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10月16日,在北京市第三屆檔案館日活動期間,北京市民將祖輩留傳下的11份珍貴的私家契約無償捐贈給豐臺區檔案館。
這批檔案是本館在征集珍貴歷史檔案的過程中,采取以新換舊的方法,即請檔案復制方面的專家,對擬征集的珍貴歷史檔案進行高標準、高質量的復制,用新的高標準、高質量的檔案復制件,與檔案所有者交換舊的原始的檔案資料,將換回的檔案原件收藏進館的。這樣,一方面檔案捐贈者手中持有一份原捐贈檔案的復制件,心理上得到了安慰,另一方面,珍貴檔案收藏進館,得到了科學的保管,擴大了利用范圍,延長了利用時間。
以新換舊這種方法,提高了檔案捐贈者的積極性,對征集散存的歷史檔案具有推動作用。
這批珍貴歷史檔案年份最久的是光緒二十三年的一張地契,最近的是1951年河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一張買賣印契,時間縱跨了晚清、民國、新中國三個歷史時期,種類包括地契、房契、交租稅收據、屠宰稅執照、征收田賦收據等多種契約字據,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社會研究價值。