布明確、輕重緩急心中有數、推進節奏適度有序,將分散于各部門各單位的原始檔案整合為主題明確、結構合理、重點突出的資源體系。大力推進民生檔案資源整合,各級檔案部門要依法加強對民生檔案的接收。在加強民生檔案實體接收的同時,要積極運用數字化、網絡化手段,加大民生檔案信息資源整合力度,使更多的民生檔案資源向檔案管理集聚。
加強民生檔案資源建設業務指導。加強對涉及民生重點部門和相關單位的業務指導,采取定點式跟蹤服務,在體現專業權威性的同時做到主動服務,確保民生檔案從形成到移交全程規范操作,為后續利用打下質量基礎。切實關注民生工作熱點,建立健全規范化的民生檔案資源體系。各級黨委、政府以及各部門要切實關注不同階段、不同時期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對已落實或未落實的民生問題逐步建立民生檔案資源。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民生檔案的管理與利用,在人、財、物上給予保障,每年安排專人、??钭ッ裆鷻n案的收集、管理。檔案管理部門要積極主動提前介入到對民生檔案的指導管理,及時幫助各有關單位建立完善民生檔案。如對各類養老、失業、工傷、失地農民等保險檔案、移民檔案、拆遷檔案、山林延包檔案等提前介入指導,規范整理。同時通過平時指導、年底考核、目標管理等多種形式,督促、幫助各單位做好民生檔案工作,逐步建立民生檔案資源體系。
2、民生檔案利用體系建設
各級檔案部門要加快民生檔案的搜集、整理、開發和利用,多形式、多途徑地開發民生檔案資源,為人民群眾查詢利用民生檔案信息提供便利;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是通過提供已公開或依申請公開的民生檔案信息為社會群體提供各種服務,不斷優化服務方式,加強民生檔案利用體系建設,提高服務質量。
(1)做好民生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宣傳工作。各級檔案館要對館藏認真梳理,摸清館藏民生檔案的種類和數量,加快整理、審查及開放步伐,采取定期利用新聞媒體和網站公布館藏民生檔案信息、主辦民生檔案信息展覽等形式,廣泛宣傳民生檔案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2)構建民生檔案查詢平臺。民生檔案利用體系建設需要借助計算機網絡工具來實現信息共享,因此,民生檔案利用的過程也是信息化的過程,這就需要通過建立民生檔案數據庫,形成互動網絡,以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民生。
(3)搭建民生檔案公共服務平臺。檔案部門要對分散在各個機關的大量與民生利益相關的民生檔案,進行廣泛搜集,實行相對集中管理,使民生檔案由分散變集中,充分發揮檔案館的專業服務優勢。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認真開展調研,大膽實踐,抓好典型,搞好試點,促進民生檔案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4)完善民生檔案服務利用體系,提高民生檔案利用效率。如何實時實事高效地做好為民服務工作,提高檔案利用者的滿意度,一直是檔案部門探索實踐的重要課題。不斷完善查閱接待服務,側重對館藏涉及民生的各類檔案,集中力量,優先編制各種專題目錄,建立完善專題檔案數據庫,以加快檔案查閱速度,提高查準率,滿足民眾對查檔的既快速又準確的利用需求。完善民生檔案資源,以豐富的館藏資源和便捷優質的查閱服務滿足公眾的查檔需求,逐漸形成“要證據查檔案”的檔案利用理念,使檔案工作在服務民生服務大局中起到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胡家文,吳海琰.民生檔案種類及特點淺析[J].北京檔案,2011(8)
[2] 張端.民生檔案管理利用現狀分析[J].檔案管理,2011(5)
[3] 柳仙,湯萍.規范管理體系開發民生檔案[J].蘭臺內外,2010(2)
[4] 石海英.關于民生檔案管理工作的探討[J].黑龍江檔案,2011(2)
[5] 陳惠霞等.民生檔案信息資源管理體系建設研究[J],蘭臺世界,2010(3)
[6] 張軍,梁軍.民生檔案的作用與管理研究[J].蘭臺世界,2008(12)
作者單位:青海省西寧市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